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15) 更多

  • 17 萨特-为什么自由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人具有掌握自己命运的自主性,但这也意味着只有你自己为你的选择承担任何后果,你所有的选择,依据都是你自己,没有外在的标准可以依赖。任何信条,任何主义,或者他人的看法,都无法成为你的借口,萨特认为这些...
  • 16 萨特-为什么可以从“虚无”推出“自由”
    “存在就是虚无” 人的存在与物的存在的区别在于有无意识 (这里仅指器物,动物呢?似乎有意识,那植物呢?怎么样才算有意识,似乎有自主性的叫作意识) 意识有对象性,而意识本身是虚无,像空荡荡的容器,需要被...
  • 15 萨特-为什么如此特立独行
    两个重要观念:自由选择和积极行动 萨特和波伏娃的传奇爱情故事——对自我选择的坚持 约定作为彼此的伴侣但不结婚 开放关系但彼此坦诚(啊?) 契约有效期为两年,每两年双方就要确认一次是否继续,结果这个契约...
  • 14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真的是科学吗?
    弗洛伊德并非发现无意识本能的第一人,而是综合前人思想以科学名义提出一套系统化的心理结构理论。 然而其严谨性存疑,病例较少,推论较多 真正的科学理论,一重要特性叫作“可证伪性” ——有可能被经验证据证明...
  • 13 弗洛伊德-他宣告了理性人的死亡
    颠覆了对于人的理解, 对于“理性人”提出了根本性的质疑 “在精神意义上没有人是绝对健康的,正常与不正常之间并不是泾渭分明的” “人的精神结构就像一座冰山,人能意识到的只是浮出水面的一小部分,在水面之下...
  • 12 尼采-我们还有共同的真相吗?
    “后真相现象”——人们争论的不是观点,而是看到的真相本身 尼采:客观的事实真相可能根本不存在 视角(perspective)是所有生活的基本条件 没有事实,只有阐释 (那尼采又凭什么断言基督徒教义的阐释就是虚假呢...
  • 11 尼采-超人究竟是什么人
    尼采的三大命题 人生虚无——人生本没有意义 理论虚假——理论文化创造的意义,目的掩盖了人生虚无的真相,让人陷入一种幻觉,在幻觉中获得虚假的安慰。 生命强健——生命本身强健有力 虚无的真相并不直接导致消...
  • 10 尼采-上帝死了究竟是什么意思?
    人生关键词 叛逆 祖上七代牧师但反基督教😂 敌视女性(额😓) “上帝死了,是我们杀死了上帝” 这并非欢呼而是一句可怕的宣言 其可怕之处在于,基督教信仰是整个西方世界的道德基础和人生意义的依托,但这种...
  • 09 路标-尼采,弗洛伊德,萨特
    现代人的精神危机 人为什么需要信仰——精神层面上总会面对两个根本性的人生难题,死亡和贪欲 (对于死亡的认知变化,确实某种程度上塑造了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死亡是必然会到来的节日,而什么时候会到,则充满...
  • 08 韦伯-“现代的铁笼”是怎样铸就的
    “铁笼”的由来即非个人化,社会成了精密运转的机械,人则被非人化,成了微不足道的零件。 弊端一:片面的社会文化 用利益计算解决道德问题治标不能治本 如通过高额罚款使得假冒伪劣的风险和成本增加,进而打击这...
  • 07 韦伯-工具理性会带来什么问题
    两种类型的理性: 1.工具理性:找到做事的最有效的手段 针对既定的目标,计算成本和收益找到最优的手段 2.价值理性:基于目标的价值,考虑是否要做这件事 用理性来判断目标本身是否有价值 韦伯认为,整个社会对于...
  • 06 韦伯-现代的“诸神之争”是怎样发生的
    事实判断 和 价值判断 事实判断是有确定客观答案的,科学理性在这种领域是无敌的。 价值判断则不然,好坏优劣也需要一套标准,在古代人们相信有一套统一秩序,即使这个秩序说不明白,但人们有共同的基本观念——...
  • 05 韦伯-为什么说祛魅是人类的梦醒时分
    祛魅,指的是曾经世界自然的神秘性被祛除了 曾经的人们认为世界及自然都是有神灵的,这种整体秩序的建立,让古代的人们与世界建立一种联系,即各种问题都有神可求,都有解决方案,人是嵌入在世界中的。 祛魅不仅...
  • 04 路标-为什么说韦伯是现代思想的成年
    德 马克思·韦伯 一战时广泛参与公共,政治事务 百科全科式的学者 1918一战结束后感染西班牙流感 “我们再也见不到他的同类,城市的一切莫不如此” 为什么说韦伯是现代思想的成年? 看清现代:现代社会运作的底层...
  • 02 什么是现代和现代性
    “现代”是一种新的时间意识 modern这个单词16世纪被创造出来 参考资料:etymology.net modern (adj.) 约1500年,“现在存在的”; 1580年代,“与现在或近代有关的”; 源自法语 moderne(15世纪)并直接源自晚...

