青春咖啡馆 (3)
-
第95页
p95 在巴黎是有些中间地区、一些无人地带的,那里处在一切的边缘,处于中转过境甚或悬而未决状态。在那里能享受到一定的豁免权。我本来可以把那些地方称作自由免税区的,但是中立地区更确切。 p98 中立地区至少有... -
第39页
这种生活出现在你的人生当中,有时就像一块没有路标的广袤无垠的开阔地,在所有的逃逸线和消失的地平线之间,我们更希望找到设立方位标的基准点,制作某种类型的地籍,好让自己不再有那种漫无目的、随波逐流的感... -
第8页
某些地方就像磁铁一样,假如你在附近行走,就会被吸引过去。这种吸引的方式你不会察觉,甚至都没有料想到会发生这种事情。只需要一个上坡的街道,一条洒满阳光的人行道或者一条隐没在阴影中的人行道,就足够了。...
做自己的先知 (5)
-
第222页 后记
神圣的能量,可以来自你心中的神,无论是上帝、耶稣、圣母、佛陀、安拉、观音、老庄、妈祖......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宗教中,与自己的神联结;但对于别人的信仰,应以尊重与欣赏,取代批判与攻讦,灵性主义应超... -
第135页
并不是上辈子有修行,这辈子就有好而平顺的日子可以过,而是你想在这辈子学到什么,生命就会写好让你修行的剧本,此生身边的亲友,也是来帮你修会这项功课的角色——如果这逻辑是成立的,就应该把此生一直出现的... -
第106页
这些念头与情绪、对话与故事,都是人类自古以来运作到现在的,是集体的,是历史的,不是只有你才能感觉到。换句话说,你的任何一个想法,都是其他人想过的;你的任何一个情绪,都是其他人经历过的;所以,不必对... -
第41页 最美的心领神会,最远的宇宙旅程
“跟你在一起很舒服,我可不可以永远留在你身边,爱你就好?我不想回人间了,那些人都会伤害我......” 神说:“那些人都是神的一部分,如果你只爱眼前的我,那么就像只爱我的脚趾头一样。” 我问:“那我可不可... -
第10页 序3 文/胡慧嫚
在静心课里,我抱持着一贯对事情不预期、不抗拒,也不执着,就是纯粹敞开的心态,一次一次逐渐走向越来越深的内在旅程。就像一扇神秘的大门被打开了一样,通过静心以及文字书写,我开始看到更高更广的视点。 就像...
30天写小说 (2)
-
第23页 第二章 分秒必争:亲人鞭策督促完成写作目标
时间安排的黄金法则 尽管每一个搞笑的时间表都有自己的特点,而且对一个作家有效并不见得对别的作家也有效,但是你应该记住一条时间安排的黄金法则:接连两个晚上或更长时间不写作是不可取的。 如果你接连三个晚... -
第9页 前言
对我来说,最大的启示就是:阻碍人们实现文学创作梦想的并不是缺乏天赋,而是缺乏截止日期的压力。只要给自己制定一个宏伟的目标,有一个和谐的环境和适当的期限限制,奇迹就会发生。
成为作家 (16) 更多
-
第140页 忠告
【阅读】 如果你正在写一部长篇作品,在完成之前没办法不看书,那一定要保证,选择阅读的书尽量不要和你自己正在写的作品相似:读科技书、历史书,或者最好读其他语种的书。 -
第109页 第十四章 练习故事
在每天早上开始写作之前,不要重读你自己的作品。你的意图是要直接利用无意识,而不是简单地通过联想,用一些有限的想法唤醒它。再者,如果你想找到自己的风格,就必须摆脱身边任何例子的影响。 重要的是发现你自... -
第103页 第十三章 作家的休闲
作家在假期里比别的行当的人都更投入。 如果你想激励自己写作,那就通过无字的方式自娱自乐吧。不去看戏,不去听交响乐,也不去博物馆,而是长时间独自漫步,或者在大巴上层独自呆坐。如果你有意识的拒绝说话或看... -
第92页 第十二章 原创性的源泉
