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巫蛊考察 (7) 更多
-
结语 非常意识状态与非常文化心态
M. Ludwig1966年提出,非常意识状态有下列十条共同特征: 1. 思维改变:原始性思维占优势;不能进行有指向性的注意。2. 时间知觉改变:加速、减慢或停滞(无时间感)。3. 丧失自羧控制感。4. 随着自我控制感丧失... -
第六章 治蛊刑律
作为暗道邪术的巫蛊之术,自古以来多被用于坑蒙拐骗、谋财害命、争权乱世等等,民间恨其诡邪阴险,遂以暴力对付邪术,渐渐形成一些说不清来由辨不明真伪的“习惯法”(如“神明裁判”之类),到后来几乎弄成“以... -
第四章 魅合拆姻——“温情”的邪术
我是听纳西族女歌手李艳菊在寂静的松林和黝黑的殉情树下(情死者一般以双双上吊者多),面对云遮日幻的玉龙雪山唱这《游悲》的。这歌的曲调很凄惋,被饱经风霜的女歌手唱得让人直想掉泪。听着听着,我突然明白:... -
第三章 夺命杀魂——恐怖的邪术
以巫蛊之术作为政治斗争或阶级斗争工具,在传统的中国社会是很普遍的。下至民间,上至官廷,都有许多这一类的记述。特别在中国古代,素重权术,诸侯相争、宫廷政变、权臣斗法,常会以巫蛊为契机为法宝,斗个你死... -
第二章 巫蛊探源
借用黑书妖言造谣用谶,在社会政局不稳,政权纷争的年代,尤为突出。为蛊惑人心,制造“君权神授”或“替天行道”的假象,各流人等纷纷制谶造谣,利用它争权夺利,相互倾轧,或诡为隐语,惑众谋反。当政者深知其... -
第一章 “巫蛊”之谜
神鬼尚有可祈可驱的可能,巫蛊却很难指望可以摆脱纠缠。神鬼多属于信仰与宗教领域,巫蛊却界线不清,巫术、宗教、医学、心理等混而为一…… 我意识到,在这些枯燥的话语里面,还隐藏着另一些不一定说出来的细节,... -
绪论 巫蛊的文化处境与心理处境
古代的情况我们暂且不说,就说当代——20世纪90年代,是否人人都生活在纪年所标示的这个时代处境中了呢?我不敢断言,至少在我调查过很多边远山区和农村后不敢这样断言:甚至在我们生活的所谓“现代都市”里,新...

芥川龙之介全集 (1)
-
关于《今昔物语》
每当我翻开《今昔物语》的时候,都感觉到了当时人们阵阵飞扬的哭声和笑声,而且还感觉到了他们的蔑视、他们的憎恶(如贵族对于武士的憎恶)也夹杂在那声音之中。 我们有时候会向遥远的过去寻找我们的梦。可是,据...

醜陋的中國人 (1)
-
部分摘錄
有思考能力的奴隸最危險,主子對這種奴隸不是殺就是趕。 〈醜陋的中國人〉。本文是柏楊於一九八四年九月二十四日在美國愛荷華大學講辭,呂嘉行記錄。 柏:我認為值得驕傲的應是人民的幸福——高水準的軟體文化!...

萨摩亚人的成年 (1)
-
第139页
由于我们的文明像是由许多不同色质的纱线编织而成的锦缎,因此任何一个群体所接受的思想都包含着许多矛盾。即使一个姑娘对某一群体表示全心全意的忠诚,并对他们的声明——只有他们的信仰才是唯一正确的,所有其...

神堂记忆 (8) 更多
-
第九章 寻访记忆在陇中
我之所以引用上述三人作品是要表明,一个受创伤的文化能否康复取决于是否有集体不忘的决心。在不幸已经发生后,苦难记忆的形态直接影响经历过苦难的社会之重建。大川可以说是一个充满苦难记忆的社区,从身体受难... -
第八章 文化象征记忆
有一种观点认为,纪念非祖先神祇的庙宇活动是一种包容性(inclusion)体系,以一种集体符号的力量超越经济利益、阶级地位或社会背景的不同,从而将一大批形形色色的人们挤压进一个共有的社区。(C. K. Yang 1961:... -
第五章 仇恨记忆
席卷中国农村的激进社会主义有一个共同特点: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害人者与受害者之间有着紧密的社会关系。这说明,激进社会主义浪潮冲击下的农村社会并不是一个被动的不幸世界,更不是一个任由上面发动的政治运动... -
第四章 苦难记忆
水库移民的问题严峻且持久,但上面从来没有公开承认过。围绕永靖县水利电力工程的主导叙事(masternarrative)反而日益健全,成为官方叙事中持久的主题……经过精心谋划的主导叙事将移民的苦难经历除在公众媒体之... -
第三章 恐怖记忆
孔氏家族的故事,尤其是寻根问祖追至伟人的过程,使人联想起许多有关传统中虚构成分与巧妙运用历史叙述的研究(Handler&Linnekin184:273-90 ;Hanson1989:890-902 ;Hobsbawm&Ranger1984 ;Moore1986 ,1987)... -
第二章 历史记忆
所谓的衍圣公是历代王朝加封给孔门嫡系子孙的封号…… 显然,衍圣公头衔反复易主的事实说明,孔子世系代代由嫡系长子继承的说法缺乏真实性。这种宣称之所以千百年来不断被重复,需要两类历史行动者共同作用。一方... -
第一章 社会记忆
伯得那(John Bodnar)……指出:“作为认识工具,记忆被历史行动者用来解释现实,但要借助社会框架加以表达,不可能独往独来。”(1989 :1202) 「Bodnar, John. 1989. “Power and Memory in Oral History: W... -
附录 桑格瑞书评
1905年族谱和1991年仪式书的编纂者都是想形成历史感,而对重构历史事实没多大兴趣。这些编者通过把不利于祖先名声的一些史实进行删除、回避以及改动,制造出一个神话,说他们孔家的共同始祖不仅是个爱国者,而且...
>
渺小的读书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