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秀色对《读库2003》的笔记(8)

西峰秀色
西峰秀色 (跟从内心的热情去生活!)

读过 读库2003

读库2003
  • 书名: 读库2003
  • 作者: 张立宪 主编
  • 页数: 352
  •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 出版年: 2020-7-16
  • 166-247 那些最奇怪的大脑…………克韩
    这是人类记忆非常常见的现象,我们会合并同类项:如果你经常做一件事(比如开门、关火等),大脑就会把同类的记忆都合并,这样某一次开门或关火的细节就被忽略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忘记自己是不是关门,或者有没有关掉煤气灶的原因。海伦从神经科学学到的小小诀窍是:如果你在关门时大声发出某种动物的叫声,比如“汪”这样就不太容易忘掉这件事了。海伦说:“尽管刚开始这么做时感觉自己有点儿傻,但它确实有效。”那一声叫声,避免了这次记忆被合并同类项。P176
    引自 166-247 那些最奇怪的大脑…………克韩
    2020-11-19 21:53:21 1人推荐 回应
  • 248-310 私人文学史(续三·完)…………孙玉祥
    现在想来,那场号为对“文化”的“大革命”还真是彻底得名副其实,我们这代几乎跟它爆发同时出生的六十年代人,经过这场大革命后,真正成了一张白纸:什么屈原、陶潜,不知道;什么莎士比亚、塞万提斯,不知道;甚至什么曹禺、老舍,也不知道。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P248
    引自 248-310 私人文学史(续三·完)…………孙玉祥
    锺叔河在他的文章中讲过一个段子。一领导干部去探望一位临终的英国文学专家。这老专家敬业万分,快死了还在口中念念不忘莎士比亚。结果领导同志出门后怎么想也想不通:“这老先生真是怪了:都什么时候了,他关心的还是‘啥是屄呀’!”如果把这个段子的主角由领导干部换成六十年代生人,再把时间设置在七十年代中后期,也一点都不夸张。P248
    引自 248-310 私人文学史(续三·完)…………孙玉祥
    2020-11-22 11:17:46 回应
  • 248-310 私人文学史(续三·完)…………孙玉祥
    鲁迅说得好:“好的文艺作品,向来多是不受别人的命令,不顾利害,自然而然地从心中流露的东西;如果先挂起一个题目,做起文章来,那又何异于八股,在文学中并无价值,更说不到能否感动人了。P260
    引自 248-310 私人文学史(续三·完)…………孙玉祥
    2020-11-22 11:54:05 回应
  • 248-310 私人文学史(续三·完)…………孙玉祥
    在靠这些小说故事建立起来的我的抗日史观中,整个抗战就是雁翅队、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山林支队………在白洋淀、在根据地、在铁道上、在深山老林里打的。P256
    引自 248-310 私人文学史(续三·完)…………孙玉祥

    别说作者了,就是80后的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从小被灌输的就是这些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日事迹。突然有一天知道国军也抗日,还觉得很突兀。

    2020-11-22 14:28:45 回应
  • 248-310 私人文学史(续三·完)…………孙玉祥
    (七十年代小说) 《霞岛》……这书有“斗争”、有“路线”、有“思想”、有“主义”、有“三突出”、有“样板戏”等,可就没有“真实”。比如,现在都知道,1962年全国性饥荒并没有过去,很多地方还在过“粮食关”,可这席卷中国的大饥荒,你别指望在小说中看出一点蛛丝马迹来,老百姓丰衣足食的描写倒比比皆是:写石玉亭刚上岛时,老渔民洪金伯给他开的欢迎宴上就有“煎龙虾、蒸海蟹、白切鸡、红烧鹅,还有一大钵清煨泥猛鱼”,酒呢则是“一大玻璃瓶微绿色的蛇胆酒”。小说中还借一个岛上战土母亲的来信道:“目前,国家经济情况月月上升,年年好转。今年乡里稻谷,又是大丰收,公社盖了两个小工厂…”P269
    引自 248-310 私人文学史(续三·完)…………孙玉祥

    七十年代的“凡学”?

    (《霞岛》)小说中还有个情节让人忍俊不禁,守岛战士的母亲来信说:“云溪镇有个地主婆娘,给她两个崽重新取名,大的叫“党员”,小的叫“团员”。明里讲是期待他们进步,打崽时却故意咒骂“打死你个党员!”“你个该死的团员!”她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P270
    引自 248-310 私人文学史(续三·完)…………孙玉祥

    妙!作者好像在教读者?