我们每个人能够做的贡献只有一个:能够为人类普遍的经验之池注入我们从各自角度看世界所得到的点滴体会。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如果你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如果你清楚自己对生活中绝大多数的真正... -
第83页 第十一章 学会重新看世界
真正的天才始终都保持盎然的兴趣和生动的记忆,就像一个敏感的孩子看到不断扩展的新世界一样。 每天抽出半个小时,让你自己返回五岁孩子时的状态,睁大眼睛,充满兴趣的打量这个世界。 提醒你自己,在15分钟的时... -
第77页 第十章 关于模仿
当你在别人的写作中发现对你自己的作品有用的素材时,才是模仿对你唯一有用的方式。 【模仿优秀的技巧】 如果你发现一篇作品,不管长短,只要看起来比你能够写出来的东西好得多,那么就要坐下来仔细研究。 要逐字... -
第71页 第九章 像作家一样读书
事实上,当你学会了批评式的阅读,你会发现其乐趣要比只是欣赏式的阅读更加浓厚;当你执迷于要剖析一本书为什么让人读来觉得呆板、生硬的原因时,即使一本坏书你也会变得能够容忍。 【读两遍】 要像作家那样阅读... -
第63页 第八章 批评自己的作品
你要用日常的眼光、平时的想法来审视这些日积月累的素材和笔记。 【建议要具体】 把能够找到的错误明白无误的标出来。如果你怀疑因为某种原因还有些错误你自己看不出来,就把你的作品拿给别人看,只要你相信他的... -
第58页 第七章 第一次检查
那些足够敏感、热切想要成为作家的人一般都太容易受到影响。不论是否意识到,他们都可能受到模仿成名作家的诱惑。 那些作为他们模仿榜样的人,自从他们带着强烈的个人天赋特征进行写作以来,根据各自的品味,不断... -
第51页 第六章 按时写作
教会自己在一个特定时间段内写作。 你既然决定四点开始写作,那么一过四点你就必须写作!不要找任何借口。如果到了四点,你发现自己还在和别人谈话,你必须脱身,信守承诺。你的承诺事关荣誉,必须严格认真的履行... -
第45页 第五章 约束无意识
成为作家的第一步就是要约束你的无意识,让它为你的写作服务。 【无字的白日梦】 这些天真的、令人满足的梦想正是小说创作的素材,是小说的第一物质基础。 在我们历尽千辛万苦有文字发表之前,我们早就开始通过白... -
第39页 第四章 插曲:关于听从建议
任何建议都要在你愿意的情况下采纳和实施。 在你的日常生活中要想做出改变,不需要调动你的每一根神经和肌肉。 所有的小小的不方便以及习惯的改变都是为了你的生活丰富有效。暂时忘记或忽略那些你难以释怀的困难... -
第25页 第三章 表里不一的好处
【故事写作的过程】 像其他的艺术一样,创意写作是一个完整的人的实践活动。无意识必须自由丰富地流动,按照需要打开所有的记忆宝藏,所有的情感、事件、情景,还有储藏在记忆深处的人物与事件的密切联系;意识则... -
第16页 第二章 作家是什么样的人
【培养作家气质】 首先,成为作家主要是培养作家气质。情绪化和乱发脾气,当它们确实存在时,正是艺术家的个性有了偏差、要误入歧途的症状——这样会导致精力浪费和情绪消耗。 【真假艺术家】 天才作家的气质是这... -
第7页 第一章 四种困难
【写作障碍之一:他们被宣判根本不适合写作。】 【写作本身的困难:要不要写作】 第一个问题就是写作本身的困难,即要不要写作。困难的根源可能是年轻和自卑。有时候,正是由于害羞才阻碍了才思的涌动。通常来说... -
第3页 前言
一般的学生或大多数初学写作者所遇到的困难并不是小说创作技巧所能够解决的困难,他需要解决的是我能不能写的自信心的问题。
赖声川的创意学 (25) 更多
-
