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之书 (12) 更多

  • 第312页 故乡
    区区如我,毕生能做的,至多也是一枚带有某种文明光泽的碎片罢了,没有资格跻身某个遗址等待挖掘,没有资格装点某种碑亭承受供奉,只是在与蒙昧和野蛮的搏斗中碎得于心无愧。
  • 第303页 故乡
    三国时代曹操、诸葛亮都能打仗,文才也好,但在高层哲理的创建上毕竟未能俯视历史;身为文化大师而又善于领兵打仗的有谁呢?宋代的辛弃疾算得上一个,但总还不能说他是杰出的军事家。好像,一切都要等到王阳明的...
  • 第253页 考古上海
    极端化信仰,或信仰的极端化,会放弃自身智慧,导致精神失控。
  • 第203页 风雨天一阁
    范钦给了我们一种启发:一生都在忙碌的所谓公务和事业,很可能不是你对这个世界最主要的贡献;请密切留意你自己也觉得是不务正业却又很感兴趣的那些小事。
  • 第181页 抱愧山西
    这些车马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国境之外,驮载着金钱,驮载着风险,驮载着扬鞭千里的英武气,驮载着远方的风土人情和方言,驮载出一个南来北往经济血脉的大流畅。
  • 第147页 山庄背影
    查过地图,这山岭便是避暑山庄北部的最后屏障,就像一张罗圈椅的椅背。在这张罗圈椅上,休息过一个疲惫的王朝。
  • 第114页 杭州宣言
    这一来,杭州就呈现出了一个贯通千年的人文宣言。这个宣言,曾经由钱镠主导,由白居易、苏东坡参加起草,由白娘娘从旁润饰,又由今天的建设者们接笔续写。
  • 第84页 沙原隐泉
    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潜伏在山谷。君临万物的高度,到头来只构成自我嘲弄。
  • 第70页 道士塔
    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左思右想,最后只能跪倒在沙漠里,大哭一场。
  • 第48页 都江堰
    他是郡守,手握一把长锸,站在滔滔江边,完成了一个“守”字的原始造型。
  • 第34页 西域喀什
    汤因比说,如果生命能重来一次,他希望生活在中国古代的西域。
  • 第18页 蚩尤的后代
    胜利者在拥有绝对话语权之后,总会尽力把失败了的对手妖魔化。蚩尤就是被妖魔化的第一典型。

共产党宣言 (8) 更多

  • 第62页 四、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2回应)
  • 第60页 三、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
    它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例如消灭城乡对立,消灭家庭,消灭私人营利,消灭雇佣劳动,提倡社会和谐,把国家变成纯粹的生产管理机构……这些主张本身还带有纯粹空想的性质。
  • 第48页 二、无产者和共产党人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 第44页 二、无产者和共产党人
    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
  • 第40页 二、无产者和共产党人
    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
  • 第38页 一、资产者与无产者
    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
  • 第32页 一、资产者和无产者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 第24页 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
    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

山居笔记 (11) 更多

  • 第208页 天涯故事
    我认为,中国历史上每一次实质性的进步,都是由于从种种不正常状态返回到了常识、常理、常态。
  • 第185页 乡关何处
    从一个没有自己家的家乡,到一个有自己家的异乡,离别家乡恰恰是为了回家,我的人生旅行,怎么会变得如此怪诞?
  • 第182页 乡关何处
    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指出,蒙昧——野蛮——文明这三个段落,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普遍阶梯。
  • 第158页 乡关何处
    我想,诸般人生况味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异乡体验与故乡意识的深刻交糅,漂泊欲念与回归意识的相辅相成。这一况味,跨国界而越古今,作为一个永远充满魅力的人生悖论而让人品咂不尽。
  • 第100页 苏东坡突围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
  • 第84页 苏东坡突围
    中国世俗社会的机制非常奇特,它一方面愿意播扬和轰传一位文化名人的声誉,利用他、榨取他、引诱他,另一方面从本质上却把他视为异类,迟早会排拒他、糟践他、毁坏他。
  • 第80页 脆弱的都市
    我尽管喜欢安静、崇尚自然,却绝不会做隐士。作为一个现代人,我更渴望着无数生命散发出的蓬勃热能。
  • 第63页 脆弱的都城
    我在井口边上盘桓良久,想象着千余年来在它身边发生的一切。它波光一闪,就像是一只看得太多而终于看倦了的冷眼。
  • 第30页 一个王朝的背影
    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
  • 第17页 一个王朝的背影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人种,其最终意义不是军事的、地域的、政治的,而是文化的。
  • 第14页 一个王朝的背影
    身体的强健和精神的强健往往是连在一起的。

伟大作品的隐秘结构 (17) 更多

三个 A Cup 的女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