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觉得咨询师提供的最底层的价值,就是不带评价地倾听。这种倾听能让一个人把自己心底最深处,在别人那里难以分享的情绪痛苦和隐秘感受分享出来。引自 罗丹妮×崔庆龙:下沉年代,我们该如何保持乐观咨询师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把对来访者的深刻理解,变成来访者自己对自己的理解,这一过程的不断重复,就是心理成长。....你要把他的利益,他的心理健康、他心理成长的利益放在最高的位置上,这恰恰也是专业能力的体验。引自 罗丹妮×崔庆龙:下沉年代,我们该如何保持乐观你需要去关注对方更核心、更本源的东西,换成一个词汇,就是创伤,你要去关注他的创伤是什么。在这个意义上,创伤就是你要去锁定的、需要和他长期对话的一个位置。这就需要你的专业能力去聚焦这个问题了,你要知道他的哪句话是在反应这个创伤,哪句话是在防御这个创伤,它是否正塑造着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某种特有的关系模式,这是一个很微妙的东西。引自 罗丹妮×崔庆龙:下沉年代,我们该如何保持乐观
-
我觉得现在的危机可以被解释为:系统原有的评价标准已经和大多数人实标能够达到的水平,产生了巨大的分离。也就是说,如果以前60分是及格线的话,现在这个及格线已经被拉升到了80分,大多效人凭借正常的教育、工作、奋斗,没办法达到80分。如果我们把80分视作一个人能够安全,体面地工作、成家、婚有,并且还有余力把这样的生活体验为一种幸福的状态,那么这就意味着如果你没有余力,纵使你达到了这样的生存水平,也会在情感上否定它。因为追求这种生活的目的就是为了幸福和快乐,它曾经是一个人在大众语境下对于生活的很朴素的期待,而当追求这样的生活的代价,会把一个人实际的生命力过度透支的时候,它就会激发一个人的厌恶动机,这时候人们就会产生对于家庭、婚姻、奋斗等方面的厌倦心理,会把它视作自己幸福感的对立面。
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人会被动地和原来的主流价值体系进行分离,这不是说年轻人不够努力,或者他们不能吃苦,这是一种心理层面的被动适应,也就是说,和那个价值体系脱离开来,反而能够保证基本的心理健康。其实很多发达国家都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这样的阶爱,这可能是人类文明发展必经的一个困境。也许是人类以前过于乐观、理想化了,认定社会能够并且一直持续向前发展.引自 罗丹妮×崔庆龙:下沉年代,我们该如何保持乐观 现实是世界是复杂的,会有很多不确定的变量在其中,它可能会停滞,甚至有可能会回退,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在这个宏观系统的自我调适中,它的一个刻度可能就是一辈人的青春,甚至是某一类人的整个时代。这就意味着,我们的生存认知必须要随着系统的变化而变化,我们不能活成系统不兼容的样子。我们需要从一种统一的、被大多数人所定义的应该怎么活的期待中解放出来,去完成自己对于自己生存意义的重新评估,也就是我前面所说的一我们需要有一种额外的对于自我的认识和智慧。才能更好地在这个时代去安顿自已。当然很多年轻人已经在这样做了,他们开始“及时行乐”。“对自已好一点。有钱随便花”,但又会浮现一个新的同题。那就是虽然这样说、这样做有一点解脱的意殊,但其实少了一些以真、少了一些希望,我想说。也许换另一种路径,我们依然可以有目标,有憧憬。
这个时候,我党得人需要一些更本质的思考,首先你要想,活着是为了什么,我不觉得曾经主流价值提供的那些目标就是活着的真正理由,我看到好多进入到那个框果里的人也没那么开心,没那么幸福,问题依然很多,甚至,摆脱那种生活的成本特别高。引自 罗丹妮×崔庆龙:下沉年代,我们该如何保持乐观在现在的生存状态下,你能够追求什么,生活中能让你快乐的事情是什么,你能够为自己做什么,我觉得这要比考公务员或是每天按时打卡上班更重要。我的意思是,你依然可以去考公务员,但不是以那种心态,重要的是你必须经过一个更本质的对自我的思考和审视,哪怕经过这个思考,觉得还是考公好,那也可以,因为那是自主做出的选择。我觉得选择者的身份特别重要,不是被迫无奈,而是你想清楚以后做出的选择。引自 罗丹妮×崔庆龙:下沉年代,我们该如何保持乐观
-
我是觉得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基本盘,这非常重要。….始终有一个目标,也许你到不了,但是一直在路上,你在这个过程中是有满足感的,所以我觉得,能在新的价值体系里找到一个新的目标去追求,非常重要。这个目标必须相对具象,而且真的和你对自己的情感认同、价值认同有关联。你可以学习某项技能,或者把某个作者的一本书读完,不管怎样,它首先是你真的想要去做的事,而且你要投入时间去完成它,完成了以后还有成就感,你会成长,成长以后可以追求更高的目标。有时也许你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儿,但是只要你完成眼前的这个目标,到达一个更高的平台,就能看到新的东西,那一刻,你就会突然发现自己要的是什么。我以前也写过,人在不同时期喜欢的东西不一样,可能以前你从来不看某个作者的书,从来不看某一类电影,甚至以前从来不打游戏,但到某个时期,你突然发现、感受到它,你一下子投入进去了,原来有这么多快乐。人很奇妙的,人也是动态的,要对一个东西有感觉,你得先去获得它的前置条件,需要先对它有所了解,或者有所感知,或者你刚好在的这个状态和它有所匹配,才能和它建立这种关联,才愿意为它付出时间。在这之前,我都不知道我会走到那个地方,它就像是星罗棋布的一张网,你走到这个地方,发现下一个节点自己也可以去。你始终能够看到前方,不仅能够走过去,而且也想走过去,这样一个状态,首先能消解掉很多人的迷茫感。也就是说,我们要有一个成长的目标和方向,它不是一个轻浮的点,而是用它构筑起来一个你愿意活在其中的系统,这也是我曾经所说的心理张力的来源。我们要在自己定义的价值体系里,体验到不断积累、丰富、前进、变化的感觉,只要这种体验能贯穿在生命里,无论你做什么,你都会在不可避免的生命之苦之外,体验到活着的感觉,并且想要好好活着。引自 罗丹妮×崔庆龙:下沉年代,我们该如何保持乐观
-
注意力减退或犹豫不决:简单来说,就是没有办法去做任何需要投入专注力的事情了,不是一般人那种看一小会书,玩一小会手机,而是连那一小会的专注都做不到。其实也是一种低心理效能的表现,意识的聚焦需要我们的心理活力来做支撑,这是一种心理上的涣散、失焦。犹豫不决也是一样,当一个人心理效能很低的时候,几乎没有办法做选择。因为选择意味着要承担责任,而对于一个彻底没有了力气的人,什么选择都很难做,也很难承担。引自 罗丹妮×崔庆龙:下沉年代,我们该如何保持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