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の大叔🌈对《易中天中华史:铁血蒙元》的笔记(5)

易中天中华史:铁血蒙元
  • 书名: 易中天中华史:铁血蒙元
  • 作者: 易中天
  • 页数: 224
  •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 出版年: 2018-3
  • 当欧洲骑士遇到蒙古铁蹄
    难怪隆美尔和巴顿将军都是速不台的粉丝。 何况蒙古人还有一项自主研发的技术,那就是把猎物诱入包围圈的各种办法。这是他们在狩猎时训练出来的,往往屡试不爽。他们的侦察兵总是能够及时发现敌情,然后用旗子或其他通信系统向统帅报告。将领们也总是能让敌人摆成自己想要的队形,进人预定地点,变成待宰的羔羊。 与如此这般的战争机器相比,欧洲骑士更像浪漫主义的行吟诗人他们拥有的那种美学上的精致,在跟贵妇人调情时屡屡获胜,却无法让蒙古战斧停止不前。尤其是他们那身贵重的行头一高耸的头盔和严严实实的铠甲,再加上盾牌和长矛,其重量实在让他们的战马苦不堪言。因此,当他们跟在假装撤退的蒙古轻骑兵后面时,就像掉队的孩子;而在被诱入陷阱之后,也只能被箭雨射成刺猬。 随之倒下的,是他们的城市。 这样的战争是欧洲人闻所未闻的,史学家们记录了各种各样的惊恐和惨状。在基辅,民众纷纷爬到教堂的屋顶试图躲过屠杀,教堂却因不堪重负轰然倒塌。在克拉科夫,一名吹响号角的号手被准确地射穿喉咙,小号滚落在地,市民们如鸟兽散。在利格尼兹,亨利大公的脑袋被割了下来,用长矛挑着挂在城墙上。为了证明自己的战功,指挥官还命令战士砍下每具尸体的一只耳朵,最后装了整整九大口袋。 蒙古军团的野蛮行径在欧洲引起震荡,各种荒诞不经的奇谈怪论不胫而走。德国人说,蒙古人其实是以色列的古老部落,所以犹太商人为他们跨越国界走私武器。结果是许多犹太人无辜地被置于死地。教会则声称蒙古人是神话传说中巨人的后代,原本被亚历山大囚禁在高加索山脉,现在跑了出来要毁灭人类文明。于是人们又纷纷向主祈祷。总之整个欧洲都在颤抖,就连教皇想起来也不寒而栗。 奇怪的是,蒙古人却突然停止了脚步,尽管这时已不再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他们的前进。然而他们没有任何征兆地就撤军了,只带走掠夺来的财富,不带走一片云彩。 欧洲惊诧地看着,不知道这是不是上帝的安排。
    引自 拔都西征
    2025-05-01 09:54:56 回应
  • 海洋战争
    日本的金属锻造技术世界领先,以至于短兵相接时,元军普通士兵的刀剑与日本刀一碰即断,他们射出的箭却很难穿透对方身上的铁甲。因此即使元军登陆成功,也未必能战胜同仇敌汽的日本人。 这样看,那台风岂非多余? 在东南亚,忽必烈的战争也乏善可陈。被他封为镇南王的皇子脱欢两次征伐安南(今越南北部)都惨败而归,入侵占城(今越南南部)也无功而返,将爪哇(Java,今属印度尼西亚)变成海外辖区的行动更是不了了之,唯独在缅甸小有成功。不过,靠着远征,蒙古人还是直接控制了东南亚海域的交通,形成环绕欧亚大陆和非洲北部以及东南海岸的世界贸易圈,大元也成为兼有陆地和海洋的超级大帝国。 总之,忽必烈后来的征战有得有失成败参半,知难而退的他也逐步消减了征服世界的热情。这里面当然有帝国内部的原因:窝阔台之孙海都发动了对大汗权威的挑战。在进行了一系列的内战之后,忽必烈勉强放弃了对中亚地区草原和绿洲的统治权,只是把漠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大元帝国的疆域终于慢慢地固定了下来。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将黄金家族统治的地方称为蒙古帝国,那么忽必烈拥有的只是半壁江山,尽管这半壁江山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了许多,而且更加富庶,同时也很中国。
    引自 海洋战争
    2025-05-01 10:36:58 回应
  • 大中华
