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社会史 (70) 更多
-
第356页 贫穷与进步
到了30年代末,消遣也开始象工作那样成了所以论述20世纪“进步”的作品的重点内容。1954年出版的详细研究英国一个工业城市德比的“现代化对城市生活的影响”的一本书里,不仅有关于道德、俱乐部和协会、体育和业... -
第355页 贫穷与进步
城郊住宅区对20世纪的社会史学家的重要性至少与乡间住宅对18世纪的社会史学家的重要性同样巨大。这些住房给新来的公房房客带来了更多的光线和空间,也对市政的方式和内容产生了影响,但却不象人们多次宣扬的那样... -
第354页 贫穷与进步
这里不但要进行物质改造,而且要进行社会改造,因为每个“贫民区”都有它的社会特色,而且多少年来,这些贫民区的思想方法、感情和行为方式都有明显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在很多人的著作中都有述及,如罗伯特·罗... -
第351页 贫穷与进步
“福利国家”的本意是要弥补市场的动荡、不足和无能,必要时也要保证个人和家庭得到最低限度的收入,而不问其工作和财产的市场价值如何。 -
第350页 贫穷与进步
现在,社会各个部门都享受福利待遇,发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奠定的团结一致的精神和普遍性原则,但是却增加了开支,引起了人们在得不到答应给他们的“最好的东西”时而产生的不满。同时,也冲淡了由税收弥补的... -
第346页 贫穷与进步
于是,保守派愈来愈关心保健和住房问题;自由派也放弃了那种以“人与国家对立”的思想为最高表现形式的自由放任的个人主义立场,转而承认有必要实行集体主义政策,“以便使大家均享自由”;费边社会主义者们则在... -
第346页 贫穷与进步
事实上,福利国家是经过许多不同人的思想、经过许多人的手加工出来的产物,它反映了许多的动机和许多的调和。然而,这一切的动机和调和都是为了争取建立一个新型的社会,否则,如果让经济力量任意起作用的话,那... -
第345页 贫穷与进步
1945年以后,人们开始讲究去考察20世纪这个大跨度间的前后联系,这里不仅涉及生活改善的经济学,而且涉及为保证生活改善而制订的政策。因此,在40年代后期和50年代初期,以往自由党对历史的解释又盛行一种新的看... -
第340页 贫穷与进步
所有这些差异都是随着阶级的差异而来的,因为各社会阶级之间巨大差异的每一项社会指标都是有根有据的。 -
第330页 战争造成的鸿沟
尽管战时有各种限制——从安全检查到灯火管制——但是由于食品得到控制,加上就业充分(这是30年代从未达到过的)以及实际工资稳步增加,因而使生活水平低下的三分之一居民的经济状况得到了相对的改善。 -
第328页 战争造成的鸿沟
两次战争的区别是很明显的。第一,战壕挖的少了,马用的少了(有一位《大众观察》专家在1942年曾指出:“马也有配给证。不知什么时候给猫发配给证。”)。第二,有很多坦克车;第三,科学用的多了,包括雷达、原... -
第322页 战争造成的鸿沟
事情的背景是,战后出现了一个短暂的高涨时期,而在政府看来,有时似乎一场革命即将爆发。在1919和1920这两年里,罢工浪潮此起彼伏,甚至警察也投身其中。高涨之后,接踵而来的是《经济学》杂志1921年所说的“自... -
第319页 战争造成的鸿沟
这时,也可以预见到战时还将发生其他一些社会变革。变革之一就是妇女的作用在变化。由于1918年扩大了选举权,有些妇女因此受益,因为30岁以上的女房主和男房主的妻子已享有选举权。这次谨慎的改革打开了大门,终... -
第318页 战争造成的鸿沟
1918年通过的《人民代表制法案》有史以来第一次保证了人民享有真正的民主权利。工会会员人数已增至600多万的高峰数字,这使改组后的工党的经费也有了相应的增加。 -
第308页 战争造成的鸿沟
