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长Echo对《第一性原理》的笔记(11)
-
P11,所谓的“自明”,都是假设
如果你有机会从固有的思维模式中跳脱出来,你会发现生活、工作中很多所谓自明的东西,其实都是假设。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往往会发现一个全新的认知边界。 绝不盲目“自信”,也不盲目“自卑”,总有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事情。
永远在“打破”,首要的就是不断的“打破自己”,永远在路上。
这是一份异常艰辛,但也是异常美好的体验,英雄之旅。
-
P29,找到自己的“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问问自己的“一”是什么?只有找到并践行属于自己的“一”,我们才能很幸福、很笃定、很踏实地生活和工作。 尽管混沌大学的教学内容最主要面向的人群是创业者,可能会觉得创业者更有勇气,以及更有学习的动力吧。
但,实际上,正如介绍第一性原理的特征时解说的,这是一个可以迁移的过程,无论是这个理性系统外足以支撑整个系统的第一性原理,还是演绎推导的过程,所以,有心人,愿意思考,并愿意认真思考,努力思考,并一直思考下去的人,定然会把这个过程迁移到其他事情或其他方面。
所以,我们即便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创业者”,但我们都是“创生者”,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找到自己的“一”,至关重要!
-
P55-56,由内而外的创新,破界创新
要想打破系统的边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将作为基石假设的第一性原理击碎。当地基垮塌,建设在地基之上的高楼大厦自然也会随时轰然倒塌。 第一性原理如同系统的“黑洞”一般,它既是系统的能量,又是系统的禁锢,任何系统和个人都很难摆脱这样的“黑洞”。所以,我们必须从系统中跳脱出来,从外部发现第一性原理,然后合理地打破它,塑造新的第一性原理,去构筑新的系统。 对个人来说,个人的成长必须打破认知的黑洞;对组织来说,组织的变革需要打破系统的黑洞。 那些曾经能够支撑你的(无论个人或是组织),被认为是“无比对”的事情/认知,总将在某一天变成“无比不对”。
大概就是与时俱进的另一种表述,无论如何,真的只能自己革自己的命!
那需要的不仅仅是方法论,还需要勇气。可,我们已经在路上了,不这样做又能怎样呢?!
-
P89,刷新
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乃至每一个社会,在到达某一个点时,都应该点击刷新——重新注入活力、重新激发生命力、重新组织并重新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刷新》纳德拉 引自 88 纳德拉刷新微软 敢于革自己的命,是需要智慧,需要方法,需要能力,更需要勇气的。
可如果不自己革自己的命,是等不到别人来的。
-
P111,锤子综合征
芒格认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一种思维层次的病叫做“锤子综合征”。简单来讲,如果你的手中只有一把锤子,你满世界看到的都是钉子。往深刻的角度剖析,我们自认为是在使用大脑进行思考,其实只是用大脑中既有的思维模型在思考。如果外界在我们的大脑中植入了某种思维模型,我们自然就会用这种思维模型来思考。但是,如果这种思维模型是错误的,或者只用一种思维模型来看待世界,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就会出现扭曲,这就是所谓的“锤子综合征”。 引自 111 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 就是那种,你以为是你自己做的决策,但其实是你的大脑做了决策,大脑很聪明,但人类自己却很懒惰。
总归是要打破自己的认知的,不停打破,不停重构,才能得以在这个世界上更清醒地生存着!
-
P115,成年人的学习到底要学什么
成年人学习的关键并不在于增加信息量,而在于提升自己的思维模型。在低水平的思维模型中,增加再多的内容页只是低水平的重复而已,只有提升思维模型的水平,才能让我们接纳更多高位的信息和知识。当然,想要实现这种目的,学习更多的思维模型和重要学科的重要内容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引自 115 人类文化的元知识 如文字描述,别再问“为什么我看了那么多书都没有进步”,“为什么听了那么多道理都过不好这一生”了。这不是简单的“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
-
P117,递弱代偿,人类的进步
王东岳老师曾经提出一种递弱代偿的理论。他认为我们生存的环境将会越来越恶劣,为了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我们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提高的思维能力必须上升一个台阶。而提高的方式,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讲的第一创新,利用人类的元知识作为第一性原理,去建立新的思维模型,然后通过不断地刻意练习,将这种思维模型深深地烙印在自己的潜意识中,从而实现思维能力的提升。 引自 115 人类文化的元知识 算不上是“危言耸听”,那一天终将到来,同时请注意,第一优先的是找到正确的路径,也就是正确的学习方式,同样重要的,是少不了的刻意练习,为己所用。
用毕生的时间去培养它们,一直在路上,不能停!
-
P119,最要不得是“比较思维”
马斯克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我们运用第一性原理,而不是用比较思维去思考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倾向于比较,别人已经做过或者正在做的事情我们也去做,这样只能产生细小的迭代发展。第一性原理的思想方式是用物理学的角度看待世界,也就是说一层层拨开事物表象看到里面的本质,再从本质一层层往上走。” 引自 118 埃隆·马斯克的第一创新 眼光切不要放在“别人都做了什么”上,要坚守住自己的第一性原理,看到事物表象里面的本质。打破群体认知,这需要勇气。
-
第一创新的力量
我原以为我们是正常的,而他是天才,在我研究之后才发现,他是正常的,而我们被遮蔽了,遮蔽我们的恰恰像那些哲人所说的,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本身啊。 引自 130 第一创新的力量 切不要因为“我做不到”,而高估了事情的难易程度,不是那些“天才”有什么特殊之处,而是我们自己,放掉了我们的本性,那些求知的本性,那些想象力的本性。
-
源自使命的动机
我们应该敢于去敲碎每一个人的玻璃罩子,敲碎每一个生命的局限性,敢于去碰触那些大问题和本质问题,敢于在无限的思维张力中去呈现生命的无限精彩。 引自 135 源自使命的动机 是的,勇敢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