    …南宋彻底灭亡。 崖山之后也被视为一个时代的开始:忽必烈真正成为中华皇帝,中华帝国则进入了蒙古时期。那么,与之前那些历史阶段相比,最显著的变化是什么呢? 那就是“中国”变大了。 毫无疑问,此处的“中国”是指秦汉以后作为领土国家的中华帝国,而非先秦时期作为“天下之中”的中原地区或城市。但即便如此,跟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相比,元以前的规模其实有限。秦的版图并不大。汉唐有了西域,后来却又失联,帝国政府也不能号令蒙古高原更不用说版图更小的两宋。当然,我们可以也应该把辽、金和西夏都看作“中国”的一部分,正如五胡十六国和北魏都是中华。可惜这些政权至多中型,甚至小型,中华大地也处于分裂状态统一而且超大的,是元。 或者说,蒙古帝国的大元部分,中华帝国的大元时期。此后就一直统一,也一直很大,明和清都比从前的中华帝国大出了一两圈。这其实是元代确定的框架和范围,不但东北和云贵永久性地成为中国的省份,而且吐蕃和澎湖也纳入了中华的版图。正是由于这些改变,中国疆域的图形才从两汉的“哑铃”变成了后来的“秋海棠”或“雄鸡”。 元明清也都是大中华。事实上,尽管明帝国并没有真正对西藏和辽河以北进行有效的控制,但至少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青藏高原和东北地区已不再是绝域,不再是礼乐教化难以到达之处,而是“中华”的一部分。 如此变化,不可谓不大。
    引自 大中华
    2025-05-01 10:49:51 回应
  • 当大洗牌
    首先是伊斯兰文明的传播力大大增强。我们知道,从中国的西域到今天的土耳其,沿途比肩林立的正是大大小小的突厥汗国和部落。他们语言相通、习俗相近、心理相同,一且伊斯兰化便势不可当。大家都是突厥人,又都是穆斯林,身份认同造成的感染力不可低估。有这样一条“绿化带”,伊斯撕兰文明的传播当然要比靠阿拉伯人和波斯人迅速得多。 其他宗教,也只好让路。 相反,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则大为衰减。众所周知,元的文明程度本来就远远不如宋,再加上不重视知识分子,文化的建树和输出便都乏善可陈。明清两代更是闭关锁国,海上丝绸之路被自己切断,陆地上的商道则因成本太高和动荡不安而被废弃。更何况…明承元制,清承明制,都选择性地继承了不该继承的东西中华帝国进入溃而不崩内部坍塌的时代,又岂能对人类文明有所贡献? 汉唐之辉煌,两宋之绚丽,再难一见。 欧洲文明的变化则是中心向西北方向转移。此前,从古希腊罗马开始,直到罗马公教与希腊正教对立之时,欧洲文明的中心一直在地中海。然而君士坦丁堡沦陷以后,地中海就变成了奥斯曼帝国的内湖。结果,基督教世界的西边一半虽然躲过了蒙古人的征服,却不得不面临伊斯兰扩张的凌厉攻势,大西洋西岸开始变成新的中心。此后,西方现代文明将在那里兴起,并在那片海洋的东西两岸持续发展至今。 大西洋取代地中海,中亚变成绿化带,中华帝国在变大的同时也不再光芒四射,文明的格局已被洗牌。
    引自 当惊世界殊
    2025-05-06 10:37:56 回应
  • 全球化萌芽
    这可真是当惊世界殊。 变化常常是意料之外的。比方说,由于奥斯曼帝国控制红海,截断了欧洲与中国的贸易通道,逼迫欧洲人向西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便间接地导致了大航海时代和地理大发现。又比方说,由于蒙古军队造成黑死病(Black Death)即鼠疫的流行,欧洲人口急剧减少,教廷控制能力减弱,新的思想开始崛起,又间接地导致了文艺复兴。 毫无疑问,这并非成吉思汗的初衷。 大洗牌的另一个成果是沙皇俄国。当然,即便没有拔都西征,俄罗斯大约也会诞生,却未必是那个样子。事实上伊凡雷帝在许多方面与其说是欧洲的,不如说是鞑靼的。就连东正教扎根俄罗斯,也都是因为沙皇更喜欢带有东方宫廷统治色彩的基督教形式。这当然也要拜蒙古人所赐。难怪与西欧相比,专制主义的传统在俄罗斯根基更为深厚;也难怪俄罗斯史学家在评价这段历史时,大多持保留态度。? 传统的中国史学家则不同。他们虽然也会对大元的统治进行批判,却更喜欢强调历史和文化的延续性,看重蒙古人入主中原后对“中国”的积极影响。这当然可以理解,却不妨从长计议。因为蒙古人第一次西征之后世界就变了。世界既然不再是那个世界,中国当然也不再是那个中国。 其实“中国”这个概念在历史上,本身就是既多义又多变的。它有时候指中原地区或者中原城市,有时候又指作为领土国家的中华帝国,更多的时候指我们民族政治和文明的共同体。由于“天下”就是全世界,因此这个处于“天下之中”的共同体就是世界中心。成为中心,则因为代表了先进的文化和良好的秩序。这个秩序虽然叫China Order,在严格意义上却不是国家秩序,而是世界秩序,只不过是中华文明的。自古以来,中国人心目中的天下就是这个格局。 成吉思汗却把这个格局打破了。事实上,由于蒙古铁骑势如破竹般地纵横驰骋在欧亚大陆,亚洲和欧洲其实已经被他们连为一体。在和平时期,以大汗的名义,各国商人和使者可以相对安全地自由往返于东西方,货物、科技和思想文化也得到了广泛的国际交流。中华帝国和世界各国一样不再是孤立或自足的存在,而是新共同体的组成部分。这个新的共同体,也许可以称之为“前全球化秩序雏形”。 这是不同于“中华世界秩序”的新格局。