这场战争已经提出了后来1914-1918年的大战所提出的共同问题——士兵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程度;战争与社会政策的关系;讲求“效益”的必要;社会舆论及宣传的作用;战争是恐怖而不是荣誉;也认识到尽管英国的实力居于... -
第304页 维多利亚时代的风尚:其先兆、表现与后果
在这个时期,义务教育制度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其重要性实不亚于家庭内所采取的任何措施。的确,在1870年后建立的新公立小学所肩负的使命,被看成是其社会意义甚至大于教育意义,因为学生们在那里受到了纪律的熏... -
第295页 维多利亚时代的风尚:其先兆、表现与后果
约翰·拉斯金这位在“家庭生活”上远比维多利亚女皇为古怪和悲惨的人,以一种十分亲切的调子来描写家庭,把它说成是“和平的处所;一个不仅用以躲避一切伤害,而且藉以排除一切恐惧、怀疑与分裂的庇护所”。他还... -
第289页 维多利亚时代的风尚:其先兆、表现与后果
回顾起来,贯穿在维多利亚女皇统治前后的一个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便是共同的经验的延续性,这种延续性最后在1914年中断了。这种经验还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可以自觉地追溯到1851年大博览会(这是维多利亚时代中期... -
第286页 维多利亚时代的风尚:其先兆、表现与后果
这个时期还有其他一些事情值得一提,诸如:各行业的人数、组织和影响的增长,同时引起知识的更加专门化(这些知识被编入教科书并作为考试的内容);非熟练劳动的出现,这在伦敦和各大城市尤其明显;对于社会改良... -
第285页 维多利亚时代的风尚:其先兆、表现与后果
19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维多利亚统治由盛极而衰,这就出现了维多利亚中期和晚期之间发展的一种中断现象。这样,在70年代晚期也就发生了高水平的农业的崩溃现象,这期间农民和地主的收入不仅显著下降,而... -
第279页 维多利亚时代的风尚:其先兆、表现与后果
维多利亚的长达63年的统治时期,无论从其光明面和阴暗面来说,都以划分早、中、晚三个时期最为合适。维多利亚时代中期是经济进步、社会安定和文化繁荣的时期(这个时期还有克里木战争的衬托,人们往往对这一点估... -
第279页 维多利亚时代的风尚:其先兆、表现与后果
“维多利亚时代的”这个形容词,最早是在1851年即举行大博览会那一年使用起来的,把这个词用来表达一个具有高度特色的时代,要比用来表达象“工业社会”这样的概念来得贴切。它包含这个时代的一切矛盾与调和,包... -
第278页 维多利亚时代的风尚:其先兆、表现与后果
还有,据巴热特看来,当时许多英国人都认为是女皇在统治国家,而不是议会。大多数英国人所了解的公职人员,只不过是税务员和各种各样的检察员,他们的活动也象警察(这主要也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另一项发明)那样经... -
第278页 维多利亚时代的风尚:其先兆、表现与后果
巴热特跟以往的许多社会评论家一样,极力证明维多利亚女皇所统治的社会是一个充满强烈对比的社会。一方面是那些有头脑和有权势的人,他们已经取得了或是继承了事业上的成就;另一方面则是“愚昧无知”的多塞特劳... -
第277页 维多利亚时代的风尚:其先兆、表现与后果
理查·柯布顿不无惊恐地看到,整个社会,甚至包括实业家在内,都继续不断地把那种继承的而不是争取得来的社会身份置于优先的地位。 -
第277页 维多利亚时代的风尚:其先兆、表现与后果
