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秀色对《俄国来信(全四册)》的笔记(7)
-
自序
我们大家都模模糊糊地受着一种欲望的折磨,想要了解这个在我们看来如同牢狱的世界,因为我们自己并没有把它选作居所。要是没有把我的牢狱努力地探索一番,我觉得我不会平静地离开这个逼仄的世界。我越是探究它,它在我的眼里就越是美丽辽阔。“为知而看”,这是旅行家的座右铭,也是我的座右铭。这话不是学来的,它天然就在我的心中。 引自 自序 -
自序
在我逗留俄国期间,以及在我其他所有的旅行中,有两种想法,或者更确切地说,两种情感,一直影响我的内心— 对法国的爱和对人类的爱。前者让我对外国人以及对法国人自己的评判变得苛刻,因为热爱绝不是宽纵。找到这两种相互对立的尘世之爱的对象之间的平衡点,找到对祖国的爱和对人类的爱之间的平衡点,是所有高尚心灵的使命。 引自 自序 -
第一封信到第十一封信
在这场反对真理的战争中,老百姓,甚至大人物,都成了逆来顺受的旁观者。暴君的谎言不管多么明显,都会让奴隶感到高兴。暴君以为自己的政策很容易欺骗俄国人,可要是他行事不慎,忍受了那么多的俄国人就决不会再忍下去。人类的尊严掉进了绝对政府的深渊,为了不至于沉沦,会抓住能够得着的哪怕是最小的树枝。人的本性愿意忍受许多蔑视和不公,但不能忍受有人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他遭受了蔑视和不公。如果人被行为激怒,就会用言语来报复。弄虚作假令人屈辱,结果,把暴君骂成伪君子成了一种可以给受害者带来安慰的报复。这是关于不幸的可悲并且也是最后的幻觉,可是对它必须予以尊重,以免奴隶变得更加卑劣、暴君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引自 第一封信到第十一封信 第六封信
-
第一封信到第十一封信
今天早晨,我们驶过雷韦尔。那个地方成为俄国领士的时间不长;看到它,就让人想起查理十二的威名和纳尔瓦之战。这场战役中死了一个法国人,是瑞典国王麾下的德·克罗伊公爵。他的尸体被运到雷韦尔,但他在那里不能下葬,因为战役期间他在该省背上了债务,同时又没有留下任何可以偿还债务的东西。根据当地的一种古老的风俗,他的尸体被存放在雷韦尔教堂,直到他的继承人满足了债权人的要求。这具尸体现在还在那个教堂,已经一百多年了。因为利息,因为保存尸体每天收取的费用,原来欠下的债越拖越多,结果现在还不起了。 大约二十年前,亚历山大皇帝路过雷韦尔时参观了那个教堂。他对尸体可怕的样子十分震惊,于是下令将其立即埋葬。第二天,皇帝离开了,德·克罗伊公爵的尸体也被按时运到墓地。又过了一天,它被运回教堂,摆在它以前的位置。如果说俄国没有正义,那它好像有甚至比君主的意志还有力量的习俗。(119) 引自 第一封信到第十一封信 雷韦尔,现为爱沙尼亚首都塔林。
第六封信
-
第一封信到第十一封信
在俄国,人们对于检阅的嗜好没完没了。我甚至还没有踏入这个喜欢变换队形的帝国,就要在这里先参加一场海上阅兵。但我不该取笑这件事。规模宏大的孩子气的行为,在我看来是件荒谬的事情,除非是在暴政下,否则不可能发生,而它也许是暴政最可怕的后果!除了绝对专制的国度,所有地方的人们在付出巨大努力的时候,都会考虑一些重大的目标;只有在一个盲目顺从的民族,君主才会为了一点点成果不惜做出巨大的牺牲。(125) 引自 第一封信到第十一封信 第七封信
-
第一封信到第十一封信
如果说在机械技艺盛行的地方木头和金属似乎拥有人类的力量,那么,在专制制度下人类似乎同样也变成了木头似的工具。我们自问,那他们多余的思想怎么办?一想到在智慧生物沦为物件之前,肯定被施加的那种影响,我们就感到不安。在俄国我同情人类,就像在英国我害怕机器一样。因为在英国,人创造的东西除了语言天赋之外,什么都不缺,而在这里,语言天赋对于国家创造的东西来说,是没有必要的。(132) 引自 第一封信到第十一封信 第七封信
-
第一封信到第十一封信
……一切都很乏味、刻板、没有生气。沉默主宰了生活, 让生活丧失了活力。军官、马车夫、哥萨克农奴、廷臣,都是同一个主人的仆人,盲目地服从他们搞不懂的命令。这当然是完美的纪律,但看到这样的完美我却高兴不起来,因为能够做到这么合乎规矩,只能是由于完全缺乏独立性。 在这种被剥夺了时间和意志的人民当中,我们看到的不过是行尸走肉,而一想到这么多的腿和胳膊,却只有一颗脑袋,就令人胆战心惊。专制是急躁与懒散的结合。如果统治权力多一点点克制,人民多一点点活力,就可以用小得多的代价来达到同样的结果。但是,那样一来,暴政会怎样? 要是有人责备我,说我把专制和暴政混为一谈,那我要说, 我是故意这么做的。它们的关系很近,近得总是暗中联合起来给人类制造不幸。在专制统治下,暴政可以维持更长的时间,因为它还戴着面具。 引自 第一封信到第十一封信 第九封信
