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v素素对《科学的诞生》的笔记(14)
-
前言
科学的力量不在于它提供的确定性,而在于它让我们竟识到自己的无知。正是这种意识让我们不断质疑我们自以为已经了解的一初,也激励我们不断学习。确定性无法为探索知识提供动力,恰恰相反,正是确定性的绝对缺席才让知识的探素永无止境。 引自 前言 -
前言
科学的思想是流动的,它处于永恒的变革之中,拥有强大的力量和玄妙的魔力:能够颠覆世界的秩序和规则,让我们重新审视这个世界,科学思想具有的发展性和颠覆性与其实证主义的表现藏然不同,也不同于一些现代哲学思想对它僵化生硬。善至片面的认识。在这本书中,我想要展现出来的。正是科学思想的这种批判、不屈于权威、无止境她重新就就世界的能力。 如果”重新认识世界”是科学研究的主要方面,那么我们就不应该在牛顿定律、伽利略先驱式的科学探索和亚历山大学派最先提出的数学模型中寻找这场冒险的源头。这场冒险要追湖到更早的时候,其起源可以被视作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学大革命”,也就是“阿那克西曼德科学革命”。 引自 前言 -
53
无论是否来自古希腊,其中对雨、雷、地震和风这些自然现象的解释都是具有神秘性和宗教意味的,就像神灵在展示不可思议的力量。雨源于宙斯,风则来自埃俄罗斯,波塞冬掀起巨浪。'我们并未找到公元前6世纪以前用自然原因,而不是神的意志来解释这些现象的证据。 在人类历史长河的某个时间点,一种思想产生了,它让人们理解这些现象、个中关系、形成原因和不同现象之间的交集成为可能,不用再将其归因于诸神的反复无常。这个转折出现在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思想中,古希腊人一致将这种思想的产生归功于米利都的阿那克西曼德。 引自 第三章 大气现象 -
67
时至今日,我们又测量到地球形状的不规则之处,所以,它也不再是梨形了。我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越来越精确,这是很有意思的,但是就其本身而言,这并不能为我们理解世界带来什么重要的贡献。从阿那克西曼德的圆柱体到球体,再到椭球体、梨形,直到今天的不规则球体。这展现的是我们对地球形状定量认识的不断精确化,而不是概念上的革命性改变。 相反,明白地球像一颗悬浮在室闻中的石子,不依靠任何事物,在地球的另一端,仍然是与我们所见相差无几的天空,这是概念上的巨大飞跃,也是阿那克西曼德做出的贡献。 引自 第四章 漂浮的地球 第一个想象出地球飘浮在宇宙中的人
-
第四章 漂浮的地球
阿那克西曼德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几乎是“白手起家”,为了更好地解释这些观察结果。他对宇宙进行了重新设计。他改变了理解世界的方法。改变了室间的结构。数个世纪以来,人们对空闻的理解在本质上被一种“所有事物都会向下掉落”的国定方向框住了。周阿那克西曼德发出了否定之声,他认为世界并不像我们所看到的那样,真实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因为缺乏经验,我们对地球的认识是极其有限的。观察和论证让我们明白我们对世界的运行进行了错误的推测。 引自 第四章 漂浮的地球 -
92
在人类历史的某个节点上,有一个人提出了一个观点:为了认识世界,我们假设一种全新的物质实体的存在是有道理的,尽管我们看不见它。这个人就是阿那克西曼德。从他开始,人类便从未停下想象的脚步。 引自 第五章 不可见的实体和自然规律 -
98
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也是一场伟大的冒险。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世间存在规则,规则通过必然性来控制世界,这个观点正是这条道路和这场冒险的起点。在现代技术的基础上,伽利略和牛顿发现的定律恰好证明了物理变量是如何“遵循时间的秩序”,通过“必然性”进行变化的。 引自 第五章 不可见的实体和自然规律 -
103
面对老师泰勒斯留下的知识遗产,阿那克西曼德采取了一种全新的态度。他完全授入泰勒斯研究的间题中,理解他主要的思想、思考方式和知识成果。同时,他也首先批判了老师的观点。他对泰勒斯所有的论断展开讨论。泰勒斯认为世界是由水构成的,阿那克西曼德却认为这是错误的。泰物斯认为环绕着地球的水产生波动,由此引发了地震,阿那克西曼德认为这也是错误的,他提出地震是由地球上的裂缝引起的。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例子。 引自 第六章 当反抗成为美德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最早实践原来并非亚里士多德。只是泰勒斯与阿那克西曼德的师徒关系比较难确定。anyway,是怀疑与反抗的精神推动了思想的进步。
-
105
