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er读过的书/2.个人体验(45)

31-45 / 45
  • 荣格心理学入门 : 新知文库

    C.S. Hall、V.J. Nordby / 冯川 / 三联书店 / 1987-5 / 1.15元
    2017-03-17 读过

    象征。因果论 vs 目的论。

  • 软件体的生命周期 : 特德·姜科幻小说集

    [美] 特德·姜 / 张博然 / 译林出版社 / 2015-5 / 35.00元
    2016-03-14 读过

    一个心智的潜力只有经其他心智的栽培才能开发出来。唯一能改变世界的是认识。很爱作者的三观啊。

  • 时尚的精髓 : 法国路易十四时代的优雅品位及奢侈生活

    若昂·德让 / 杨冀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12-2 / 21.00元
    2018-07-19 读过

    时装、旅游、美食、名人、广告、室内装饰、城市规划……时尚的刺激在于模仿,是人在感官里拓展自我的一种方法。历史在潮流更替中试验更好更丰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

  • 碎片

    [意] 埃莱娜·费兰特 / 陈英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20-10 / 69.00元
    2022-02-23 读过

    我想象中的作者就是Lenu。四部曲越往后,随着个人经历深化,跨越了“小情小爱”和“往上爬的狂热”,作者已经不止在讨论性别和阶级,而是整个系统的无效。

  • 唐诗的读法

    西川 / 北京出版社 / 2018-4 / 45
    2020-06-01 读过

    抒情传统与结构性思想的矛盾(拙于闻道)。 历史上人们以道家、禅宗标准评画,而以儒家标准评诗。 王维的时间是永恒的时间;杜甫的当代性与他复杂的时间观并生,他让三种时间交叠:历史时间、自然时间、个人时间;李商隐将窝囊感入诗,接近现代人,他发展出一种双重时间:此刻与未来,此刻与往昔。

  • 特权 : 圣保罗中学精英教育的幕后

    西莫斯·可汗 / 蔡寒韫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6-1 / 42.80元
    2021-03-01 读过

    以圣保罗为例,说明权力的自我维护,和以文化民主代替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偷梁换柱的做法。 精英教育通过无休止重复的仪式培养淡定。家庭和院校维护着学生的纯真,使其相信成功是自己努力的产物、世界等着自己去描绘,万事皆有可能。 与此同时,奉行文化平等主义,习得超越阶级界限与各层人士交往的技能,让这种界限隐形,如此才能在等级制度的游戏中游刃有余。(这个模式仍然让很多非WASP和女性不适。) 民主时代的阶级合法性正是建立在淡定 + “努力” + 世界主义之上,在精英空间度过的时间使这些精英属性具身化。 观点不新,妙的是看的过程脑中闪现的同学、政客和电影角色。

  • 王羲之《兰亭序》

    上海书画出版社 编、冯承素 摹写 / 上海书画出版社 / 2007-6 / 30.00元
    2024-03-04 读过

  • 伟大的电影

    [美] 罗杰·伊伯特 / 殷宴、周博群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2-5 / 68.00元
    2014-08-19 读过

  • 现代性

    汪民安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2012-6 / 24.00元
    2014-11-27 读过

  • 相遇心理分析 : 移情与人际关系

    马里奥·亚考毕 / 刘建新、申荷永、张敏 / 广东教育出版社 / 2007-10 / 12.00元
    2019-08-20 读过

    心理分析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不断地收回投射,而把移情转化成“我与你”的关系

  • 中国思想通俗讲话

    钱穆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02-8 / 9.00元
    2014-06-20 读过

    道理、德行

  • 中世纪的秋天 : 14世纪和15世纪法国与荷兰的生活、思想与艺术

    [荷]约翰·赫伊津哈(Johan Huizinga) / 何道宽 / 花城出版社 / 2017-1 / 56.00元
    2019-02-03 读过

    细节控福利。归结起来中世纪生活因为缺乏现代生活多样的疏导激情的渠道,似乎遍布着儿童般的生活乐趣,和青春期的情绪、审美、判断力和渴望。

  • 重返Wabi-Sabi : 給日式生活愛好者的美學思考

    [美] 李歐納·科仁 / 黃煜文 / 行人文化實驗室 / 2015-10
    2016-03-12 读过

    质感难以被量化。美是觉悟,而非事物的固有本质。

  • 周鸿祎自述 : 我的互联网方法论

    周鸿祎 / 中信出版社 / 2014-8 / 45.00元
    2016-08-07 读过

  • 宗教的自然史

    [英]大卫·休谟 / 徐晓宏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03-8-1 / 11.8
    2014-11-26 读过

    多神教源于俗众对未知力量的恐惧,抽象概念被表现为人一样的存在,众神强大又有限,在力量和知识方面被抬得越高,在善和仁爱方面就被压得越低。一神是至高至善,而越精致的善,因为俗众无法理解其纯粹,就会在实践中转为粗陋甚至至恶。总之休谟看来宗教皆因俗众愚昧,多神教和偶像崇拜起码轻松宽容,一神教的排他性却给专制野心提供伪装,陷社会于狂热和奴役中。

<前页 1 2 3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