    引自 当惊世界殊
    2025-05-06 10:43:07 回应

熊猫の大叔🌈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3929条 )

民主是可能的吗?
9
政治哲学与幸福根基
1
怎样解题
1
法国大革命
3
英格兰文学
3
李光耀观天下
9
资本主义
2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
28
基督教神学
2
哲学的思与惑
4
德国文学
3
选择理论
1
文学理论入门
8
政治的历史与边界
18
传统十论(增订版)
34
浪漫主义
2
美国政党与选举
1
西方艺术新论-牛津通识读本
4
悲喜同源
4
历史的局外人
10
我执
8
卢梭
3
卡夫卡是谁
2
托克维尔
12
共同的底线
68
我们时代的伦理学
3
电影音乐
2
全球化面面观-牛津通识读本
2
尼采
3
时装
1
司马迁的记忆之野
15
失败者的春秋
6
德里达
9
科幻作品
1
匏瓜
4
纪录片
2
罗马共和国
11
战国歧途
12
法哲学
4
法律
8
命运和选择
13
易中天中华史:朱明王朝
7
美国最高法院
4
领导力
8
易中天中华史:风流南宋
2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6
易中天中华史:王安石变法
5
马基雅维里
7
图画通识丛书:乔姆斯基
2
科学哲学
3
一个人可以在家告别人生吗?
3
旧物录
2
俄罗斯文学
2
休谟
6
独裁者手册
42
易中天中华史:大宋革新
5
洛克
4
时间的色彩
11
易中天中华史:安史之乱
9
全球经济史
4
易中天中华史:女皇武则天
6
民主
17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2
帝国的失败
11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6
易中天中华史:禅宗兴起
9
分子
2
树犹如此
15
易中天中华史:隋唐定局
8
克尔凯郭尔
4
专家之死
7
人性悖论
4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12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10
醉文明
3
手机废人
5
易中天中华史:南朝,北朝
6
女性主义
7
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
2
历史的巨镜
11
灿烂千阳
1
克拉拉与太阳
1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1
易中天中华史:三国纪
12
叔本华
5
孕育无印良品的“思考”与“话语”
3
易中天中华史:两汉两罗马
7
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
8
哈贝马斯
2
易中天中华史:秦并天下
4
听良心的鼓声能走多远
30
设计,无处不在
2
亚里士多德的世界
6
社会学的意识
6
佛学概论
1
金赛性学报告
7
听听那冷雨
4
抵达
39
絲綢之路
1
唯有书籍
4
戏剧
2
古典文学
3
革命年代
20
笛卡尔
3
革命时期的爱情
2
夜行记
1
罗素
3
涅朵奇卡
3
猫鱼
6
维特根斯坦与哲学
9
医学伦理
3
无神论
6
天生就会跑
5
这才是心理学(第11版)
6
谁是德古拉
2
组织社会学十讲
27
世界七大奇迹
1
万有感官
1
正义的可能
31
毛奇家族
1
世界新奇迹
4
犬儒主义
9
恶之花
1
良知对抗暴力
19
亲历纳粹
3
时间
8
中国文化通识
12
丘吉尔的原子弹
2
红拂夜奔
4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4
14
万寿寺
1
黑铁时代
6
深解地球
3
寻找无双
2
家的起源
2
寻觅意义
10
智能简史
10
白银时代
4
自愈之路
1
性学入门
20
书的大历史
