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on对《你的父母不再是你的父母》的笔记(8)
Kanon
读过 你的父母不再是你的父母
-
P8
爱孩子的父母应当比任何人都更加想知道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对孩子做了什么。如果他们口口声声说着爱,却不想了解任何事,那么他们实际上并非真正地关心孩子的人生。 引自 第一章 成年人的父母,不存在 / 3 -
个体的五大基本自由
个体的五大基本自由 · 承认客观情况,而非认为应该发生什么情况的自由 · 说出真实感受和想法,而非应该怎样想的自由 · 感受到什么就是什么,而非应该感受到什么的自由 · 提出个体需求,而非等待许可或期望对方猜测你想要什么的自由 · 为自己承担风险,而非选择“保险起见”、一动不动的自由 引自 第二章 “曾经,我有一个理想的家庭……” / 19 在看到这段话之前我还以我我挺自由的……
-
第二章 “曾经,我有一个理想的家庭……” / 19
一家人在举办家庭聚会时,神经兮兮的个体之间往往会发生冲突,原本设想的和谐场面很快就会乱作一团。哪有什么温情可言?整个交流过程不仅揭示了我们的脆弱、我们很难与家人一起生活,而且也揭示了我们对爱和亲情无比巨大的需求。 引自 第二章 “曾经,我有一个理想的家庭……” / 19 -
第二章 “曾经,我有一个理想的家庭……” / 19
每当你不得不说服自己“长辈的言行都是为我好”,但身体告诉你事实并非如此时,曾经作为孩子的你就感到了爱的剥夺。 许多父母以“为了孩子好”的名义为自己强加在孩子身上的行为辩护,声称给了孩子自己都从来没有得到的东西。这种通过孩子进行自我补偿的行为,通常被孩子视为深深的爱的剥夺。 引自 第二章 “曾经,我有一个理想的家庭……” / 19 是我所痛恨的“假爱之名”了,其实也未必不是爱,只是某种程度而言扭曲了。
-
第二章 “曾经,我有一个理想的家庭……” / 19
尽管这听起来很矛盾,但一个人在情感范畴被剥夺的东西越多,他幻想的亲子关系就越紧密;一个人越常被抛弃,就越倾向于依赖和理想化他的家庭和父母。将父母理想化意味着将他们的养育方式理想化。 引自 第二章 “曾经,我有一个理想的家庭……” / 19 -
第四章 未曾消逝的过去 / 79
当这个人要求得到自己其实并不相信可能存在的东西并最终得到时,他就会犹豫要不要相信这种可能性,然后进行测试,并最终以向他人展示这种东西实际上并不可能存在而结束。 引自 第四章 未曾消逝的过去 / 79 -
第五章 幼儿化的成年人 / 123
曾经在父母和孩子之间缺失的爱是永远不可能弥补的。任何亲子关系或情感纽带都无法重建未曾存在过的东西。因此,成年子女如果抱有修复这种亲子关系的幻想,就会让自己回到一种没有意义的依赖状态,或进入一种假性独立状态。 引自 第五章 幼儿化的成年人 / 123 想起《盛夏的果实》里那句“也许放弃,才能靠近你”
也许只有不执着于过去,才能真正地活在当下
-
第七章 内在成年人的觉醒 / 187
无论是前父母悔改,还是前子女宽恕前父母,都是行不通的解决办法。尽管悔改和宽恕可以在一段时间内重新平衡前子女与前父母的关系,但代价是否认每个人的内在经历。 引自 第七章 内在成年人的觉醒 / 187 没有所谓的好与坏,一切都只不过是时间线上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将要发生的序列。so it goes.
Kanon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145条 )
- 真需求
- 1
- 疯狂的尿酸
- 9
- 最后的观星人
- 2
- 软瘾
- 1
- 时间的起点
- 2
- 心理健身房
- 2
- 我的猫,十二岁
- 1
- 现实不似你所见
- 1
- 七堂极简物理课
- 1
- 销售脑科学
- 3
- 语言的发展(原书第9版)
- 4
- 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
- 8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 1
- 我们为什么会受骗
- 1
- 小说药丸
- 1
- 听懂另一半
- 7
- 眼动追踪
- 1
- 化解我们内心的冲突
- 4
- 生命的探问
- 2
- 我的内在无穷大
- 1
- 正午之魔
- 6
- 根本停不下来
- 2
- 弃猫
- 1
- 无限可能
- 10
- 天才与算法
- 1
- 人类灭绝之后
- 2
- 渺小一生
- 5
- 海边理发店
- 1
- 假如真有时光机
- 8
- 给人好印象的秘诀
- 3
- 可怕的盲从
- 2
- 走神的艺术与科学
- 3
- 人工智能
- 2
- 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
- 1
- 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
- 1
- 孤独的时候,不如吃茶去
- 6
- 学习做一个会老的人
- 6
- 2084
- 3
- 零秒工作
- 2
- 故事思维
- 9
- 共享经济没有告诉你的事
- 7
- 宇宙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