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中医对《扁鵲和扁鵲學派研究》的笔记(2)
-
第10页
扁鹊是和赵简子同时代的人物,扁鹊的最大贡献,是他开创了中医史上的第一个医学学派;a中医史上的第一个学派,不是黄帝学派,而是扁学派; b扁鹊学派是国、秦汉时期在社会上影响最大、享誉最高的学派; c.战国、秦汉时期,存在着不同的医学学派,并且各学派之间进行了学术争鸣! e.扁学派有本学派的医经和经方今传之《难经》、《中经》,不是发挥《黄帝内经》奥旨之作,而是扁鹊学派的著作; f. 汉代的著名医家仓公、华陀,都是扁鹊学派的学者两汉、六朝时期,还有其他一些著名医家,其中有些人也有很大可能属于扁鹊学派 h.在中医史上,扁鹊学派和黄帝学派的地位和影响,经历了“戏剧性”的盛衰剧变战国、秦汉时期,扁鹊学派占压倒优势,魏晋南北朝时期,扁学派和黄帝学派“旗鼓相当”隋唐之后,扁学派的地位和影响一落千丈,黄帝学派逐渐“一统医坛” 引自第10页 -
第109页
那么,以信巫不信医为死不治是谁首先提出来的呢?是淳于意。 我们可以提出两个证据。 第一个证据:陶弘景:“且未病之人,亦无肯自疗。故桓侯于皮肤之微,以致骨髓之病。非但识悟之为难,亦乃信受之弗易。仓公有言“病不肯服药,一死也;信巫不信医死也轻身薄命,不能将慎,三死也。①”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史记》中关于“六不治”的议论紧接扁鹊诊齐桓侯一事之后,而陶弘景却在述及“桓侯怠于皮肤之微”后,以“信巫不信医”为仓公之言,似可推断陶弘景之言确有所据。证据之二《本草纲目・序例第一卷・神农本经名例》引文日:“淳于意日: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轻身重财,二不治衣食不适,三不治阴阳脏气不定,四不治」形不能服药,五不治信巫不信医,六不治。六者有,则难治也。”这证明李时珍以“六不治”为淳于意(即仓公)之言。 《本草纲目》列举了李时珍著书时之“引据古今医家书目”,其中有《太仓公方》,又有《扁鹊方》三卷・在“引据经史百家书目”中列有《司马迁史记》」并且李时珍所引淳于意之“六不治”与《史记》之文亦小有出入,由此来看,《本草纲目》以“六不治”为于意之言,很可能是本于《太仓公方》,而不大可能是李时珍引《史记》而误标为“淳于意日 引自第109页
赖中医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72条 )
- 醫者意也
- 2
- 秦汉史讲义
- 2
- 中国针灸学学科史
- 9
- 中国医学文化史
- 1
- 针灸经典理论阐释
- 1
- 中国命理学史论
- 1
- 说文解字通论
- 5
- 敦煌的医疗与社会
- 4
- 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
- 1
- 临证传心与诊余静思
- 3
- 中国科学技术史稿
- 1
- 殷氏现代舌诊原理与图谱
- 1
- 名老中医之路
- 1
- 东垣医集
- 1
- 妇科方药临证心得十五讲
- 2
- 临床针灸反射学(反映点针灸的理论与应用修订版)(精)
- 2
- 中医治法与方剂
- 2
- 控制论与科学方法论
- 11
- 段逸山举要医古文
- 3
- 中国传统医学比较研究
- 3
- 经方医学(第1卷)
- 3
- 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
- 3
- 中国古代房内考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