2
坐一望三
4
梦里花落知多少
3
天堂蒜薹之歌
3
陈炯明
21
极度深寒
2
偶人
1
好奇年代
2
不生不熟
4
离开荒野
6
微生物改变命运
4
民主崩溃的政治学
31
侏儒警语
3
书店时光
3
包刚升政治学讲义
22
细菌
1
杀人执照
3
李银河谈亲密关系
2
天人五衰
1
奔马
1
金钱的智慧
3
饭局的起源
1
过敏大流行
2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
24
蜂房
2
告别伊甸园
4
乌合之众
9
黄与蓝的交响
19
筷子
1
来自中国的礼物
2
伦敦的崛起
3
改变世界的七种花
2
棉花帝国
6
音乐如何可能?
3
释放自己 便生欢喜;王维传
2
牛顿与伪币制造者
3
瓷之色
3
绿色宝藏
1
人的现代化
9
心外传奇
4
四十一炮
2
阿勒泰的角落
3
红高粱家族
2
白居易传
3
度量世界
3
易中天中华史第六卷:百家争鸣
18
神话与日本人的心灵
2
当世界又老又穷
5
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6
易中天中华史:从春秋到战国
5
重要的“性”
2
易中天中华史:青春志
3
象牙维京人
1
民间传说与日本人的心灵
1
丰乳肥臀
4
易中天中华史:奠基者
7
南极洲
7
在中国发现历史
8
哲学100问:后现代的刺
29
福柯的界线
36
中国法视野下的同性恋
8
讀書與做人
1
4
人生有何意义
7
送你一颗子弹
4
台北人
2
禁色
2
务虚笔记
13
吃的大冒险
1
纸影寻踪
16
何为良好生活
26
自由与权力
23
晓寺
1
新纲常(增订版)
26
贵族
5
论人权
12
哲学100问:人,诗意地栖居
55
巴黎浪漫吗?
5
共病时代
10
陈独秀全传
54
艺术侦探
1
阿波罗之杯
2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
6
长刀之夜
2
通向世界尽头
13
黑丝路
4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13
爱的饥渴
3
江村经济
4
笑的科学
2
脂肪
1
告别夹边沟
17
一念之差
2
李宗仁回忆录(上下)
37
知识分子与社会
18
碳时代
3
仲夏之死
1
大气
5
价值的理由
18
萨德侯爵夫人
1
哲学100问:从古希腊到黑格尔
42
无人读过的书
2
假面的告白
4
女人的起源
2
论证的艺术(原书第3版)
19
欲望之石
11
潮骚
2
百年孤独
5
拉丁文帝国
4
金阁寺
7
致命药瘾
5
带一本书去巴黎
22
欧洲王室另类史
4
我的阿勒泰
11
正义的两面(修订版)
37
囚徒、情人与间谍
2
水果猎人
2
我书架上的神明续编
12
失明症漫记
7
逻辑学
4
树荫的温柔
1
城市的故事
9
黑色盛宴
5
杀死一只知更鸟
11
哈希的故事
3
卡路里与束身衣
4
奇妙的尘埃
6
正常的另一面
12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13
被牺牲的“局部”
30
莎士比亚
3
猿形毕露
36
臥房裡的哲學
5
疯狂实验史 II
7
论爱欲
25
违童之愿
6
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
26
翦商
17
晓松奇谈·世界卷
12
重返人类演化现场
11
地理学与生活
3
死亡晚餐派对
5
特权(新知文库)
6
生死疲劳
11
人论三题
35
气候创造历史(新知文库)
14
万事大“急”
3
环境伦理学
11
康德
44
菜单中的秘密
8
康德
2
人体简史
25
烟火撩人
6
野火集
47
穆斯林发现欧洲
6
福柯
14
性的问题
26
错引耶稣
5
公正
38
伊索尔德的魔汤
3
谋杀手段
7
金钱不能买什么
9
厌女
17
悉达多
11
南京大屠杀
14
卡拉马佐夫兄弟
17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2辑
20
蒂姆·库克传
3
政府论(下篇)
23
神祇、陵墓与学者
9
绿毛水怪
8
追风筝的人
8
政府论(上篇)
6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
15
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
8
乔纳森传
7
这个世界会好吗?
