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的诗 (1)

  • 房屋
    你在早上 碰落的第一滴露水 肯定和你的爱人有关 你在中午饮马 在一枝青丫下稍立片刻 也和她有关 你在暮色中坐在屋子里,不动 还是与她有关 你不要不承认 巨日消隐,泥沙相合,狂风奔起 那雨天雨地哭得有情有意 而...

旅行的艺术 (3)

  • 5 乡村与城市
    诗人谴责城市造成一系列窒息生命的情感,包括对我们所处社会地位的焦虑、对他人成就的羡慕,以及在陌生人面前炫耀的欲望。他直言不讳地表示,城市人毫无主见,只限于在街边或饭桌上道听途说、人云亦云。虽然他们...
  • 3 异国情调
    我们,所有的人,都是因为风而四散各地,然后在一个国家出生,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之地;但是,和福楼拜一样,我们长大成人后,都有依据内心的忠诚来想象性地重造我们的国家身份的自由。如果我们厌烦了自己正...
  • 2 旅行中的特定场所
    旅行能催人思索。很少地方比在行进中的飞机、轮船和火车上更容易让人倾听到内心的声音。我们眼前的景观同我们脑子里可能产生的想法之间存在着某种奇妙的关联:宏阔的思考常常需要有壮阔的景观,而新的观点往往也...

把时间当作朋友(第3版) (1)

  • 2.及时行动
    “尽管从客观上来看,时间应该是匀速的,但实际上对每个人的主观感受来说,时间肯定是加速前进的。对于“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都会觉得时间越来越快”,心理学家们有一个简单明了的解释: 对一个5岁的孩子...

从电影看 (3)

  • 第22页 泛滥的图示——凝视的消失
    对我而言,这一切的根源在于影像的生产和评费都已经变更为“符码化”,以及影像的生产和消费在追求更为碎片化的编码方式时,其背后的“不可见”和“非视觉性”的意识形态罗网变本加厉地操控着主体的破碎状况。这...
  • 第17页 作为凝视的视觉性:关于影像未来的思考
    自摄影诞生开始,所谓机械复制的影响生产和消费几乎都构建在一种已然的全球化的状况中,这种视觉生产和消费领域的全球化运动,它的基石是欧洲传统的“透视”等一系列的视觉观念,即使对“透视”的反思和解构的策...
  • 第11页 关于电影的37个断片
    针对于视觉艺术家创作的电影,至少我们会遭遇一种双重悖论:首先艺术家出于对创作媒材(视听觉)的充分考量,希望自己的电影会在常规影院中播放,即便那些影片带有现代式的、强烈的实验色彩和非叙事特性;其次,...

花样年华王家卫 (1)

  • 第25页 第二节: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如果说,《春光乍泄》是一首断电时写的现代诗,凌乱耀眼精彩。《花样年华》就是一首股市,势如流水绵绵不绝。 依旧是间接快速的间接,一眨眼瞬间移步换景,声色不动中流年暗度。 依旧是狭窄逼仄的空间,近身拍的...
<前页 1 2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