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秀色对《暴風雨的記憶》的笔记(8)
-
第19页 似水流年
《中学文革报》于一九六七年一月十八日创刊,同年二月二日、二月十人、二月二十一日、三月六日和四月一日分别出版 第二至六期。这六期先后在解放军一二O一印刷厂(第一、二期)、西四印刷厂(第三期)、人民教育出版社印刷厂(第四、五期)和西便门印刷厂(第六期)印刷。第一期印数是三万份,其他几期印数在三万到六万份之间。陈列这六期,还在景山胶印厂影印了一万五千份创刊号,另外还出版了以《出身论》为主要内容的特刊,先后付印两次,总数约六万份。除第四期为六版(售价三分),其余每期都是四版(售价二分)。全加在一起,总印数共三十万多,销售总额在六千元以上。 引自 似水流年 -
第56页 昨夜星辰昨夜风
四中有个出身统计表,同学们“踊跃登记”,五花八门,什么名目都有——有填“军阀”的,大概是武装起义将领。还有一个填“奴隶主”的,简直就像是从数千年的坟墓里蹦出来的,后来长知道阿沛·阿旺晋美的儿子。阿沛·阿旺晋美当时是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过去是西藏的领主,这么填也没错。 引自 昨夜星辰昨夜风 -
第44页 昨夜星辰昨夜风
遇罗克的悲剧是他对文化革命的质疑,作为思想者和殉道者,他提出的问题远比我们深刻得多。后来才知道他的死不是因为《出身论》,而是在“文革”前不久发表的反驳姚文元对《海瑞罢官》批判的文章,那就是反对文化大革命。他比我们站得高,其历史价值和理论价值远远高于《出身论》。这绝非抹煞《出身论》的意义。那篇文章我看过,犀利、雄辩,知识广博,文采飞扬。他是出类拔萃的人,走在时代前面的人,可惜哲人早逝了。 引自 昨夜星辰昨夜风 -
第45页 昨夜星辰昨夜风
当时四中有一个学术领袖群体,都是高三的学生,为首的是孔丹。他“文革”前就是北京市的学习标兵,“文革”中写文章、办报、组织团队,是个很有才华的人。在他周围聚集了一批精英,像马凯、簿熙永、秦晓和李三友等。……这是四中。另外还有八中的陈小鲁,六中的董良翮,都是“文革”初起的理智派。……我校有个徐小岩,徐向前元帅的儿子,还有杨东明,杨成武上将的儿子,都是高材生,在同学中也很有影响,但凡事不卷入,不闻不问。 引自 昨夜星辰昨夜风 -
第47页 昨夜星辰昨夜风
海淀区的红卫兵一直群龙无首,其中的活跃分子,像卜大华,牛皖培洛小海,彭小蒙,张承志,陶正,都是红卫兵运动的发起人。张承志后来成了著名作家,“红卫兵”就是他命名的。可他们中间始终没有一个公认的头头。城区的红卫兵从一开始就表现出组织意识,八中以陈小鲁为首,六中以董良翮为首,四中则产生了领导集体,为首的是孔丹,成员有秦晓、李三友、马凯、戴小明、周坚、赵胜利等,这三个学校成为城区红卫兵的主力。 引自 昨夜星辰昨夜风 -
第67页 青春剑
战争中,免不了生死之间的悲壮故事。特别在掌权之后,战争的参加者大都身居高位。这使得他们的子弟在光荣与权力两方面都得到相当的满足,产生了极大的优越感。他们大多为父辈的业绩感到骄傲,以天生的革命者自居,自以为血统高贵,思想纯洁,堪当国家大任,热烈地向往辉煌的业绩。他们的性格大多傲慢、偏执、直率到咄咄逼人,有时又极天真。因对社会所知甚少反而把生活过度理想化,终日耽于革命的梦想而并不知革命为何物,反以追求真理的热诚鼓吹无知。在生活中很难成为与人为善的朋友,甚至处处树敌。这些在一九四九年前后出生的少年,在他们太年轻而又没有机会进行痛苦比较的时候,事实上没有选择别种思想的可能,他们的行为正是他们仅仅所能做的。另一方面,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上个人自由的定义就是相当狭小的社会里,他们的荣辱得失都与他们的家庭有关,这使得他们本身的命运带有“前缘已定”的宿命味道,而无法逃脱。在这个意义上,我又为他们中间那些真正志向高远而终于不得伸展的人感到惋惜。 引自 青春剑 -
第203页 走进暴风雨
女校长杨滨,延安陕北公学出身,参加革命后的重要见证人填的是叶群。解放后曾长期担任女一中校长,一九六五年调到四中。据说在髌教育局局长和四中校长两个职务之间,她选择了后者。 …… 在一次由军宣队主持的批斗会上,大吴跳出来指着校长杨滨说:“杨滨,你胆敢反对解放军。”然后振臂高呼“打倒解放军!”愕然惊醒,意识到犯了大忌,面如土色嗫嚅道:“我有罪,我向毛主席请罪。”于是到毛主席像前弯腰撅腚,豆大的汗珠噼啪滚下来。 引自 走进暴风雨 -
第204页