3
商君书
4
正义论导读
94
名家大手笔
4
以色列简史
1
画说诗经(汉英对照)
1
画说宋词(汉英对照)(平装)
4
画说唐诗
2
兴亡
37
我与父辈
15
西方文化概论
51
正义论
12
天生有罪
10
悠悠岁月
3
少年凯歌
12
耶鲁大学公开课 : 政治哲学
37
致命元素
5
笔醒山河
11
一个人的村庄
5
自由·平等·博爱
4
论自由
31
小王子
7
在最美宋词里邂逅最美的爱情
3
在最美唐诗里邂逅最美的爱情
3
南明史
17
如彗星划过夜空
12
我也有一个梦想
18
总统是靠不住的
17
抚顺故事集
4
檀香刑
2
许三观卖血记
2
权力的餐桌
2
在细雨中呼喊
2
大国大城
18
白夜行
1
天朝的崩溃
10
嫌疑人X的献身
2
白痴
4
八次危机
23
政治是什么?
7
洞穴奇案
4
被抹去的一家
4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2
可能性的艺术
12
陌生的经验
3
每个人的经济学
5
霍乱时期的爱情
1
瓦尔登湖
6
规训与惩罚
11
历史三调
10
咖啡机中的间谍
2
现代医学的偶然发现
1
飘(上下)
1
多重宇宙
6
大明宫词
2
一百个人的十年
2
法治的细节
14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9
福柯与性
20
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第二版)
19
多重宇宙(第二版)
1
心中有数
4
以利为利
25
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
5
漫长的战败
7
置身事内
24
大背叛
4
失落的卫星
8
感知·理知·自我认知
14
战争的文化
7
圆圈正义
14
赛雷三分钟漫画中国史
1
福柯的生死爱欲
7
言论的边界
8
英国人的言行潜规则
4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典藏版)
29
民主的细节
13
宇宙
9
逃避自由
14
通往奴役之路
12
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合一
6
秋水堂论金瓶梅
6
阿司匹林传奇
1
饥饿的盛世
11
路西法效应
11
人生的智慧
14
人生的智慧
2
西方那一块土
4
秦制两千年
11
消失的13级台阶
1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1辑
16
2
现代中国的形成(1600—1949)
5
第三帝国的艺术博物馆
1
撒哈拉的故事
1
蒋勋说红楼梦(第八辑)
1
蒋勋说红楼梦(第七辑)
3
疯狂实验史
1
蒋勋说红楼梦(第四辑)
1
蒋勋说红楼梦(第三辑)
3
蒋勋说红楼梦(第一辑)
8
红楼梦 (程乙本校注版)
6
最早发现北美洲的中国移民
1
命运攸关的抉择
11
不检点与倍缠绵书
3
叫魂
3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
4
西藏的寺与僧
1
蒋勋说唐诗(修订版)
1
历史深处的忧虑
5
罪与罚
1
美国总统制
1
心理学
1
易中天中华史:国家
2
祖先
1
鼠疫
3
地下室手记
1
局外人
2
陌生人的需要
2
美丽新世界
4
杨洁自述
5
长乐路
3
海德格尔
3
身份政治
2
腐败
1
素食者
1
我們最幸福
3
隐疾
2
掩饰
5
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
8
君主制的历史
1
理想国
1
广告
1
国家构建
1
巨婴国
3
政治秩序的起源
1
政治学通识
1
批判与启蒙
1
1840年以来的中国
5
颜色的故事
1
坠入爱情
1
笑谈大先生
4
活过,爱过,写过
3
记忆
1
活着有多久
1
为什么不杀光?
1
幸福
1
黑格尔
1
白夜
1
孽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