英国从来就不单纯是一个工业化的社会。一些古老的影响,也就是工业化以前的社会等级制度所遗留的种种形式以及伴随着它们的种种价值,一直到维多利亚的长期统治(1837-1901年)的最后几十年仍然普遍存在,它们给来... -
第271页 交通网
回顾起来,”交通革命“的形成,实质上是一场打破国界的国际性革命。这场革命具有不以英国为特色的、共同的技术基础。 -
第267页 交通网
如果说,”铁路时代“把社会资本从诸如置房的活动中吸引到运输业中来,那么”汽车时代“则把私人资本和收入从购置必需品吸引到娱乐消遣中去。 -
第265页 交通网
据社会史学家看来,19世纪末是真正的”铁路时代“,不过”铁路时代“这个词也用来形容比较早的一个时期,即经济个人主义和竞争的时期,当时为铁路建设筹集了新的资本(其中有一些是从诸如置房等经济活动中抽出来... -
第261页 交通网
铁路对维多利亚时代的城市起了巨大的影响作用,这些城市有许多是跟铁路同时诞生的。到1890年,各铁路公司已经拥有各城市市中心的8%-10%的土地,此外还对20%的土地的使用起影响作用,虽然它们没有能够实现建造一条... -
第253页 交通网
运河体系(称之为体系是当之无愧的)首先在于把大河流沟通起来,然后是给一些地方提供它们所没有的交通设施。 -
第251页 交通网
如果没有交通系统的不断改进和发展的话,那么英国就不可能从一个农业和商业社会转变为一个工业社会。把原料和成品(包括各种贵贱不一的沉重商品)以比较高的效率和比较低的费用运送到不断扩大的市场去,这种活动... -
第247页 工业化的经验
托尔帕德尔事件的真正意义在于给社会提出公开的警告,要求工会运动就此止步。这也是英国的工业化经验所带来的一种副产品,跟它所带来的另一种副产品——烟雾腾腾的城镇和污染的河流、新的财政和服务的基础设施,... -
第242页 工业化的经验
剑桥的一位经济学家阿尔弗勒德·马歇尔捕捉住这样一种情绪,他在1908年写道:如果说在过去60年间美国和德国在许多工业部门取代英国的领导地位是“不可避免”的话,那么这并不是说“她非得把她所得到的东西丧失掉... -
第234页 工业化的经验
盖斯克尔把有组织的劳动的出现视为一个危险的帝国中的帝国的出现,而恩格斯则对它的出现表示欢迎,认为它是革命的——因而也是拯救人世的必不可免的动因。 -
第233页 工业化的经验
为什么斯迈尔斯的论点在当时不能得到人们的普遍同意?以及为什么史学家们在解释同一论点时能够从不同的观点出发对他的逻辑进行反驳并时而占上风呢?这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虽然按人口平均的收入有了明显的提... -
第230页 工业化的经验
“来自地球各个角落的产品都由我们来摆布”,——维多利亚女皇的丈夫阿伯特(这个博览会的成功跟他很有关系)写道,——“而我们只挑选那些对于实现我们的目的来说是最好的和最便宜的产品,生产的能力在于刺激竞... -
第229页 工业化的经验
那些“高效率”的经济部门显示了成就,它们使18世纪80年代至19世纪60年代期间的人均收入有可能获得显著的增长,尽管这个时期人口增长了三倍,而人口的增长又是通过一些复杂的、有争议的方式跟经济的增长相联系。... -
第229页 工业化的经验
在最先进的经济部门中,主要的新生产单位便是工厂。它把生产集中在一个地方,并对以妇女和儿童为主的劳动力实行一种新的纪律。到19世纪20和30年代,无论是观察家还是工人本身,都知道“工厂制度”是非留下来不可... -
第228页 工业化的经验
更为常见的情况是,一项成功的发明引起了对另一项补充发明的要求(例如,在棉纺业与棉织业),因此,只要商业和消费者提出高要求,那末一项技术革新便会产生另一项技术革新。 -
第228页 工业化的经验
这非得有人甘冒险不可。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经济的增长只会招来更多的创业者而不是相反,然而必须有资本才行。从贫穷变成富有,这并不是一般的情况。法律上的障碍,特别是专利法,可能会阻碍变革;反之,持有专利... -