第241页 第13章 技巧的智慧
熟能生巧 双视线 技巧的智慧在于做局部的时候意识到这部分与作品完整面貌的关系。 融合的奥秘 通过方法,构想被融合成形式。只有在看得到整体的时候,才真正有融合的可能。这就是为什么看到整体那么重要。看不到... -
第234页 第12章 方法的机器-结构的口诀
一些关于结构的原理: 1、要学会看事物如何成立,必须先看到事物的结构。 2、要学会看到结构,必须先学会看到事物的完整性。 3、要学会看到完整性,必须先学会看到事物的需求。 4、要学会看到需求,必须先看到创... -
第230页 第12章 方法的机器-古典秩序:两种策略
《伊利亚特》用的是一种拉丁文叫做“in medias res”的创作策略,意思是“从中间”,意味着“晚出发点”的策略。《伊利亚特》讲的不是整个特洛伊战争,而是阿喀琉斯之死,也就是说读者接收到的是漫长特洛伊战争故... -
第227页 第12章 方法的机器-排列组合
创意构想需要被排列组合成为实际的形式。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说,我们要决定:在哪里放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知道,什么是什么,哪里是哪里? “什么”指的是内容、创意构想;“哪里”是指位置。 -
第213页 第12章 方法的机器
方法就是让作品“显现”的方式,把作品“执行”出来的方法,让抽象构想得到具体形式的过程。 内容必须找到形式,形式必须配合内容。 对结构的认识必须从认识事物的整体与部分开始,因为事物就是部分所组成的整体... -
第170页 第11章 转化
三毒转为三智慧 有了“如何看”的工具, 接着就可以运用到经验、习性及动机上, 将创意“三毒”转为“三智慧”。 基本上,就是以“世界观”为基础, 用“如是观”和“因果观”重新认识自己的人生经验、习性和动机... -
第155页 第10章 三观-“因果观”:看见事物前因后果
相对于直接透视事物的“如是观”,另一种运用理性的观察能力是“因果观”。这就是看到形成事物现况的“因”,以及这些因将对事物产生的“果”。创意作品本身是由因和果构成,创意人就在作品中创造因与果。 当观点... -
第152页 第10章 三观-“如是观”:看见事物原貌
减少情绪才能看到更多可能性,才能纯净地看到事物。情绪阻挡着觉知。 ——吉美钦哲仁波切 放下哲学 放下,才看得到。放下概念,放下自己,就能直接穿透事物,看到原貌。 “放下”是一种让自己“回来”的方式。放... -
第147页 第10章 三观-关系与连结
创意的精髓在于事物之间的连结。不同事物的不同连结方式可以创造出新颖的创意。课题是:我们必须准确地看清“事物”本身,也必须清楚看到事物之间可能连结的方式。看清事物的基础方法就是“去标签”,这就是“可... -
第144页 第10章 三观-世界观
建立成熟的世界观就是建立丰富档案的开始,因为有了世界观才有稳固的观点来看世界,建档机制才有方向。没有世界观,所有的累积都是在没有观点的前提下进行,不管有没有用,塞进所有的经验,我们就开始堆满前面所... -
第136页 第9章 如何看-无限可能性王国
我们要培养看见事物原貌的能力,尽量延缓贴标签的时间,这就是改变“如何看”的核心方法。 -
第131页 第9章 如何看-去标签
当我们看东西,在还没认出是什么之前的瞬间,它就是自己,非常单纯。但我们长久以来习惯在辨识事物的瞬间立刻贴上标签。 宗萨钦哲仁波切说: “你是用不偏颇的眼光纯净地观看事物本来的面目吗?还是受了老师、朋... -
第127页 第9章 如何看
