渟儿Ace对《人类群星闪耀时》的笔记(2)
-
第106页 玛丽恩巴德悲歌
当一个人痛苦得难以言语时, 上帝让我倾诉我的烦恼。 如今,花儿还在无意绽放,再相逢,又有何可以期待? 在你面前的是天堂,也是地狱,我的心呵,竟如此踌躇反复! ...... 如今我已经远离!眼前的时刻 我不知道该如何安排? 她给了我某些享受美的财产 但只能成为我的负担,我必须将它抛开。 无法克制的热望让我坐立不安, 一筹莫展,除了流不尽的眼泪。 ...... 我已经失去一切,也失去了我自己, 不久前我还是众神的宠儿; 他们考验我,赐予我潘多拉, 她身上有无数珍宝,但也有很多危险;他们逼我去吻她令人羡慕的嘴唇, 然后又将我拉开——把我推入深渊。 引自 玛丽恩巴德悲歌 这样热切的诗句,怎么能让人联想到74岁高龄的歌德?字里行间的爱而不得的痛苦又痛苦之情,只让我觉得这是一个年轻人的直率的表白。 在爱人面前,再伟大的人也会变得卑微。不是真的渺小,而是当对一个人爱得深沉的时候,就会不敢接近,那种小心翼翼的心情,就像在保护一个易碎的蓓蕾。只觉得那个人“高贵、纯洁、不熟悉”。正如歌德所说,
我们纯洁的胸中有一股热情的冲动,出于感激,心甘情愿把自己献给一个更高贵、更纯洁、不熟悉的人,向那永远难以称呼的人揭开自己的秘密;我们把它称为:虔诚! 引自 玛丽恩巴德悲歌 虔诚。 是的,就是虔诚。 像对待女神一样,羞涩地爱慕着。 歌德最终还是走出了对乌尔丽克的爱恋,从此归于宁静平和。我还不能领会那种热烈爱过之后的宁静,我只知道,当我面对我的塞巴斯蒂安的时候,我也一筹莫展,只有流不尽的眼泪。那么危险,可是还是想靠近。忘而不得,心生忧虑。 歌德这首诗是真切的,当中有明明白白的占有欲,这才让这首诗更加感人,爱如果太无私,无私到你不敢去接近,不敢将爱付诸行动,那就变得虚无,那是爱的异化。诗圣歌德在爱情面前也是一个平凡人,就像我想将我的塞巴斯蒂安占为己有一样。 读这首诗的时候,脑子里会一直闪现一个人的身影,但是影影绰绰。 他的博学,热情,正直是众神给他的荣耀,但是他的随意,自负,花心是宙斯给他的潘多拉之盒。 歌德陷进去,但是走了出来。但是自古人们就知道,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挣脱不了,那也是上辈子积下的孽缘。 青春不怕受伤,只怕空白。所以,还是勇敢地爱吧。
-
第26页 拜占庭的陷落
拿起《人类群星闪耀时》,直接就翻到了拜占庭这一章开始看。 那是对西方宗教世界的好奇。 在这个故事里,每一个人物、群体掺着荣光与悲剧。 穆罕默德二世,雄才大略,野心勃勃,才二十一岁便可以成熟独立地操控宫廷权利斗争和战争。他身上有着枭雄的气质,为了满足自己对权力和荣耀强烈的欲望而挖空心思攻打一座只剩下虚无光环的城市。他可以下决心造出犹如巨龙的铁炮,他可以让舰队翻山越岭......为了真主?为了欲望!膨胀的欲望趋势下,洗劫拜占庭的命令才会被颁发。他骄傲地骑着马儿进入圣索菲亚大教堂,但是他铁蹄下的亡魂,是他无法抹去的污点。 希腊正教和罗马教皇。我不想因为东正教在这一幕里是一个楚楚可怜的弱者形象,就斥责罗马教会不愿意在拜占庭危难的时候伸出援手。彼此都是为了自己的势力扩张而努力,如果西欧遇难,东正教教会也不一定会救援。谁也别抢占道德制高点去指责别人。怪只怪东罗马帝国一直束缚在传统里,幅员辽阔的时候没有建立能够上传下达的控制体系,结果广大的领土反而成了累赘。最戏剧的,莫过于凯尔卡门。敞开了凯尔卡门,倒下了圣索菲亚的十字架。 不知道罗马教皇听到代表着西方基督文化的圣索菲亚大教堂被改成清真寺时作何感想,为了一己之私而让自己依附的整个文明受重创,那自私的本性颤抖了吗? 赞美诗,弥撒,祷告。 那些拜占庭的普通老百姓,是最无辜的受害者但愿他们的哭喊能穿越559年的时空时刻回荡在我们的心中,提醒我们战争的残酷,提醒我们不要再犯那人类最大的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