最让我震惊的还是语文老师刘承秀的自杀事件。在“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中,她因受审查而导致儿子从部队转业。那天凌晨五点,在食堂后面的小夹道,她用剪刀割断并揪出自己的喉咙,据说惨不忍睹。一个中年女人竟用这样的方式结束了生命。当这消息传遍宿舍小院,我正在六斋生火,浓烟呛得我睁不开眼。 引自第204页
西峰秀色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2571条 )
- 猫鱼
- 2
- 愤怒的勇气
- 3
- 读库 2502
- 18
- 监狱琐记
- 1
- 第四十一
- 1
-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 3
- 安岳
- 2
- 暴风雨的记忆
- 1
- 无梦楼全集
- 1
- 读库2405
- 1
- 1948:天地玄黄
- 1
- 读库2404
- 1
- 蜉蝣天地话沧桑
- 42
- 读库0906
- 2
- 读库0902
- 1
- 读库0901
- 10
- 读库2403
- 8
- 艺术史
- 1
- 聊斋志异(全四册)
- 1
- 俄国来信(全四册)
- 7
- 文学之冬
- 3
- 约翰.克利斯朵夫(上、下)
- 1
- 孤星之旅
- 6
- 猎人笔记
- 2
- 地虎噬天王
- 1
- 旧制度下的俄国
- 2
- 创造欧洲人
- 2
- 楚国兴亡史
- 6
- 十八小时环游世界
- 2
- 读库2205
- 1
- 可能性的艺术
- 1
- 见证
- 4
- 读库2202
- 1
- 读库2203
- 2
- 读库2204
- 1
- 读库2103
- 1
- 读库2106
- 2
- 我的舅舅杨宪益
- 2
- 漏船载酒忆当年
- 3
- 四世同堂(上下)
- 1
- 大汗之城
- 2
- 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
- 10
- 读库2105
- 3
- 当权的第三帝国
- 87
- 身份政治
- 1
- 日瓦戈医生
- 1
- 复活
- 1
- 红轮(第一卷 全三册)
- 3
- 平凡的世界(全三部)
- 1
- 继往以为序章
- 1
- 悲惨世界(全三册)
- 7
- 牛虻
- 3
- 寻踪索姆河
- 1
- 巴黎圣母院
- 3
- 西方政治传统
- 19
- 中亚古道与古遗址
- 8
- 塔里木古遗址与古道
- 9
- 寻访天山古遗址
- 10
- 踏勘河西走廊古遗址
- 8
- 重返楼兰
- 13
- 再探喀什噶尔与和田古遗址
- 4
- 穿越塔克拉玛干
- 4
- 发现藏经洞
- 12
- 从罗布沙漠到敦煌
- 5
- 路经楼兰
- 1
- 重返和田绿洲
- 1
- 尼雅遗址与安迪尔遗址
- 4
- 和田绿洲
- 3
- 他怎么总找我麻烦
- 1
- 从克什米尔到喀什噶尔
- 6
- 十日谈
- 5
- 秋水堂论金瓶梅
- 3
- 崩盘
- 2
- 风雨横渡
- 1
- 滔天洪水
- 4
- 资本主义的未来
- 11
- 残酷剧场
- 6
- 读库2101
- 5
- 烙印
- 2
- 二手时间
- 5
- 乌合之众
- 2
- 读库2006
- 2
- 三体Ⅱ
- 2
- 极权主义的起源
- 50
- 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
- 28
- 战争与和平
- 5
- 救赎者
- 2
- 读库2005
- 10
- 耶路撒冷之前的艾希曼
- 5
- 读库2002
- 6
- 读库2001
- 5
- 读库2003
- 8
- 读库2004
- 9
- 群魔
- 3
- 罪与罚
- 1
- 战时的第三帝国
- 3
- 昨日的世界
- 1
- 切尔诺贝利
- 10
- 古拉格群岛(上中下)
- 1
- 科雷马故事
- 37
- 生活与命运
- 7
- 金瓶梅词话(全三册)
- 4
- 东西街
- 2
- 吴宓日记续编(1963-1964)
- 1
- 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
- 1
- 堂吉诃德(上下)
- 2
- 娜塔莎之舞
- 36
- 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
- 24
- 第三帝国的到来
- 28
- 存在主义咖啡馆
- 20
- 事实即颠覆
- 15
- 回访历史
- 24
- 沉默的大多数
- 1
- 强迫症的历史
- 1
- 倒退的時代
- 3
- 1924
- 6
- 少年凯歌
- 28