创意的智慧如何取得?从最简单的方式来说,就是改变自己看世界、看人生、看事物的方式,进而改变看待经验、习性、动机“三毒”的方式,建立一种新的模式来看这世界。 一个人能不能累积智慧,主要是看他懂不懂“如... -
第119页 第8章 创意三毒-动机
三毒之中最不容易注意、但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动机”。因为改造动机,就能直接影响习性,习性又能够对经验的累积立即发挥作用。 动机就是我们做任何事背后的理由。人生中大大小小的行为背后都有动机,有的容易观察... -
第115页 第8章 创意三毒-习性
习性掌控我们储存档案的逻辑。 我们的心不只累积档案,更不断在累积作业模式。 个人的喜好就是习性的直接投射。 -
第112页 第8章 创意三毒-经验
事实上人生就是一场无法停止的累积。从小所累积的一切都积留体内,我们每天、每秒持续累积,这就是这个世界的法则,无人例外。 我们是否可以开始对自己所累积的一切负责? 一个输出、一个输入,创意必须有来源,... -
第100页 第7章 创意的智慧-智慧的准备
创意的智慧必须随时在生活中累积,创作时备妥,才能顺利运用。 相对于培养技巧,创意人至少要用相等的时间与努力培养自己的心。创意人在生活中下了多少工夫,会直接反应在最后成品之中,这是无法回避的。内心有多... -
第98页 第7章 创意的智慧-智慧能量
有了“智慧”,我们能穿透、洞察生命真相,也能洞察作品的真相。创意的智慧就是这种透视、觉知的能量。 人类环境学者米克说: 智慧是人心的一种状态,特质是深度地理解和透视。智能经常伴随着博大精深的正式知识... -
第77页 第5章 创意金字塔
如果把“创作”分为“创”与“作”两个阶段的工作,智慧则管“创”——“创意构想”,方法管“作”——“构想执行”;如果把一个创意作品分为“内容”与“形式”,智慧管“内容”,方法管“形式”。建筑师路易斯.... -
第61页 第4章 创意的神秘计算机-“灵感”的关键
创意的第一个关键就是我们内在所储存的一切。创意的第二个关键就是神秘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也就是将所有档案抓出来,合适地组合在一起的机制。 我们是神秘计算机的主人。耐心研究,可以发觉如何操作这台计算机... -
第56页 第4章 创意的神秘计算机
在创意过程中,我们的脑子确实像一台神秘的计算机。 这台计算机平时自动搜集并在内存某处储存这些档案。 这些档案就是创意的原始材料; 而在灵感产生创意的一刹那, 这台计算机有一种机制, 知道该从哪里抓档案,... -
第52页 第3章 灵感仓库-小火慢炖的灵感《如梦之梦》
要发生那种灵感,需要发生两件事: 1、我生命经验中的许多事件必须已经被储藏在某处。 2、必须有一种机制被启动,知道在哪里找这些事件,以及哪些事件能够跟哪些事件串连在一起。 -
第39页 第3章 灵感仓库-什么是灵感
灵感的发生于我们的内在需求相呼应。针对创意题目,灵感提供可行的答案和方向。 换句话说,当我苦思一个创意题目,灵感来的时候是针对这个题目。万一是另一个题目的答案来到心中,这题目必定也是自己意识或潜意识... -
第27页 第2章 创意二部曲-题目是什么
“智慧”决定创意人为自己所出之创意题目的深度及挑战大小;“方法”决定创意人解题的效率,也决定创意人解题的创意。 -
第25页 第2章 创意二部曲-题目是什么
撇开一切哲理,用最简单的方式说,创意就是出一个题目,然后解这题目。 出题需创意,解题也需创意。这就是“智慧”与“方法”的划分。 创意过程中首先要确认“创意题目是什么”。是什么力量促使莎士比亚写剧本、...
>
陈墨的读书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