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殇|谈恋爱又不是特异功能对《开场:女性学者访谈》的笔记(11)

开场:女性学者访谈
  • 书名: 开场:女性学者访谈
  • 作者: 新京报书评周刊
  • 页数: 400
  •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 出版年: 2022-11
  • 上野千鹤子:成为,上野千鹤子
    在与铃木凉美的通信集《始于极限》中,上野千鹤子这样说道: …女性主义是一个自我申报的概念。自称女性主义者的人就是女性主义者,女性主义不存在正确或错误之分。女性主义是一种没有政党中央、没有教堂和牧师,也没有中心的运动,所以没有异端审判,也没有除名。女性主义也不是什么智能的机器,只要把问题塞进去,它就会把答案吐出来…我一直这么想。
    引自 上野千鹤子:成为,上野千鹤子
    2023-05-04 15:45:45 回应
  • Part 2 照护研究、“守山”时代与女性贫困
    照护不是一种道德,而是一种劳动、制度和实践
    引自 Part 2 照护研究、“守山”时代与女性贫困
    2023-05-09 16:09:51 回应
  • Part 2 照护研究、“守山”时代与女性贫困
    新京报:所以,你在东京大学开学典礼致辞中的那句“等待你们的,将是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得到回报的社会”,在中国也引发了很多共鸣。
    引自 Part 2 照护研究、“守山”时代与女性贫困
    2023-05-10 08:29:03 回应
  • Part 3 性别身份、学术影响与未来期许
    关于愤怒这点,海尔布伦(Carolyn G。Heilburn)写了一本叫《女性的自传》(Writing A Woman's Life)的书,里面写道:“愤怒是女性最禁忌的情绪。”而女性被允许拥有的情绪,是羡慕、嫉妒、恨,因为这是弱者对绝对无法对抗的强者所抱有的感情。而愤怒则是,当自己的权利受到位置对等之人的侵犯时所产生的一种正当的情绪。我认为女性应该多表达愤怒之情。前些日子,有一个面向女性的讲座,是关于愤怒情绪管理的,教大家如何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我反倒觉得比起管理愤怒,我们首先应该学习的是如何表露女性可以再愤怒一些。愤怒也有愤怒的方法,我们应该好好学习愤怒的方法。 —————————— 愤怒是一种平等,倒是从来没有这样想过。
    引自 Part 3 性别身份、学术影响与未来期许
    2023-05-10 13:31:49 回应
  • Part 2 现实追问:清理债务与反思批判
    我自己深刻的失望感之一来自:面对疫情,世界诸多著名的思想家、理论家和学者却在自我援引,类似的自我援引在现实情境下,愈发显得匪夷所思。我是真诚地感到,如果我们能将承认自己的无知作为我们思想与行动的起点,或许我们还能有所作为。
    引自 Part 2 现实追问:清理债务与反思批判
    2023-05-12 14:22:06 回应
  • Part 2 性别身份、性与社会议题
    有些人并不是落到地面上谈性与性别议题,而只是飘在口号的层面谈。一个朋友说得挺对的,就是生活中其他事情的不确定性基至风险大家都能承认/承担,为什么一到性的问题上就搞特殊化?换个问法,性为什么就那么特殊?
    引自 Part 2 性别身份、性与社会议题
    2023-05-15 10:48:15 回应
  • Part 1 学思历程、理论与方法
    那个年代的中文系有一种邪魅感,好像他们守着另一条道路,和传统不同,和课堂不同,他们和艺术系一样,生产着一些离经叛道的人物,光头或者长发,长衫或者乱穿,他们向站在世纪转角处的我们示范什么是混乱和思想,后来我们泥足深陷,才发现他们的邪魅也不过是套路。 ————————— 笑死,后来的中文系连套路都没了。
    引自 Part 1 学思历程、理论与方法
    2023-05-15 14:53:48 回应
  • Part 2 影视剧研究
    毛尖:国产剧,绝大多数都是懒惰剧,也就是套路剧,等到套路扩张到女性主义场域,也会出现一大批神兜兜的面具女权,所以,国产剧不是在女性问题上如此狭隘,国产剧是整体性的狭隘。 …… 反正,当今的女性影像平台上,有男人爱,有两个以上男人爱,有多民族男人爱,是女性等级的表征,如此,一旦失恋,剩下自己面对自己,只好去搞事业,这种应激的独立是女性主义的话,那狗跳墙就是物种进化了。 ———————— 哈哈哈哈,精准
    引自 Part 2 影视剧研究
    2023-05-15 15:09:20 回应
  • Part 3 新生代作家、新女性写作与非虚构传统
    一般来说,这类题材能够传播到另外一个国家,一般都具有冒犯性。当然,这种传播本身也很复杂,涉及译者和出版的挑选,否则我们根本看不到这样的作品。同时,它也反映了中国读者的阅读趣味,如果我们在本土作品里找不到这样的问题意识,那就需要找一个代言和出口。
    引自 Part 3 新生代作家、新女性写作与非虚构传统
    2023-05-15 15:49:29 回应
  • Part 2 语言与写作
    包慧怡:对,意外发现收获的时刻才是真正值得的。我们现在太看重KPI了,做什么事情都希望立刻得到回报,这怎么可能呢?这是违背人类认知规律的。虽然我完全不懂脑神经原理,但我大概知道每个神经元储藏的信息不是立刻就能激活的。触发点未必操纵在你手里,可能某一天阳光很灿烂,某一天温度很适宜,它突然被激发了,这才是人之为人最开心、最值得雀跃的事情。
    引自 Part 2 语言与写作
    2023-05-15 16:13:42 回应
<前页 1 2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