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lle Epoque对《简单的逻辑学》的笔记(17)
Belle Epoque (mon β est 0.5)
读过 简单的逻辑学
-
第12页
只要我们试图与别人就某个观念进行沟通,语言就必然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就如前文所述,语言和观念的匹配度 越高,沟通就越清晰有效。 陈述只针对可以做出真假判断的命题。 引自第12页 -
第35页
动力因,决定某个事物存在与否或者改变其存在状态。 目的因,对于行动,是行动的目的;对于客观事物,是它的功用。 质料因,组成事物的具体材料。 形式因,决定一个事物是此非彼的特殊性质。
-
第37页
逻辑上定义术语的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将要定义的术语放入最相近的类别当中;第二步,确定其与同类中其他事物不同的特性。 引自第37页 -
第39页
通过社会美德——正义,人们获得应得的一切,由此可以说,邪恶乃是对社会美德的超越,不是说邪恶的地位更高,但是邪恶显然更为自由,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会有大量的人爱邪恶胜过正义的原因。 有人觉得原文只是提及正义,并未表现出将所有社会美德概括进来的意愿,但是我们可以说这种对邪恶是在进行超越的看法,是一种合理的推广,有效触及了映射关系的内核,我们基于社会经验愿意也能够相信,邪恶反抗包括正义的一众社会美德
-
第二章
主要原因的弱小会导致结果的弱小,无论次要原因如何强烈地起作用;部分只能是部分 值得反驳
-
第51页
以偏概全是人类的某种天性,尽管这并不是什么好事 引自第51页 -
第54页
肯定命题传递的是正面的结果。否定命题则会引导我们去思考命题的反面是什么。 引自第54页 -
第60页
为了使论证正确有力,我们必须关注其事实(内容)和形式(结构)。 引自第60页 -
第76页
如果结论中某项是全称的,那么前提中某项必然要是全称的。 引自第76页 -
第81页
演绎论证得到必然性结论 演绎论证是解析过程,因为它把普遍的事实还原成了它的组成部分。 归纳论证的前提则是一个由特称命题组合而成的系列证据。 假设促使研究者为某个特别的现象努力收集证据。 引自第81页
Belle Epoque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223条 )
- 夜晚的潜水艇
- 1
- 台湾史
- 2
- 法国通史
- 1
- 马基雅维里
- 1
- 消失的13级台阶
- 1
- 传记袖珍馆I(全6册)
- 3
- 战后日本经济史
- 15
- 诗人
- 1
- 摩登时代
- 4
- 金蔷薇
- 1
- 大空头
- 14
- 飞行家
- 1
- 人间椅子
- 1
- 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
- 1
- 枪炮、病菌与钢铁
- 6
- 一首小夜曲
- 3
- 欧洲中世纪史
- 12
-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 2
- 阳光劫匪倒转地球
- 1
- 喜鹊谋杀案
- 3
- 证券投资课
- 1
-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 1
- 植物的记忆与藏书乐
- 1
- 艺术原来可以这样看
- 1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21
- 哦!爸爸
- 3
- 重力小丑
- 1
- 金色梦乡
- 1
- 余生皆假期
- 1
- 鞋狗
- 3
- 十年轮回
- 7
- 乌合之众
- 23
- 常识与通识
- 8
- 政治的人生
- 7
- 赌客信条
- 7
- 大教堂与集市
- 2
- 华尔街之狼
- 3
- 加德纳世界艺术史
- 1
- 门萨的娼妓
- 1
- 人间食粮
- 14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 12
- 逻辑学导论
- 2
- The Disappearing Spoon
- 2
- 安迪·沃霍尔: 15分钟的永恒
- 8
- 道德情操论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