    2020-11-22 14:38:24 1人喜欢 回应
  • 248-310 私人文学史(续三·完)…………孙玉祥
    那些“文革”前十七年的作家,“文革”后再操笔作文,水准都大不如前。其实,从解放前到“文革”前,作家们的写作历程又何尝不是如此? 见识《义和拳》 我们那时候,义和团可是历史上的大明星。官方认定,义和团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群众运动”,还说:“在什么场合对义和团采取什么态度,如何评价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不仅成了衡量人们是否坚持党的路线的唯一标准,而且更广泛的意义上,成了估量人们是否忠于革命,是否信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甚至成了评估人们是否对祖国忠诚的唯一标准。”P278
    引自 248-310 私人文学史(续三·完)…………孙玉祥
    2020-11-22 15:18:10 2人喜欢 回应
  • 248-310 私人文学史(续三·完)…………孙玉祥
    近代的抄书大家当然要数鲁迅了,从小时候开始,他就爱抄书。这当然是因为手头钱有限,买不起太多书于是大抄特抄,从《野菜谱》《释草小记》《释虫小记》抄到《茶经》《耜经》《五木经》等。因抄书,养成了披览古说、或见讹敚,则取证类书,偶会逸文,辄亦写出”的习惯、后来出名有钱了,也照抄不误。他一生抄书的数量、最保守的统计,字数也在一百万字以上。1915年至1918年、仅抄录古碑一项就达七百九十种,近两千张。对甲骨文、金文、真、隶、篆、草各种字体,他都摹写得惟妙惟肖。这样的文豪,岂是容易做的。P294
    引自 248-310 私人文学史(续三·完)…………孙玉祥
    2020-11-22 15:55:14 回应
  • 311-330“新闺秀派”…………王鹤
    在以胡适、徐志摩为中心的精英文化圈内,凌叔华和林徽因是为数不多的女性成员。1924年泰戈尔访华,她俩都跟着忙碌,凌叔华与陈西滢(1896-1970)就在那段时间相识。她曾邀请泰戈尔、齐白石、胡适、徐志摩、林徽因等人到家里做客,吟诗、绘画、奏乐,其乐融融。叔华的妈妈特意去订购了几篮藤萝饼、玫瑰饼和萝卜丝饼,款待来自异国的尊贵客人,还雇请工人来现磨新鲜的杏仁豆浆。泰戈尔后来私下对徐志摩评价,凌叔华比林徽因有过之而无不及。 陈西滢十六岁赴英国求学,1922年获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大外文系教授,那时年仅二十六岁。P312
    引自 311-330“新闺秀派”…………王鹤
    因为英国诗人朱利安・贝尔的引荐,凌叔华与英国著名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有过书信往来。伍尔芙鼓励凌叔华用英文写出自己的生平,现在我们读到的《古韵》( Ancient Melodies)就是从英文版译成中文的。P316
    引自 311-330“新闺秀派”…………王鹤
    2020-11-22 19:19:14 回应

西峰秀色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2571条 )