西峰秀色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2571条 )
- 猫鱼
- 2
- 愤怒的勇气
- 3
- 读库 2502
- 18
- 监狱琐记
- 1
- 第四十一
- 1
-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 3
- 安岳
- 2
- 暴风雨的记忆
- 1
- 无梦楼全集
- 1
- 读库2405
- 1
- 1948:天地玄黄
- 1
- 读库2404
- 1
- 蜉蝣天地话沧桑
- 42
- 读库0906
- 2
- 读库0902
- 1
- 读库0901
- 10
- 读库2403
- 8
- 艺术史
- 1
- 聊斋志异(全四册)
- 1
- 文学之冬
- 3
- 约翰.克利斯朵夫(上、下)
- 1
- 孤星之旅
- 6
- 猎人笔记
- 2
- 地虎噬天王
- 1
- 旧制度下的俄国
- 2
- 创造欧洲人
- 2
- 楚国兴亡史
- 6
- 十八小时环游世界
- 2
- 读库2205
- 1
- 可能性的艺术
- 1
- 见证
- 4
- 读库2202
- 1
- 读库2203
- 2
- 读库2204
- 1
- 读库2103
- 1
- 读库2106
- 2
- 我的舅舅杨宪益
- 2
- 漏船载酒忆当年
- 3
- 四世同堂(上下)
- 1
- 大汗之城
- 2
- 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
- 10
- 读库2105
- 3
- 当权的第三帝国
- 87
- 身份政治
- 1
- 日瓦戈医生
- 1
- 复活
- 1
- 红轮(第一卷 全三册)
- 3
- 平凡的世界(全三部)
- 1
- 继往以为序章
- 1
- 悲惨世界(全三册)
- 7
- 牛虻
- 3
- 寻踪索姆河
- 1
- 巴黎圣母院
- 3
- 西方政治传统
- 19
- 中亚古道与古遗址
- 8
- 塔里木古遗址与古道
- 9
- 寻访天山古遗址
- 10
- 踏勘河西走廊古遗址
- 8
- 重返楼兰
- 13
- 再探喀什噶尔与和田古遗址
- 4
- 穿越塔克拉玛干
- 4
- 发现藏经洞
- 12
- 从罗布沙漠到敦煌
- 5
- 路经楼兰
- 1
- 重返和田绿洲
- 1
- 尼雅遗址与安迪尔遗址
- 4
- 和田绿洲
- 3
- 他怎么总找我麻烦
- 1
- 从克什米尔到喀什噶尔
- 6
- 十日谈
- 5
- 秋水堂论金瓶梅
- 3
- 崩盘
- 2
- 风雨横渡
- 1
- 滔天洪水
- 4
- 资本主义的未来
- 11
- 残酷剧场
- 6
- 读库2101
- 5
- 烙印
- 2
- 二手时间
- 5
- 乌合之众
- 2
- 读库2006
- 2
- 三体Ⅱ
- 2
- 极权主义的起源
- 50
- 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
- 28
- 战争与和平
- 5
- 救赎者
- 2
- 读库2005
- 10
- 耶路撒冷之前的艾希曼
- 5
- 读库2002
- 6
- 读库2001
- 5
- 读库2003
- 8
- 读库2004
- 9
- 群魔
- 3
- 罪与罚
- 1
- 战时的第三帝国
- 3
- 昨日的世界
- 1
- 切尔诺贝利
- 10
- 古拉格群岛(上中下)
- 1
- 科雷马故事
- 37
- 生活与命运
- 7
- 金瓶梅词话(全三册)
- 4
- 东西街
- 2
- 吴宓日记续编(1963-1964)
- 1
- 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
- 1
- 堂吉诃德(上下)
- 2
- 娜塔莎之舞
- 36
- 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
- 24
- 第三帝国的到来
- 28
- 存在主义咖啡馆
- 20
- 事实即颠覆
- 15
- 回访历史
- 24
- 沉默的大多数
- 1
- 强迫症的历史
- 1
- 倒退的時代
- 3
- 1924
- 6
- 少年凯歌
- 28
- 第二性Ⅱ
- 1
- 忧乐百篇
- 1
- 生而有罪
- 9