第227页 工业化的经验
一些发明家在幕后默默无闻地工作;另一些发明家则要跟商人进行合作,除非他们自己成为商业家。后一种发明家具有面向社会的思想,他们往往把自己的技能转向开辟市场和改进产品式样,大制陶家约瑟亚·威季伍德就属... -
第227页 工业化的经验
发明家的社会背景很不相同,从水磨匠到牧师,应有尽有,而对于他们的成功来说,固然需要创造发明的精神,但更需要的是某些品质,其中之一是要有商业头脑。 -
第223页 追求财富、权力和享乐
随着工业的发展,大众的道德经济逐渐让位于市场和工厂的政治经济,而且,在这全新而又从不静止的过程中,实际上更要紧的是廉价而不是优雅或美好。同时,英国这时的革命与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不同的是,它是工业革... -
第221页 追求财富、权力和享乐
“道德经济”当时在农村得到承认。在实践中,它允许人们在食品价格高昂时通过某种仪式化的行为来表达不满(包括采取宽容而有节制的暴力行为)。凡是闹事群众认为是对的事情,一般都得到人们的称许,尽管他们的观... -
第220页 追求财富、权力和享乐
权威和等级制的原则常常受到挑战,这并非由于政府的目标有什么动摇(政府一直尽力运用法律力量来维护这些原则,尤其是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和从1793年开始的同拿破仑统治的法国的长期斗争中),而是由于政治、宗教和... -
第216页 追求财富、权力和享乐
无论就社会组织结构和社会动机而言,把对18世纪的描述完全集中在贫困问题上,会使人彻底误入迷津。在贵族、绅士、自耕农、租佃农、无地农民与厂主、工人、工匠这两个系统之间,存在着极为大量的“中间大众”,这... -
第211页 追求财富、权力和享乐
在圈地方面占主导的无疑是大农场主。阿瑟·扬写道:“没有任何小农户能够影响象诺福克已做的那种大事,这是显而易见的。大农场是诺福克耕作业的灵魂。如果把大农场瓜分为一个个年产值为100英镑的地产,你会发现全... -
第209页 追求财富、权力和享乐
一位经济史学家曾计算过,在1700年时,一个农民生产所得能养活1.7人,而在1800年时能养活2.5人,即增加百分之四十七。即使这样,英国在1750年(出口的最高年份)以后再也不一定是小麦和面粉的纯出口国了,1757年... -
第207页 追求财富、权力和享乐
土地依然是财富和权力的主要来源,大地主继续改进着其经济地位:在1700年,贵族拥有英国土地财富的百分之十五到二十,1780年为百分之二十到二十五。 -
第206页 追求财富、权力和享乐
18世纪80年代英国工业产量猛增的同时,英国人向独立的美国所出售的货物之多超过了处于靠1660年航海法维持的“老殖民体系下”的殖民时代。1782年,英国向美国出口总值为1250万磅,到1790年,为2000万磅。 -
第201页 追求财富、权力和享乐
当时许多著作家认为,殖民地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向政治机体内不时产生的坏情绪提供一个发泄孔”,或者说它是“使我们的穷人找到工作和使那些在英国或殖民地无法维持生活的人有工作”。 -
第167页 革命、复辟和问题的解决
还有一些史学家则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他们在承认社会和经济集团在维护自己的利益的同时,认为应当更多地强调这些集团的文化一致性及其施加政治影响的愿望。他们把宫廷和民党之间的紧张关系看作是不断扩大以... -
第165页 革命、复辟和问题的解决
最早把社会和经济利益的冲突用来解释终于在内战中出现的一系列现象的,是当时一位名叫詹姆斯·哈林顿的人,他在1656年出版的《海洋》(Oceana)一书中宣称:战争其所以爆发,是由于土地所有权从国王和贵族那里转... -