猫鱼
2
愤怒的勇气
3
读库 2502
18
监狱琐记
1
第四十一
1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3
安岳
2
暴风雨的记忆
1
无梦楼全集
1
读库2405
1
1948:天地玄黄
1
读库2404
1
蜉蝣天地话沧桑
42
读库0906
2
读库0902
1
读库0901
10
读库2403
8
艺术史
1
聊斋志异(全四册)
1
俄国来信(全四册)
7
文学之冬
3
约翰.克利斯朵夫(上、下)
1
孤星之旅
6
猎人笔记
2
地虎噬天王
1
旧制度下的俄国
2
创造欧洲人
2
楚国兴亡史
6
十八小时环游世界
2
读库2205
1
可能性的艺术
1
见证
4
读库2202
1
读库2203
2
读库2204
1
读库2103
1
读库2106
2
我的舅舅杨宪益
2
漏船载酒忆当年
3
四世同堂(上下)
1
大汗之城
2
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
10
读库2105
3
当权的第三帝国
87
身份政治
1
日瓦戈医生
1
复活
1
红轮(第一卷 全三册)
3
平凡的世界(全三部)
1
继往以为序章
1
悲惨世界(全三册)
7
牛虻
3
寻踪索姆河
1
巴黎圣母院
3
西方政治传统
19
中亚古道与古遗址
8
塔里木古遗址与古道
9
寻访天山古遗址
10
踏勘河西走廊古遗址
8
重返楼兰
13
再探喀什噶尔与和田古遗址
4
穿越塔克拉玛干
4
发现藏经洞
12
从罗布沙漠到敦煌
5
路经楼兰
1
重返和田绿洲
1
尼雅遗址与安迪尔遗址
4
和田绿洲
3
他怎么总找我麻烦
1
从克什米尔到喀什噶尔
6
十日谈
5
秋水堂论金瓶梅
3
崩盘
2
风雨横渡
1
滔天洪水
4
资本主义的未来
11
残酷剧场
6
读库2101
5
烙印
2
二手时间
5
乌合之众
2
读库2006
2
三体Ⅱ
2
极权主义的起源
50
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
28
战争与和平
5
救赎者
2
读库2005
10
耶路撒冷之前的艾希曼
5
读库2002
6
读库2001
5
读库2004
9
群魔
3
罪与罚
1
战时的第三帝国
3
昨日的世界
1
切尔诺贝利
10
古拉格群岛(上中下)
1
科雷马故事
37
生活与命运
7
金瓶梅词话(全三册)
4
东西街
2
吴宓日记续编(1963-1964)
1
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
1
堂吉诃德(上下)
2
娜塔莎之舞
36
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
24
第三帝国的到来
28
存在主义咖啡馆
20
事实即颠覆
15
回访历史
24
沉默的大多数
1
强迫症的历史
1
倒退的時代
3
1924
6
少年凯歌
28
第二性Ⅱ
1
忧乐百篇
1
生而有罪
9
纳粹的孩子们
13
希特勒时代的孩子们
7
苏联检察院对5810例反苏维埃鼓动宣传活动案件的司法复查
14
第二性Ⅰ
15
书斋里的革命
2
暴風雨的記憶 (增訂版)
5
资本之都
24
读库1802
4
逃向苍天
1
读库1803
12
古拉格之恋
1
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
7
读库1804
8
读库1805
7
读库1904
6
读库1806
1
读库1901
5
读库1902
7
读库1903
12
人生海海
2
圣经与利剑
6
不敢懈怠
9
倒转红轮
39
古拉格群岛(上中下)
133
独裁者手册
13
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16
克里米亚战争
19
八月炮火
6
耳语者
103
教宗与墨索里尼
8
明治天皇
21
一叶一菩提
15
日本之镜
6
创造日本
1
战争、枪炮与选票
4
金与铁
9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
3
奥斯维辛
11
活着回来的男人
3
大断裂
1
重读"文革"
70
心路
20
难得本色任天然
5
我们的后人类未来
1
政治秩序的起源
7
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
1
苏联的最后一天
6
罪孽的报应
19
档案
3
断臂上的花朵
30
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
64
漫漫自由路
40
信任
62
皮囊
8
带一本书去巴黎
5
解忧杂货店
5
芳华
15
零年:1945
44
斯通纳
10
美丽新世界
7
古拉格气象学家
3
布达佩斯往事
29
我们忏悔
1
耿济之译卡拉马佐夫兄弟
12
读库1703
1
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
2
读库1702
6
Captive Spirits
8
集外集
1
中国大历史
1
巨婴国
83
百年孤独
9
霍乱时期的爱情
17
刀锋
14
营造天书
13
读库1605
6
月亮和六便士
6
读库1600
6
我的一生
4
读库1603
8
霜冷长河
1
一路走来一路读 (增补本)
7
茶馆之殇
2
读库1506
7
读库1601
3
读库1504
1
读库1502
11
婴语的秘密
4
读库1304
1
燃燈者
27
读库1501
4
读库1406
20
自由在高处
10
读库1206
1
艺术的故事
3
读库0804
5
读库1203
4
读库1405
5
《七十年代》续集
13
读库1001
8
读库1404
4
尋路中國
12
尋找家園
51
读库1403
9
陆犯焉识
19
八十年代访谈录
1
巴黎烧了吗?
10
暴風雨的記憶
8
读库0801
4
读库1306
1
读库1305
2
敦煌建筑研究
16
读库1303
6
看见
2
重新发现社会
1
思想与乡愁
6
古炉
1
读库1105
2
先生之风
5
孤獨六講
45
在路上
1
人·岁月·生活(全三册)
2
读库1102
2
《今天文學雜誌》2008年秋季號:七十年代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