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在兹对《列子集释》的笔记(8)

列子集释
  • 书名: 列子集释
  • 作者: 杨伯峻
  • 页数: 376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出版年: 2021-10-11
  • 第27页

    按,“不辨有此言”,“辨”字当作“办(辦)”。虽然,“辨”字为“辦”俗体,古代不区分(参说文段注)。但到魏晋时期,办、辨区别很明显。“不办”更是常见的俗语,意为“不能够”。如:

    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三国志) 我在彼三载,去官之日,不办有路粮。(宋书) 主人设食,原平自以家贫,父母不办有肴味,唯餐盐饭而已。(南齐书)
    引自第27页

    以上是正史里“不办有”的例子。而“不辨”意为“不能区别”,而且几乎没有“不辨有”的例子。正史里只有一处:

    但康乐放荡,作体不辨有首尾。(南齐书。南史同)
    引自第27页

    这里的“不辨有”其实就是“不办有”,意思是谢灵运作文章半半拉拉,不能够写完整。因为六朝时“不办”是很突出的俗语,所以这里应该还是改成“不办”更好理解。 张湛是东晋人,这里的“不辨”也当作“不办”,意思是晏子学遵儒墨,对身体性命非常看重,不能够说出“以死为归”这样的话。

    2012-12-04 19:43:11 6人推荐 11人喜欢 3回应
  • 第51页

    按,标点当作:“手停审,故杯水不倾。”

    2012-12-04 19:46:43 回应
  • 第45页

    此辨仙圣之别。按抱朴子亦云:“圣不必仙,仙不必圣。”又云:“俗所谓圣人者皆治世之圣人,非得道之圣人。得道之圣人则黄老是,治世之圣人则周孔是。”与此可相参照。

    2012-12-04 19:53:48 回应
  • 第49页

    按,张载“民胞物与”与此同理。

    2012-12-04 20:00:20 1人喜欢 9回应
  • 第149页

    按,此注所言,颇类佛说。然后汉《老子铭》称老子:

    其二篇之书,称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不自生也。厥初生民,遗体相续, 其死生之义可知也。
    引自第149页

    按“遗体相续”其意亦同张湛所言“代谢相因”。疑道家本有此说,以人身为气之所化,非必袭诸佛教。

    2012-12-04 20:07:25 1人推荐 1人喜欢 回应
  • 第168页

    按“南国之人祝发而裸”章,亦见《博物志》。杨先生案:

    《列子》此文与《博物志》相同。今本《博物志》固非张华原书,然《列子》伪作于西晋末至东晋初,得以见张华原书,极可能剽窃《博物志》。
    引自第168页

    而“两小儿辩日”章,亦见《博物志》,且明言“亦出《列子》”。而杨先生案云:

    今本《博物志》亦载此,且言“亦出《列子》”,则正如《四库全书博物志提要》所云好事者剽剟《列子》诸书饾钉成帙者也。
    引自第168页

    同样都见于《博物志》,杨先生一称《列子》剽窃《博物志》,一称《博物志》剽窃《列子》;一称《博物志》实有此节,一称《博物志》实无此节。无乃忒也翻云覆雨了哉。。。

    2012-12-04 20:26:26 1人推荐 2人喜欢 回应
  • 第271页

    按,此即“刻齿简牍”,可参籾山明《刻齿简牍初探》。最近在里耶秦简中又有重大发现:

    详见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_NewsStyle.asp?Src_ID=1939

    2012-12-04 20:40:29 回应
  • 第181页

    可见西哲所谓“人是机器”之说,实为吾国玄学家之余唾。呵呵

    2012-12-04 21:49:57 1人推荐 4回应

文在兹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191条 )