第161页 革命、复辟和问题的解决
17世纪早期的许多经济问题的争论都源自于国王的财政困难,当时由于政府的开支不断增长,国王的处境也就日益狼狈。何况,由于16世纪延续下来的物价上涨情况平息得很慢,这个事实也就使事情更不好办。的确,当物价... -
第160页 革命、复辟和问题的解决
对于当时多数知情的人以及许多不知内情的人来说,1688年革命是实用主义和人的理性的一次胜利,它是针对一种“对清教和这个王国的法律和自由”的显而易见的威胁而发动的,而它的效果在于解决那些使先前好几代人攘... -
第159页 革命、复辟和问题的解决
就整个17世纪而言,决定社会变革的主要因素还是经济的进步,而不是宗教的力量。一位近代的史学家得出结论说:“除了穷人以外(他们的数目始终很大),所有的人的生活都略有变化,也不那么原始(以1700年跟1600年... -
第154页 困难、机会与成就
都铎时代临近结束的时候,有迹象表明国家的一体化增强了,虽然一体化的进程尚未完成。地方经济正在向各具特色、互相依存的方向发展。虽然总的来说,富庶的南部和东部的经济融合发展程度超过了贫困的北部和西部。... -
第145页 困难、机会与成就
与20世纪末发生的通货膨胀相比,这一时期的物价上涨应当说是和缓的、而不是迅猛的。但是物价上涨的幅度被认为是自1250年至1900年间最大的,物价上涨也搅乱了各种社会关系。社会史学家关注于通货膨胀引起的后果,... -
第143页 困难、机会与成就
人口增长率上下波动的原因可以归诸于农业歉收和疾疫流行,而这两者又是紧密关联着的:“先是饥馑,而后便是疾疫”。如果饥馑减少了,那么疾疫流行的范围和强度也随之减少。 -
第138页 困难、机会与成就
宗教改革是三项主要变化中最主要的一项,无论这种变化是不是有意识、有计划进行的,它在16世纪有着新的意义。宗教方面的改革毫无疑问得到了当时任的充分理解,一位威尼斯观察家将这一变革描述为“最为重大的变动... -
第135页 困难、机会与成就
庞大的宅邸在其规模和管理上的变化比人们通常预料的要小,但是宅邸的建筑设计发生了变化,增添了走廊和门房之类的建筑。房屋的建筑设计也表明,人们越来越追求个人的天地,而这对于穷人却是不可能做到的。 -
第135页 困难、机会与成就
相形之下,在社会天平的另一端,用哈里森的话来说,“几乎人人都是建筑师”,即使是“最简陋的贵族宅邸也足以与往昔的国王宫殿相媲美”。 -
第134页 困难、机会与成就
关于义务法则的理论并不一定能够付诸实践,因为在实际上,不平等表现为差异,而差异发端于生前身后的机遇,并且由于性别、职业、食物、衣装、居处及学识、趣味的不同而扩大。自然秩序也可以作为抵制政府干预的依据。 -
第133页 困难、机会与成就
都铎王朝早期的济贫法措辞强硬,这说明政府不仅对城乡各地穷人人数的日益增多深感忧虑,而且认为这些人对社会秩序构成了威胁,因为穷人中不仅包括“丧失了劳动能力的人”(这一词汇在当时专指那些染疾在身或不能... -
第132页 困难、机会与成就
迄今为止,表现得最为突出的是教会,它通过各地的修道院及城市中的慈善组织,倘若不是有计划地、也是直接地以提供衣食的方式参与对穷人的周济。行会组织也要类似的举动。如果说宗教改革之后这种慈善性周济减少了... -
第127页 困难、机会与成就
都铎王朝的君主们越来越多地启用乡绅担任治安推事,这不仅表明对于一个人物和实力都在日渐壮大的新兴社会集团的让步,而且表现出力求以低廉的代价来有效地维持社会秩序的努力。治安推事除了负责观察反抗社会和反... -
第127页 困难、机会与成就
14世纪至15世纪的豢养家兵制度,在经历了一系列旨在削弱贵族军事力量的措施之后,到亨利七世朝结束时只能“依稀辨认出它先前的影子了”。1504年的《取缔家兵法规》规定:凡是豢养家兵的人均应在星室法庭受审,一... -
第99页 秩序与冲突
这场瘟疫最为沉重的打击却是直接落在毫无权势的普通人头上。在牛津郡的一个史学界极为熟悉的庄园——库克斯汉庄园,12名维兰在一年之内全部亡故,在同属牛津郡的图斯莫尔庄园,庄园主在获得准许之后将他的田庄辟... -