- 纳粹的孩子们
- 13
- 希特勒时代的孩子们
- 7
- 苏联检察院对5810例反苏维埃鼓动宣传活动案件的司法复查
- 14
- 第二性Ⅰ
- 15
- 书斋里的革命
- 2
- 暴風雨的記憶 (增訂版)
- 5
- 资本之都
- 24
- 读库1802
- 4
- 逃向苍天
- 1
- 读库1803
- 12
- 古拉格之恋
- 1
- 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
- 7
- 读库1804
- 8
- 读库1805
- 7
- 读库1904
- 6
- 读库1806
- 1
- 读库1901
- 5
- 读库1902
- 7
- 读库1903
- 12
- 人生海海
- 2
- 圣经与利剑
- 6
- 不敢懈怠
- 9
- 倒转红轮
- 39
- 古拉格群岛(上中下)
- 133
- 独裁者手册
- 13
- 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 16
- 克里米亚战争
- 19
- 八月炮火
- 6
- 耳语者
- 103
- 教宗与墨索里尼
- 8
- 明治天皇
- 21
- 一叶一菩提
- 15
- 日本之镜
- 6
- 创造日本
- 1
- 战争、枪炮与选票
- 4
- 金与铁
- 9
-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
- 3
- 奥斯维辛
- 11
- 活着回来的男人
- 3
- 大断裂
- 1
- 重读"文革"
- 70
- 心路
- 20
- 难得本色任天然
- 5
- 我们的后人类未来
- 1
- 政治秩序的起源
- 7
- 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
- 1
- 苏联的最后一天
- 6
- 罪孽的报应
- 19
- 档案
- 3
- 断臂上的花朵
- 30
- 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
- 64
- 漫漫自由路
- 40
- 信任
- 62
- 皮囊
- 8
- 带一本书去巴黎
- 5
- 解忧杂货店
- 5
- 芳华
- 15
- 零年:1945
- 44
- 斯通纳
- 10
- 美丽新世界
- 7
- 古拉格气象学家
- 3
- 布达佩斯往事
- 29
- 我们忏悔
- 1
- 耿济之译卡拉马佐夫兄弟
- 12
- 读库1703
- 1
- 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
- 2
- 读库1702
- 6
- Captive Spirits
- 8
- 集外集
- 1
- 中国大历史
- 1
- 巨婴国
- 83
- 百年孤独
- 9
- 霍乱时期的爱情
- 17
- 刀锋
- 14
- 营造天书
- 13
- 读库1605
- 6
- 月亮和六便士
- 6
- 读库1600
- 6
- 我的一生
- 4
- 读库1603
- 8
- 霜冷长河
- 1
- 一路走来一路读 (增补本)
- 7
- 茶馆之殇
- 2
- 读库1506
- 7
- 读库1601
- 3
- 读库1504
- 1
- 读库1502
- 11
- 婴语的秘密
- 4
- 读库1304
- 1
- 燃燈者
- 27
- 读库1501
- 4
- 读库1406
- 20
- 自由在高处
- 10
- 读库1206
- 1
- 艺术的故事
- 3
- 读库0804
- 5
- 读库1203
- 4
- 读库1405
- 5
- 《七十年代》续集
- 13
- 读库1001
- 8
- 读库1404
- 4
- 尋路中國
- 12
- 尋找家園
- 51
- 读库1403
- 9
- 陆犯焉识
- 19
- 八十年代访谈录
- 1
- 巴黎烧了吗?
- 10
- 暴風雨的記憶
- 8
- 读库0801
- 4
- 读库1306
- 1
- 读库1305
- 2
- 敦煌建筑研究
- 16
- 读库1303
- 6
- 看见
- 2
- 重新发现社会
- 1
- 思想与乡愁
- 6
- 古炉
- 1
- 读库1105
- 2
- 先生之风
- 5
- 孤獨六講
- 45
- 在路上
- 1
- 人·岁月·生活(全三册)
- 2
- 读库1102
- 2
- 《今天文學雜誌》2008年秋季號:七十年代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