疾之成殇
1
续高僧传
7
敦煌画稿
1
陶山文化概览(精)
1
宁斋藏古代石刻佛经道德经集存
1
宁斋藏古代石刻佛经集存
1
如朕亲临
1
吳越國塔幢研究
1
梅维恒内陆欧亚研究文选
1
中古的社邑与信仰
1
日本学者汉字译音研究论文选
1
祖師的族譜
1
思想的芦苇
1
中国俗文化研究(第十四辑)
1
马可波罗行纪
1
Violence in China
1
脱俗求真
1
浯溪摩崖石刻(精)
1
杭州凤凰山摩崖萃编
1
新昌董村水晶矿摩崖题记保护工程报告
1
陈国灿吐鲁番敦煌出土文献史事论集
1
洛阳新见汉晋刻文砖铭辑录: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馆藏
1
中国佛教石经(山东省 第三卷)
1
漫长的余生
1
语石;语石异同评
2
中国佛教石经
1
山西古迹志
1
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
1
全唐文
2
房山石经题记整理与研究
1
刘铭恕考古文集(上、下)
1
慈善寺与麟溪桥
1
河北临城馆藏墓志
1
唐代道宣著作两种校释
1
宋高僧传(上下)
2
中古的佛教与社会
1
八琼室金石补正
1
唐长孺批注骨董琐记全编
1
唐长孺回忆录
1
丁山日记
1
中國文化研究所訪問教授系列(一)
1
泡影集: 新见唐代道士碑志疑义举例
2
观书辨音
1
汗簡注釋
1
西南大学新藏石刻拓本汇释
1
唐宋官私目录研究
1
唐代妇女的生命历程
1
周氏冥通记校释
1
龙门石窟碑刻题记汇录
1
北朝关中地区造像记整理与研究
1
北朝纪年造像记汇编
1
艺风堂友朋书札
3
宋代道教管理制度与政策研究
1
在别人的句子里
1
兖州金口坝刻石遗珍
2
家庭与社会
1
中国考古学
1
文廷式集(增订本)
1
碑帖的鉴定与考辨
1
金石丛话
1
王国维未刊来往书信集
1
王懿荣集
1
集古今佛道論衡校註
1
中古时期蜀赣佛道文化交流之个案研究
1
Facets of Taoism
1
魏晋南北朝史札记
1
魏晋十六国河西镇墓文、墓券整理研究
1
唐研究(第二十三卷)
1
中古史研究汇纂
1
九品中正制略论稿
1
道家金石略
2
中华礼藏·礼俗卷·岁时之属·第一册
1
古文旧书考
1
诗品集注-全二册-增订本
1
敦煌诗集残卷辑考
1
《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
5
马丁·盖尔归来
1
道藏源流考(新修订版)
1
新资料与中古文史论稿
1
庆祝何兹全先生九十岁论文集
1
启颜录笺注
1
唐研究(第十九卷)
1
隋书(全六册)
1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1
中古史书校证
1
中华道藏
1
中国古代砖刻铭文集
5
新唐书艺文志补
1
顾廷龙文集
1
陶弘景丛考
1
王羲之王献之全集笺证
1
论学谈诗二十年
1
弘明集校笺
3
敬天与崇道
2
周书(全三册)
1
斗鸡与中国文化
1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1
Ancestors and Anxiety
1
美国学者论中国文化
1
真诰
18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
1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
1
道藏源流考
1
汉唐方志辑佚
2
建康实录(全二册)
2
俞敏语言学论文集
1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1
道藏(1-36册)
1
历史科学中两条道路的斗争
1
汉字文化圈的思想与宗教
1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1
泰和宜山会语
1
神圣与世俗
1
稀见唐代天文史料三种(全三册)
2
续修四库全书术数类丛书(全十七册)
1
全唐文补编
1
金陵玄观志
1
世說新語箋疏(全三冊)
1
晋书(全十册)
1
罗振玉学术论著集
2
増注新修道藏目录
1
八代談藪校箋
1
千甓亭古砖图释
1
新輯搜神記 新輯搜神後記
2
太平寰宇记(全九册)
1
敦煌悬泉汉简释粹
2
复堂日记
1
明季滇黔佛教考(全二册)
1
The Taoist Canon
1
慧皎《高僧传》研究
1
苏氏演义(外三种)
4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全三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