第95页 秩序与冲突
物质的匮乏不仅影响到乡村,也影响到城市。《伯蒙齐编年史》的编纂者记载了穷人食狗肉和鼠肉、食鸽粪及亲生儿女粪便的情景。事态因赈济的减少而每况愈下,施舍物的来源枯竭了。
世界史:古代史编 上卷 (1)
-
第110页 第六章第一节
我用敌人的尸体堆满了山谷,直达顶峰;我砍掉他们的首级,我用他们的人头装饰城墙,我把他们的房屋付之一炬,我在城的大门前建筑了一座墙,包上一层由反叛首领身上剥下来的皮,我把一些人活着砌在墙里,另一些人... (1回应)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8) 更多
-
第145页
我不愿意停下来去考虑:既然自由是人类最高贵的一种能力,那么,毫无保留地放弃人类最宝贵的天赋,违背上帝的禁令去犯各种各样的罪行,以此来获得残酷或无情的主人的欢心,是否这是我们本质的一种堕落,使我们降... -
第124页
最善于唱歌或跳舞的人,最英俊的、最强壮的、最灵巧的,或者最有口才的人,成了最受重视的人。这就是走向不平等、同时也是走向邪恶的第一步。从这些最初的爱好来看,一方面会产生虚荣与蔑视,另一方面又会产生羞... -
第114页
我们不该把自尊心和自爱混为一谈,这两种情感在性质与效果上都是完全不一样的。自爱是一种自然的情感,它促使每个动物自我保护。对于人类而言,自爱由理性引导,通过同情来纠正,因此产生了人道与美德。自尊心只... -
第106页
就野蛮人来说,他们想要的事物只是他们知道的,并且处于他们可获得的范围之内,或者很容易获得,所以没有什么比他们的灵魂更加的安静,也没有什么比他们的思想更为局限的了 -
第114页
总而言之,每一个人在观察同类时,都会将其看成与其他动物没有两样,他们会从弱者手中抢夺猎物,或者面对强者时,只能放弃自己的猎获物,他们除了把这种掠夺行为看成自然的事件之外,不会感到任何的傲慢与憎恨,... -
第96页
如果一部宪法要依靠许许多多可尊敬的人来支持,而实际上又不可能得到,那么,不论这些人有多么的勤勉,从这部宪法中产生的灾难往往比其带来的利益多得多,那么这些人们仍然会蔑视这部宪法。 -
第89页
让我们想一想这个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人们不得不在对相互的关怀中相互伤害,义务使人们成为敌人,而利益使他们相互欺骗。如果有人对我说社会就是这样组成的——每个人在为别人服务的同时,收获自己的利益。那么... -
第66页
在剧院中,我们天天可以看到被感动的人们,他们同情剧中的不幸的主人公,他们在那里伤心落泪,而如果他们自己做了暴君,则也一定会加重对敌人的折磨。
读书 治学 写作 (3)
-
漫谈散文
至于新诗,我则认为是一个失败。至今人们对诗也没能找到一个形式。既然叫诗,则必有诗的形式,否则可另立专名,何必叫诗?在专家们眼中,我这种对诗的见解只能算是幼儿园的水平,太平淡低下了。然而我却认为,真理... -
我和外国文学
但是我反对现在的所谓‘朦胧诗’,我总怀疑这是‘英雄欺人’,以艰深文浅陋。文学艺术都必须要人了解,如果只有作者一个人了解(其实他自己也不见得就了解),那何必要文学艺术呢? 很多這派詩在中學語文書能看見,... -
开卷有益
如今有个别‘大款’,也同刘邦和项羽一样,是不读书的,不读书照样能够发大财。然而,我认为,这只是暂时的现象,相信不久就会改变。传承文化不能寄希望于这些人身上,而只能寄托在已毕业或尚未毕业的大学生身上。
季羡林自传 (1)
-
终于找到了学术上的出路(1)
全校共有六个学院:文、理、法、农、工、医。这样庞大的机构,管理人员并不多,不像现在大学范围内有些嘴损的人所说的:校长一走廊,处长一讲堂,科长一操场。我无意宣传旧时代有多少优点,但是,上面这个事实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