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小典Tidy对《穷查理宝典》的笔记(1)

穷查理宝典
  • 书名: 穷查理宝典
  • 作者: [美]彼得·考夫曼 (编)
  • 副标题: 查理·芒格的智慧箴言录
  • 页数: 531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 2010-10-01
  • 第1页 完结

    《穷查理宝典》

    “你必须知道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并经常使用它们——要全部都用上,而不是只用几种。”

    “对于复杂适应系统以及人类大脑而言,如果采用逆向思考,你们通常能够想得更加清楚。”

    在托尔斯泰的作品中,那些恶贯满盈的罪犯并不认为他们很坏,甚至他们认为自己从没犯过罪,或者认为是生活中遭遇的压力和不幸,导致他们做坏事。

    “托尔斯泰效应”可以这么解释:有些人为自己的糟糕表现寻找借口。芒格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够改正糟糕的表现却没去改正,这是品德问题。

    芒格给出了解决“托尔斯泰效应”的对策:

    一是,要建立一种公平的、唯才是用的、要求严格的文化,还要采用能够提升士气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二是,开除不守规矩的人,如果不能开除,就想办法去帮助他改正。

    芒格提出避免自视清高的最佳方法,就是严格要求自己客观地对自己做出评价。

    德国的一句谚语:“我们老得太快,聪明得太迟。”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之一,就是经常听取智者的声音。

    —————————————————————

    芒格的逆向思维,来自一句农夫谚语中所蕴含的智慧:“我只想知道将来我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不去那里了。”

    “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是该企业的护城河,是保护企业免遭入侵的无形沟壕。优秀的公司拥有很深的护城河,这些护城河不断加宽,为公司提供长久的保护。”

    “多元思维模型”就是要涉猎各个不同的学科,拥有横跨许多学科的知识模型,这些学科包括历史、心理、生理,以及数学、工程学、物理学、化学等等。

    芒格对那些相互巩固并强化的因素发明了一个术语叫“lollapalooza”效应。

    “lollapalooza”效应,就像物理学里的临界质量,当达到一定程度的质量,就会引发核爆炸,而如果没有达到那种质量,则什么也不会发生。

    对于投资,芒格认为:“未雨绸缪、富有耐心、律己严厉和不偏不倚是最基本的指导原则。”

    这些原则便是芒格在投资方面著名的特征之一:“不要非常频繁地进行买卖。”在这方面芒格和巴菲特的想法一致。

    为什么一些人炒股多年却没有收益?

    如果结合芒格的这一特征不难看出,很多人因为在股市买卖太过于频繁,认为只要追涨杀跌就可以赚到钱。殊不知,过于频繁的操作,大量的收益都化成了交易税。

    芒格的投资特征,也验证了投资“长线是金”的道理。

    芒格认为,只要几次决定便能造就成功的投资生涯,因此当芒格认定投资一家企业时,他会下非常大的赌注,并长时间地持有该企业的股票。

    在过去近50年里,芒格和巴菲特联手创造了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投资记录——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账面价值以每年20%的复合收益率创造了投资神话,每股股票价格从19美元升至84487美元,收益4447倍。不但前无古人,恐怕也难有后来者。

    对于减少交易次数的这种投资方法,芒格称之为“坐等投资法”。对于这种投资方法的好处,芒格说:“你付给交易员的费用更少,听到的废话也更少。”

    除了在投资中减少投资频次,芒格认为也无需投资过多的股票,“只要购买三家公司的股票就足够了。”

    什么样的股票才值得投资?

    芒格遇见巴菲特时,巴菲特曾接受一位投资人的建议,投资一些低价位的股票。这就难以避免会买到一些垃圾股,使投资风险升高。

    芒格知道要改善一家本质平庸的企业非常困难,他给巴菲特灌输投资绩优企业的好处。于是巴菲特开始转变投资方向,转而投资一些伟大的企业,比如《华盛顿邮报》、政府职员保险公司、可口可乐等。

    芒格能够与巴菲特合作缔造财富帝国,还有一点是因为他不愿意随“大流”。即使大多数人跟他的意见相左时,他也绝不会妥协。芒格这种“独狼”性格,也是他能够在投资界取得优异业绩的原因。

    芒格思考问题喜欢用逆向思维。如果要明白如何得到幸福,芒格会先研究人生中的痛苦;要研究企业如何做大,他会先研究企业如何衰败;在研究如何成功投资时,他会先研究大部分人投资失败的原因。

    正是“理性”让芒格有了敏锐独到的眼光和洞察力。

    芒格是一个凭借智慧成功的人,他的成功完全靠投资,而投资又完全靠自身的学习和修养。

    芒格说:“第一坐专机太浪费油,第二坐商用客机更安全,第三我希望融入生活,不希望被孤立。”

    也许有些人认为他的时间更值钱,但是芒格却认为,只要他手中有一本书就不是在浪费时间。

    2007年,查理·芒格在南加州大学向194名法学博士和89名法学硕士发表了演讲。他当时向大学生提出了:“获得智慧是一种道德和责任。”

    芒格还告诉加州的大学生们:“做正确的事情能给人的品格和事业带来很大的好处。”

    他提出有一个重要的道理帮助了他,就是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芒格把这个道理定义为黄金法则。

    芒格在演讲中说:“拥有这种精神的人,不但可以赢得尊重,也能赢得金钱。”

    无疑,极端强烈的意识形态会让人丧失理智。芒格认为年轻人就容易陷入强烈而愚蠢的意识形态当中,而且很难走出来。

    因此芒格自创了一条“铁律”:

    “我觉得我没资格拥有一种观点,除非我能比我的对手更好地反驳我的立场。我认为我只有在达到这个境界时才有资格发表意见。”

    “将不平等最大化通常能够收到奇效。”

    如果你要上场比赛,就要成为最棒的队员,不要怪命运不公,优胜劣汰永远是自然界的发展规律。

    用勤奋去做有强烈兴趣的事情

    “如果你们真的想要在某个领域做得很出色,那么你们必须对它有强烈的兴趣。”这是芒格给加州大学学生们的另一句忠告。

    “生活中的每一次不幸,无论多么倒霉,都是一个锻炼的机会。”

    逆向思考

    在加州大学的演讲中,芒格给了大学生们一个建议:

    人们喜欢钻各种制度的空子,因此在制定激励机制时必须坚持一个原则:“尽量避免奖励容易作假的事情。”

    奖励和惩罚,一个是甜枣一个是大棒,本质上都是一种控制。

    面对小恩小惠,芒格提醒我们要保持警惕

    芒格在书中提到了“托尔斯泰效应”。

    社会认同倾向在什么时候容易被激发呢?

    芒格总结以往的经验得出以下两个答案:一是在人们困惑的时候,二是在人们有压力的时候。

    2019-05-19 13:19:30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