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lvia对《你不必是一朵花》的笔记(20)
-
对强者忍让是一种邪恶
“你看,森林里住着好多动物,如果有一天兔子踩了老虎的尾巴,老虎可以‘以德报怨’,因为兔子无法对老虎构成任何威胁,老虎却有一万种方法伤害兔子甚至要兔子的命,老虎当然可以非常大度地说‘没关系’。”
“反过来,如果是兔子被大老虎踩一脚,就可能会死。不让兔子学会躲避,而让兔子‘以德报怨’,被踩了要忍着,要坚强、大度、原谅,实质是一种邪恶。任何知识都要结合自己的情况来运用,小朋友首先要学习自我保护和应对他人欺负的方法,才能保证自己健康成长,当你变成狮子时,才有资格对老虎说‘没关系’。”
🥹真理啊!可惜从小没人告诉我,进入了社会才渐渐明白。我的爸妈和作者的爸妈一样告诉我的是要忍让,以及教科书上教育的坚强大度……
大度只适合强者,不适合弱者!
以后我有了小孩,一定会教他!
-
人类社会本质还是竞争社会
我也同样的感受到这种悲哀,
非洲大草原的动物世界告诉我们的和人类社会所提倡的教科书上所教育的完全背道而驰!
如果动物拿着道德和忍让去非洲大草原生活,
面临的一定是淘汰
势均力敌,让对方不敢轻举妄动,才能生存!
-
四书五经上的仁义道德
《道德经》的内容大多是给帝王讲治国策略的,当然可以讲“以德报怨”。封建社会,帝王手中有无上权力,不学习仁义,对黎民百姓来说就是灾难,统治也不会长久。而对于普通人来说,也许孔子说的“以直报怨”才更加适用,孔子生活的时代动荡不安,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如果再“以德报怨”,任何人都能来欺负他,而不用担心被报复,他就更加无法生存了。
-
自然法则,物理规律,人类社会的相通之处
善良本身没有错,错在没有分清对象就一味要求自己善良。水流总是顺着阻力最小的方向运动,人性也是如此。如果自己都不站出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让牺牲自己利益的状况达到了稳态,那其他人就更不愿花力气去帮你修复了。习惯性地牺牲自己,不但换不来对方的感谢,还会被对方认为是理所应当的。
我们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忽略的至关重要的部分就是“顺序”。试想,如果底层逻辑都不稳固,那么“空中楼阁”如何存在?动物不会以拼搏为耻,因为要是谦让生存资源,它就会死。植物间也会互相绞杀,养分少的那一棵就弱些。这就是自然法则。
天道如此,人道更复杂。如果制定规则的是狼,那么羊不主动送死,就是一种“不道德”。
被欺凌者默默承担忍耐,选择息事宁人也是因为自我设限:他太想做一个好人,也已习惯做好人。如果让欺凌者意识到,欺负自己会给他带来很大的麻烦,甚至这个麻烦是无法预计的,那么他肯定会三思而后行。所以在对方第一次试探的时候,你就要勇敢地回击,让他对冒犯你的代价有所顾虑。人都是有自控力的,有些存在家暴行为的人也能在自己的领导面前表现得毕恭毕敬,被欺负的往往是那个最老实的。
-
愿每个女孩都能学会
亲爱的女孩,请先斟满自己的杯子吧。你的善良要留给值得的人,你要解开思想枷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注意自我保护,坚决维护自身合法合理的权益。要知道,想牺牲你的人绝不会因你懂事就心慈手软,他们只会因为畏惧付出的代价而收手。
-
拒绝成为曾经的父母
请尽力去经营自己,努力逃离,尽量成长,好好读书,学一门手艺。抓住一切机会,从低能量的沼泽中逃离。只有跳出来,你才会发现,原来习以为常的东西是有问题的。不要沉浸在过去那些无力的回忆中,更不要被仇恨侵蚀,那会毒害你的成长。把握当下和未来,这才是你可以改变的部分。当你远离能量黑洞,成为经济精神都独立的人时,你才有实力和父母发展新的相处模式,才会被重视、被听见。
也许成年后的我们无法改变童年经历,但可以给自己一些抚慰和鼓励,对自己说“这不是你的错”。当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时,我们可以拒绝成为曾经的父母,不让自己走上熟悉却可怕的路,将这些家庭教育中的创伤终结在我们这一代。你有权利也有能力拒绝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
终于有人把这种不对劲但又说不出来哪里不对于是就觉得自己多想的感觉写出来了(还是要相信自己的第六感!)
其实,有时候我们的身体感觉是非常敏锐的,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老觉得某个人不对劲,相处起来不舒服?这时,我们需要提高警惕,可能我们的大脑感知到某些不合理的讯号,但是又还无法整合成完整的逻辑信息输出,不要大意,尽量避免去那些让你感到奇怪的地方,远离那些让你不舒服的人。
-
穷人穷物质不吃亏,吃亏的的思想贫穷
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现实中,有家族助力和长辈福荫的人发展往往更快。真正的早当家不是早早地迫于生活压力贩卖自己的劳力,而是见识与认知的丰盈,是去了解人性、了解社会的历史和发展规律,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百折不挠的心性。
-
用不上的东西才容易遗忘
如果我们在读书时有口无心地念经,学到的知识不能与大脑中已有的知识或经验联结和整合,很快就会被遗忘,长期单向输入会使大脑倦怠。看似下了苦功夫,也花了时间,其实都是没有意义的苦。练习将学到的知识向别人讲述,将输入转化成自己的输出才能无往不利。
-
感谢作者愿意把千万读者当作成至亲之人!
外婆教我的很多东西,是只有对至亲之人才会传授的经验。她告诉我们世界到底是怎样运行的,为什么和书上讲的不一样。人生在世,不要与人性为敌,而是要顺应甚至利用它,只有这样,做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