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对《亲吻与诉说》的笔记(3)

九月
九月 (Datta. Dayadhvam. Damyata.)

读过 亲吻与诉说

亲吻与诉说
  • 书名: 亲吻与诉说
  • 作者: [英] 阿兰·德波顿
  • 页数: 249
  •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出版年: 2004-4
  • 第7页 引言
    当然,也许有人会反驳说,过去从没有如此多的人为他人的琐事花费过如此多的时间。你到装饰幽雅的书店里瞧瞧,那么多诗人与宇航员、将军与部长、登山运动员与制造商的传记全都摆在我们面前的桌子上。它们宣告了安迪·沃霍尔所预言的那个神话时代的来临。在那个时代里,每个人都会出名(即被立传)十五分钟。 然而,要实现沃霍尔的这种美好愿望决非易事,那纯粹是因为人数太多。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年,地球上的人口已超过了五十五亿。要对现有人口每人关注十五分钟,至少需要一千七百十一个世纪。
    引自 引言
    2012-08-28 19:12:21 回应
  • 第10页 引言
    然而,世人仍在主观地认为,只有伟人才适合做传记的素材。 两个世纪以前,曾有一种声音对这众口一词的假定提出过简短的异议,只是当时传记越来越多,堆积得像大山一样压在呐喊者的头上,也压抑住了这种不同的声音。发出这一声音的是约翰生博士。他若有所思地说:“一个人对其一生明智而忠实的叙述鲜有毫无用处者,这是因为,不仅每个人都有与他自己生活在同样条件下的伟大的同代人——对于那些人来说,他的错误与失败、逃避与对策,显然也是有直接警示和借鉴作用的;而且除了弄虚作假外,人类总还有这样的共识:所谓好与坏,其实都是人类的共性。” 这种看法似乎非常重要,简直是传记领域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传记关注的是非凡生命,它所掩盖的则是任何平凡生命的非凡之处。正是这种普通生命的非凡之处,使得约翰生认为,他有能力,也值得为扫帚的生命写一篇生动活泼的报道。
    引自 引言
    2012-08-28 19:13:12 1人喜欢 回应
  • 第198页 九 心理学
    卡特尔博士忽略了一系列重要的心理特征,但这似乎是因为他缺乏调查那些问题所必要的细心。他想知道一个人是否合群,就会问他喜不喜欢当众说话,没有考虑到羞怯的人与自信的人之间的细微差别:羞怯的人有时也会自信;而自信的人有时也会羞怯。他就像一位蹩脚的小说家,想表现一个人对母亲的死多么悲伤时,就会描写一个脸色苍白的年轻人在刮着大风的葬礼上泪流满面,而不是写此人在坟墓边或以后的几个星期里表情木然,直到一天晚上从电影院里出来,看到大街上一个女人拿的伞很像母亲的伞,欲哭无泪的巨大悲哀以及数日来麻木不仁的负罪感受到刺激,这才突然精神崩溃,在拥挤的通道里号啕大哭起来。
    引自 九 心理学
    2012-08-28 19:13:44 1人喜欢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