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站在那里,却像旧挂毯上的人物造型。他们与青景融合在一起,从远处看他们连人形都没了,只剩下一点斑驳的色彩。我唯一的借口是:他们给我的印象就是这样。你在他们身上看到的只有模糊不清的东西。有些人是社会机制的一部分,因此他们才能存在于社会之中,也只能靠社会活着。他们像身体里基本的细胞,而且,只要他们保持健康,就会在那个巨大的整体里被吞没。引自第23页
-
有人跟我说他们根本不在乎他们同胞的看法,我听了是不大相信的。这是愚蠢的虚张声势。他们只是在说,他们不怕世人对他们的小毛病吹毛求疵,因为他们相信谁都会有小毛病。
但是,这里就有一个人打心眼里不在乎人们怎么看他,因此常规拿他是毫无办法的。他像一个浑身膏油的击者,你就是抓不住他。这让他获得自由,让人义愤填膺。我记得我跟他说
“如果大家都像你一样行动,这世界就无法运转了。”
“你说这话就是该死的卖傻。大家不会都像我一样行动的。大多数人得过且过,随遇而安。”引自第53页
-
我对布兰奇・斯特罗伊夫的出轨并不觉得困惑,因为在我看出来她出轨只是因为对肉体的渴望。我不认为她心里真正有过自己的丈夫。我过去认为她爱丈夫,只不过是女人对关爱和舒适做出的反应,多数女人都把这种反应当作爱情了。这是一种被动的感情,对任何对象都能产生,好比藤蔓能顺着树木攀爬一样。世人的智慧认可这种感情的力量,是因为这种感情促使一个姑娘嫁给了那个需要她的男人,先结婚后恋爱。这种感情只是生活有保障的满足,得到财产的骄,被人需求的快活,嫁了好人家的喜悦,只是一种女人归结于精神价值的小小虚荣。这种感情面对激情是不设防的。
-
人世艰难残酷啊。我们身处这人世,没有谁知道为什么到这里来,死后又会到哪里去。我们必须者者谦谦,认清安静处世的美,低调地度过一生,不让命运注意我们。让我们去寻求简朴无知的人们的爱情吧。无知远比有知可取。让我们少言寡语、心安理得地待在小小的角落里,像他们一样逆来顺受。这就是生活的智慧。”引自第132页
-
我认为,有些人生来就未得其所。偶然事件把他们抛进了特定环境中,但是他们总是怀有一种连他们自己也不清楚的乡愁。他们在他们的出生地是陌生人,而他们孩提时代就熟悉的绿叶遮阴的小巷或者玩要过的熙熙攘的街道,也不过是人生旅途的一站。他们与自己的亲朋生活一辈子都形同陌路,在他们唯一熟悉的场景中落落寡合。也许就是这种陌生感,让人远走他乡,漂流四方,寻找某些永恒的东西,让他们可以牢牢地依附在上面。引自第183页
-
“把生活糟蹋了,好像怎么都会让人不舒服。”
我拿不准亚伯拉罕是否真的把生活糟蹋了。去做你最想做的事情,在你喜欢的环境里生活,自己宁静致远,就是把生活糟蹋了吗?做个闻名遐迩的外科医生,一年一万镑收人,娶一个漂亮妻子,这就是成功吗?我看这取决于你对生活赋予什么意义,取决于你对社会承担什么责任、对个人有什么要求。但是,我还是三缄其口,因为我是谁哪敢和一位爵士争辩呢?引自第1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