第一个踏上第三条路的人就是阿那克西曼德,也是他最先提出和实践了现代科学的基本信条:深入学习前人的理论,理解他们的知识成就。化为己有。利用获得的知识,指出错误,再进行改正,更好她理解这个世界。 再看看现代伟大的科学家们。能们不正是这样做的吗?哥白尼并不是某天早上起床。就突然萌生出太阳是行星系统的中心这个观点的。他他没有认为托勒密设想的行星系统就是完全错误的。如果他这样做了,那么他就可能无法建立起全新的太阳系数学模型,也没有任何人会相信他,哥白尼革命也永远不会发生。 引自 第六章 当反抗成为美德 第一条路是全然接受因循守旧,如毕达哥拉斯学派,如毕达哥拉斯发表观点,他们就认为是真理。“武断之言”即来自毕达哥拉斯。
第二条路是完全抛弃。
第三条路是学习精华,循序渐进,去伪存真的过程。阿那克西曼德之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牛顿到爱因斯坦皆如此。
-
106
爱因斯坦和牛顿之闻的关系也是如此。举一个更简单的例子,当代无数的科学文章都存在对前人文献的阐释和引用。科学思想的力量核心其实就是对前人的假设和成果不断质疑。然而这种质疑的前提是深入认识和理解前人成果的价值。 这就涉及一种微妙的平衡,它不明显,也非自然形成的。就像我说过的那样,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前一千年的哲学思辨都已经过去。而这个微妙的平衡点,延续和扩展着这条批判之路,在人类思想史上,这个平衡点就诞生在阿那克西曼德对老师泰勒斯所持的立场中。 引自 第六章 当反抗成为美德
Vv素素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349条 )
- 远山淡影
- 1
- 什么是相对论
- 2
- 时间之箭
- 9
- 时间的秩序
- 9
- 七堂极简物理课
- 9
- 什么样的爱值得勇敢一次
- 1
- 爱情、疯狂和死亡的故事
- 1
- 女裁缝与风
- 2
- 沙之书
- 1
- 智利之夜
- 6
- 七夜
- 1
- 文学会议
- 4
- 南方快车
- 2
- 多情的不安
- 2
- 正常人
- 3
- 风景画家的片段人生
- 7
- 阿莱夫
- 2
- 爱的教育
- 1
- 德米安
- 7
- 成为
- 5
- 恶棍列传
- 1
- 特拉夫尼克纪事
- 11
- 面前的月亮·圣马丁札记
- 1
- 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
- 1
- 德里纳河上的桥
- 19
- 生命是孤独的旅程
- 1
- 不安之书
- 19
- 罗马人的故事1
- 1
- 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
- 2
- 世界小史
- 2
- 财务自由之路
- 1
- 我不过低配的人生
- 3
- 自深深处
- 1
- 蒋勋破解达芬奇之美
- 2
- 向前一步
- 7
- 过去的痛
- 5
- 时间之间
- 1
- 斯通纳
- 1
- 小于一
- 9
-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
- 2
- 纯真年代
- 2
- 房间里的大象
- 2
- 人生那么长,停一下又何妨
- 3
- 发条橙
- 1
- 你的侧影好美
- 2
- 光之豚
- 1
- 把时间当作朋友
- 4
- 天秤星座
- 8
- 透明水彩的寫真遊記
- 2
- 老师的提包
- 3
-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 2
- 九故事
- 7
- 冬至草
- 4
- 第二性Ⅰ
- 18
- 女王乔安
- 6
- 世界建筑风景速写
- 1
- 狄金森诗选
- 6
- 姑娘,欢迎降落在这残酷世界
- 6
- 柯林斯30分钟水彩花卉
- 2
-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 4
- 紫颜色
- 2
- 最好的女子II
- 2
-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 8
- 悲恸之地
- 5
- 秒速五厘米
- 3
- 荆棘之城
- 2
- 平如美棠
- 2
- 蒙马特遗书
- 6
- 31岁又怎样
- 3
- 手绘创意草图1000例
- 2
- 最好的女子
- 3
- 有顶天家族
- 1
- 然后,我就一个人了
- 5
- 艺术的故事
- 1
- 去年今日
- 2
- 好可爱!纸胶带妙手玩
- 1
- 你好,彩绘水色幸福美味绘
- 1
- 記事本圓夢計畫
- 2
- 芒果街上的小屋
- 7
- 可爱设计 2
- 1
- 告别的年代
- 1
- 里斯本夜车
- 5
- 30岁前的每一天
- 3
- 苹果树
- 1
- 小时代2.0虚铜时代
- 1
- 心扉的信
- 1
- 私语书
- 10
- 你好,旧时光
- 1
- 国王先生
- 2
- 倘若我在彼岸
- 1
- 手绘的奇思妙想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