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嬷嬷对《人类简史》的笔记(3)
-
第12页 思考的代价
我们在不久之前,还是草原上的小可怜,整天充满恐惧和焦虑,但这也让人类更加残酷和危险。人类历史上总多灾难,不论是生灵涂炭的战乱还是生态遭逢的浩劫,其实都源自这场过于仓促的地位跳跃。 引自 思考的代价 残酷和危险是源于“仓促”还是体会过“小可怜”?
那是不是应该从小可怜变成可怜,可怜变成不可怜,不可怜变成挺好,挺好变成好,好变成非常好。
曾今经历苦难的人,是不是会更缺乏同情心?
-
第26页 知善恶树
人类语言真正最独特的功能,并不在于能够传达关于人或狮子的信息,而是能够传达关于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物信息。据我们所知,只有智人能够表达关于从来没有看过、碰过、耳闻过的事物,而且讲煞有其事。 然而“虚构”这件事的重点不只在于让人类能够拥有想象,更重要的是可以“一起”想象,编织出种种共同的虚构故事,不管是《圣经》的《创世纪》、澳大利亚原住民的“梦世纪”,甚至连现代所谓的国家其实也是一种想象。这样虚构故事赋予智人前所未有的能力,让我们得以集结大批人力、灵活合作。虽然一群蚂蚁和蜜蜂也会合作,但方式死板,而且其实只限近亲。至于狼或是大猩猩的合作方式,虽然比蚂蚁灵活很多,但仍然只能和少数其他十分熟悉的个体合作。智人的合作不仅灵活,而且能和无数陌生人合作。 引自 知善恶树 创造一种并不存在的东西,将陌生个体聚集在一起,形成团体,发张壮大,这才人类语言独特功能。
凝聚一群人,用精神胜于具体事物?
刘邦白蛇,古代帝王泰山祭天承大统。
可以好好琢磨琢磨。
-
第28页 标志汽车的传说
就算是大批互不相识的人,只要同样相信这个故事,就能共同合作。 所谓的国家,也是立基于故事。两名互不认识的塞尔维亚人,只要都相信塞尔维亚国家主体、国土、国旗确实存在,就可能冒着生命危险拯救彼此。至于司法制度,也立基于法律故事。从来没见过对方的两位律师,还是能同心协力为另一位完全陌生的人辩护,只因为他们相信法律、正义、人权确实存在(当然,他们也相信付的律师费确实存在)。 引自 标志汽车的传说 促进社会正常运行的公序良俗和法律,其基础是在于人们共同相信并认可。
若说国家是个“虚拟”故事,在这生活的人们才是真实存在的个体,资源的有限性决定着这个“地区”的人们要强于其他“地区”的人们,就需要更高效的合作,虚拟故事,虚拟出能让人们共同相信并认可的东西维持这个有机体高效运行。
那是不是说法治中国,普法,并不是说法律一定是正义,它是指帮助“国家”更高效合作。
大众观念里面不违法,实际是怕受到惩罚。
而所谓的正义,建立在的是你所在区域,国家机器高效运行的规范。
每种行为受不同的规范限制,正义为人类独特的情感提供发泄渠道。
每个人对自己感官并不能完全理解吧,只有当你接受过相关暗示,跟随那些定义情感人的指示。
想到为什么要重视"文化输出"了,让对自己感官没有明确定义的人,给他们以暗示,之后遇到可以按照我们给出的方式输出。
比如,当你看到一个犯人终于洗刷冤屈,出狱时和家人抱头痛哭。是不是下意识反应——正义。
给这种情感以“正义”的定义,之后当某个行为我将其名为“正义”,是不是会唤起你将它归结为正义的事呢?大部分人是不会追本溯源去核对这件事是不是符合我们对“正义”的定义的,感官是个好东西。
它能让我们“相信”,也能让我们“偏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