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兔对《我的应许之地》的笔记(4)

阿兔
阿兔 (道阻且长 行则将至)

在读 我的应许之地

我的应许之地
  • 书名: 我的应许之地
  • 作者: [以色列] 阿里·沙维特
  • 副标题: 以色列的荣耀与悲情
  • 页数: 448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出版年: 2016-1
  • 他为什么没有看见
    我的曾祖父没有看见,是因为他不想看见。他不想看见,因为如果他一旦知晓,他也许就不得不打道回府。 我的曾祖父关注着通往耶路撒冷曲折峡谷中的古老荣耀,却并没有看到,在耶路撒冷周边辛勤耕种崎岖梯田的巴勒斯坦人民。 对于他而言,在神话般的过去和技术先进的未来之间,没有当下;在历史记忆和梦想之间,没有“这里”和“现在”。在我的曾祖父的意识里,没有这块土地已有归属的概念,也没有那些站在橄榄树和无花果树旁,挥舞着手,向穿着精致亚麻衣服的英国旅行者们问好的巴勒斯坦居民的位置。当他透过车窗望去,他们湮没于圣经化的景观中。
    引自 第一章 初见,1987
    2022-11-13 20:57:31 回应
  • 另一个人看到了,然而
    他看到了所有简陋的房舍,以及至耶路撒冷沿线生活悲惨的村庄,也看到了在耕地上劳作、向驶过的法国火车挥手的农民。 在接下来的七年里,赞格威尔将他看到的公之于世。 但是,这位激进的锡安主义者……同样宣称:没有一个人口稠密的国家,不是依靠实施武力来赢得胜利的。……“就像我们的祖先做的那样用利剑驱逐占领地上的部族。”……“阿拉伯人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占领那几公里的土地,‘收起帐篷,悄然离去’就是他们众所周知的习俗。……我们必须温和地说服他们踏上一段艰苦跋涉的旅程。
    引自 第一章 初见,1987
    2022-11-22 23:12:14 回应
  • 初见
    无论朝圣者们走到哪里,所见都是惊人的对比:过去的辉煌图景与现金的肮脏贫困并立于世古老的耶路撒冷城拥有令人窒息的美丽,而无论阿拉伯人还是犹太人都被贫困生活所折磨。年轻的男孩们苍老如同翁叟,疾病与贫穷无处不在。
    引自 第一章 初见,1987
    这是殖民主义吗?如果一个生物看起来像鸭子,走起来像鸭子,叫起来也像鸭子,那么他很可能就是一只鸭子。 他们的目的不是压迫,而是解放。他们不是为了盘剥这片土地,而是为了开发。除却伊斯雷尔•赞格威尔,代表团里没有一个成员,认为自己的任务是某种形式的征服剥夺和驱逐。
    引自 第一章 初见,1987
    2022-11-23 19:09:53 回应
  • 心肠变得坚硬
    1903年4月,摩尔多瓦的首都基什尼奥夫爆发了复活节大屠杀,49名犹太人被杀死,上百人受重伤。全世界的犹太人处在动荡的中心。西奥多•赫茨尔被深深震撼,他考虑买下撒索克家族在巴勒斯坦的土地,来安置欧洲反犹主义迫害中的幸存者。一位投资顾问审核了他的提议,认为哈罗德山谷美妙绝伦,只是疏散那片土地上的农奴需要使用暴力。 1903年的赫茨尔锡安主义尚不能接受暴力驱逐。但是,17年后,犹太复国主义者们不再这样挑剔。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世界民族解放运动令他们的心肠变得坚硬。
    引自 第二章 步入深谷,1921
    这74名艾因哈罗德的拓荒者们也是选择性失明的,这种天真庇护着他们也诅咒着他们。他们看到了阿拉伯人,却选择“看不见”;他们看到了散发毒气的致命沼泽,却刻意忽略;他们知道这里的历史环境相当不利,却乐观地相信可以克服一切困难。他们的气质之一就是钢铁般的反抗精神。
    引自 第二章 步入深谷,1921
    一切看起来棒极了,艾因哈罗德的青年创始者们欣喜若狂。 漆黑的夜空被篝火映得通红。受压迫的农奴们好奇地观望这些唱歌、跳舞、鸣枪的新来者,思考着他们是何方人士。 又有谁会意识到,他们所有的人,某种意义上都是孤儿。他们切断了家族根脉,背弃了父母,于是,他们现在的状态是:无父、无母、无神。他们建立在基利波山坡上的营地,更像是一所孤儿院。
    引自 第二章 步入深谷,1921
    2022-11-27 23:17:41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