朝话 (11) 更多

  • 53 婚姻问题
    这一篇挺有意思的,篇幅上或许是整本朝话中位属前列的了,其中又分了正反面谈独身主义,谈婚姻制度,谈多妻多夫,择婚,离婚,再婚等等诸多子篇。每一篇都短小精悍地表达了漱溟先生对该问题的观点。 其中固然不乏...
  • 42 & 43 & 44
    42 帮助理性开发的是经济 我理解到的本篇主旨:仓廪实而知礼节 发展经济解放劳动力,才能让人民从野蛮的生存斗争解放出来。 战争是某种社会现实下省事且起作用的制度,但并不代表它是合理必要的制度。 43 制度与经...
  • 40 & 41
    40 中国民族的力量 “中国人在种族上无狭隘之见,只在文化上有信念,不肯放松。中国人为种族而斗争者少,为文化而抗争者多。中国被外族征服,非从种族而有亡国之感,乃是从文化上而有亡天下之感,不甘心文化之灭...
  • 38 人生在创造
    接上篇,谈人类创造性的珍贵。 创造有成己与成物的两面性,个体生命才艺德行的成就促进对社会文化的贡献。 最后谈到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就是帮助人创造。 文末谈到理想的社会真有点太理想,理论上当人类的生产力解...
  • 37 谈生命与向上创造
    这一篇有一些有意思的观点。 一是梁老认为生命与生活,本质上是一回事,一为体,一为用,但两者实际密不可分。 二整个生命的本身是毫无目的的。这一点和大学时读到史铁生对生命意义的解读异曲同工,我也认同,生...
  • 36 新年的感触
    由对新年同乐会上表演剧目的不满意而衍生的感想:人生的乐趣也并不是容易的事。 “乐不难,乐之后不苦难”,基本给了一种辨别乐趣是否真的带来有益趣味的判别方式,是享受放纵逃避现实,还是真的享受纯粹乐趣并有...
  • 34 & 35 道德
    34 一般人对道德的三种误解 “人生不能无趣味,没趣味就不能活下去。人之趣味高下,即其人格之高下……” 对道德常见的三种误解进行了辩驳, 道德不拘谨,相反发乎于情 道德不枯燥,相反趣味盎然 道德不新奇,相...
  • 32 逐求、厌离、郑重
    逐求是世俗的路,郑重是道德的路,而厌离则为宗教的路。 有意思的是梁老为这三种人生态度举的例子。 逐求:近代西洋人 厌离:印度人,尤其佛家 郑重:儒家 而他自己的人生也是由少年时实利主义转入佛家,最后归转...
  • 03 吾人的自觉力
    “所谓机械性,是指很愚蠢而不能清明自主,像完全缺乏了自觉的在那里转动而言,人类最大的可怜就在此。”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这句话好像常常被用来讽刺他人,其实使其狭隘了。这个自知之明难道仅仅是认识到自己的...
  • 02 忏悔-自新
    内心的矛盾冲突来自于一面要强,一面自己的毛病又很多,所以悔恨的意思就重。 如何平息? 忏悔:一面深深的痛责,一面也要同情人类本来就是这么一回事,不要怪他。 我的理解是一方面对于过错能够觉察,但不应陷入...
  • 01 朝会的来历极其意义
    “如在冬季,天将明未明时,大家起来后在月台团坐,疏星残月,悠悬空际,山河大地,皆在静默,惟闻更鸡喔喔作啼,此情此景,最易令人兴起,特别感觉心地清明,兴奋,静寂,觉得世人都在睡梦中,我独清醒。” 这段...

过于喧嚣的孤独 (1)

  • 小小的羯摩灯
    大学时期最喜欢的一本人生小书,从语言风格到内在精神,都很喜欢。 在宿舍秘密的天台阁楼,读了好多遍,“把美丽的词句含在嘴里,嘬糖果似的嘬着,品烈酒似的一小口一小口地呷着”。 三十五年了,我置身在废纸堆...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2)

  • 第2部 灵与肉
    特蕾莎也许确实应该为母亲的命运负责:她,是一个最有男子气的男人的精子和一个最漂亮的女人的卵子荒诞的结合的产物,正是从这一辈子叫做特雷纱的命定的的一刻起开始了母亲马拉松式的不幸人生。 满讽刺的,以孩童...
  • 第二部 灵与肉
    我可以说眩晕是沉醉于自身的软弱之中。意识到自己的软弱,却并不去抗争,反而自暴自弃。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便会一味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自省。 二十多...

德米安 (2)

  • 导言
    写小说时,作家们仿佛将自己尊为上帝,高高俯瞰,洞穿凡人的历史,讲述故事的方式也如同上帝的叙述方式,没有任何粉饰,一切都是其本真面目。可我却没有这样的能耐,就像作家也没有这种能耐一样。但我的故事对我...
  • 强盗
    把散步替换成滑板简直是我中二期的心声。 现在慢慢回过头来,发现很多东西还是追逐独特的执念。 贪恋消极很可怕啊。 坚信礼之后的假期中,我心中生出了一股奇特的空虚和孤独感(此后我还会经常尝到这种空虚和乏味!...
<前页 1 2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