- 第二性Ⅱ
- 1
- 忧乐百篇
- 1
- 生而有罪
- 9
- 纳粹的孩子们
- 13
- 希特勒时代的孩子们
- 7
- 苏联检察院对5810例反苏维埃鼓动宣传活动案件的司法复查
- 14
- 第二性Ⅰ
- 15
- 书斋里的革命
- 2
- 暴風雨的記憶 (增訂版)
- 5
- 资本之都
- 24
- 读库1802
- 4
- 逃向苍天
- 1
- 读库1803
- 12
- 古拉格之恋
- 1
- 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
- 7
- 读库1804
- 8
- 读库1805
- 7
- 读库1904
- 6
- 读库1806
- 1
- 读库1901
- 5
- 读库1902
- 7
- 读库1903
- 12
- 人生海海
- 2
- 圣经与利剑
- 6
- 不敢懈怠
- 9
- 倒转红轮
- 39
- 古拉格群岛(上中下)
- 133
- 独裁者手册
- 13
- 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 16
- 克里米亚战争
- 19
- 八月炮火
- 6
- 耳语者
- 103
- 教宗与墨索里尼
- 8
- 明治天皇
- 21
- 一叶一菩提
- 15
- 日本之镜
- 6
- 创造日本
- 1
- 战争、枪炮与选票
- 4
- 金与铁
- 9
-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
- 3
- 奥斯维辛
- 11
- 活着回来的男人
- 3
- 大断裂
- 1
- 重读"文革"
- 70
- 心路
- 20
- 难得本色任天然
- 5
- 我们的后人类未来
- 1
- 政治秩序的起源
- 7
- 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
- 1
- 苏联的最后一天
- 6
- 罪孽的报应
- 19
- 档案
- 3
- 断臂上的花朵
- 30
- 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
- 64
- 漫漫自由路
- 40
- 信任
- 62
- 皮囊
- 8
- 带一本书去巴黎
- 5
- 解忧杂货店
- 5
- 芳华
- 15
- 零年:1945
- 44
- 斯通纳
- 10
- 美丽新世界
- 7
- 古拉格气象学家
- 3
- 布达佩斯往事
- 29
- 我们忏悔
- 1
- 耿济之译卡拉马佐夫兄弟
- 12
- 读库1703
- 1
- 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
- 2
- 读库1702
- 6
- Captive Spirits
- 8
- 集外集
- 1
- 中国大历史
- 1
- 巨婴国
- 83
- 百年孤独
- 9
- 霍乱时期的爱情
- 17
- 刀锋
- 14
- 营造天书
- 13
- 读库1605
- 6
- 月亮和六便士
- 6
- 读库1600
- 6
- 我的一生
- 4
- 读库1603
- 8
- 霜冷长河
- 1
- 一路走来一路读 (增补本)
- 7
- 茶馆之殇
- 2
- 读库1506
- 7
- 读库1601
- 3
- 读库1504
- 1
- 读库1502
- 11
- 婴语的秘密
- 4
- 读库1304
- 1
- 燃燈者
- 27
- 读库1501
- 4
- 读库1406
- 20
- 自由在高处
- 10
- 读库1206
- 1
- 艺术的故事
- 3
- 读库0804
- 5
- 读库1203
- 4
- 读库1405
- 5
- 《七十年代》续集
- 13
- 读库1001
- 8
- 读库1404
- 4
- 尋路中國
- 12
- 尋找家園
- 51
- 读库1403
- 9
- 陆犯焉识
- 19
- 八十年代访谈录
- 1
- 巴黎烧了吗?
- 10
- 读库0801
- 4
- 读库1306
- 1
- 读库1305
- 2
- 敦煌建筑研究
- 16
- 读库1303
- 6
- 看见
- 2
- 重新发现社会
- 1
- 思想与乡愁
- 6
- 古炉
- 1
- 读库1105
- 2
- 先生之风
- 5
- 孤獨六講
- 45
- 在路上
- 1
- 人·岁月·生活(全三册)
- 2
- 读库1102
- 2
- 《今天文學雜誌》2008年秋季號:七十年代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