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rschach对《哥德尔、艾舍尔、巴赫》的笔记(4)

哥德尔、艾舍尔、巴赫
  • 书名: 哥德尔、艾舍尔、巴赫
  • 作者: [美] 侯世达
  • 副标题: 集异璧之大成
  • 页数: 1053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 1997-5
  • 第7页

    致歉还是致谦?

    2017-09-06 22:25:04 回应
  • 第7页

    让人联想到曲水流觞。但其技巧远比诗文复杂和难于掌握。

    2017-09-06 22:35:54 回应
  • 这表达还不如自媒体讲解诺兰敦刻尔克的循环配乐呢
    两出的 无穷升高的卡农 南由由。在《音乐的奉献》中有一首极不寻常的卡农,只标着“ Canonper Tonos”(经由种种调性的卡农)这么三个词。它有三个声部,最高声部是国王主题的一个变奏,下面两个声部则提供了一个建立在第二主题之上的卡农化的和声。这两个声部中较低的那个声部用C小调(这也是整部卡农的调)唱出主题,而较高的那个则在差五度之上唱同一主题。这首卡农与其它卡农的不同之处在于,当它结束时一或者不如说似乎要结束时一一已不再是C小调而是D小调了。巴赫在听众的鼻子底下转了调。而且这一结构使这个“结尾”很通顺地与开头联接起来。这样我们可以重复这一过程并在E调上回到开头。这些连续的变调带着听众不断上升到越来越遥远的调区,因此听了几段之后,听众会以为他要无休止地远离开始的调子了。然而在整整六次这样的变调之后,原来的C小调又魔术般地恢复了!所有的声部都恰好比原来高八度。在这里整部曲子可以以符合音乐规则的方式终止。人们猜想,这就是巴赫的意图但是巴赫很明确地留下了一个暗示,说这一过程可以无休止地进行下去。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他在边空上写下了“转调升高,国王的荣耀也升高。”为强调它潜在的无穷性质,我喜欢把它叫做“无穷升14
    引自 导言 一首音乐--逻辑的奉献:三部创意曲

    这谁能明白侯世达老先生讲了个什么鬼。

    这是那种“懂的人看了就懂了,不懂的人看了还是不懂”的微软说明书式的文档嘛。

    汉斯季默给《敦刻尔克》2019作的无限循环升高的配乐,被很多自媒体当热点来讲,就讲得很清楚。

    2020-08-30 09:41:56 1人喜欢 1回应
  • 艾舍尔画作的“观者把自己看成是另外一个层次的一部分”指什么?

    “观者不由得把自己看成是另外一个层次的一部分”——既然特意这样表达,那应该不是“其中一个层次”的意思。所以这第三个层次该怎么理解?

    2020-05-24 01:09:18 1人推荐 1人喜欢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