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传 (4)

  • 第31页 第2章 天路历程
    p31 天性:富兰克林与书 我从小就喜欢看书,几乎把所有的零花钱都用到了买书上。 P32 每个人,乃至整个人类,都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和智慧,不断前行,自我完善。 P34 争辩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让人心生厌恶,甚...
  • 第22页 天路历程(波士顿,1706~1723)
    本杰明-富兰克林生于1706年1月17日,周日。 当时,波士顿建城才76年,有1000多户人家,1000多艘船登记,人口7000。
  • 第5页 第一章 本杰明-富兰克林与美国的诞生
    朴素而上进的商人形象:坚守勤奋、节俭、诚实的美德,热心于社区的工艺事业。 他一直信任民众智慧,认为中产阶级是新国家的力量源泉。
  • 第4页 第一章 本杰明-富兰克林与美国的诞生
    在其84年的人生旅途中,富兰克林坚持学习和自我提高,最终成为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外交家、作家和商务策划师。虽然不是最有名的,但他是最讲究实际的政治思想家之一。 富兰克林通过放风筝证明了闪电是一...

征服者 (2)

  • 第1页 序章:欧洲的船头
    有界限的海,或属于希腊或罗马; 没有界限的海,属于葡萄牙。 今年的第四本书,本书开头提到郑和下西洋,说是为了展现明朝强大的实力,让万邦来贺。其实据说有为了寻找建文帝,永乐帝抢了他侄子的地位,他侄子不...
  • 第1页 目录
    序章:欧洲的船头 第一部 侦察:通往印度之路,1483~1499年 1 印度计划 2 竞赛 3 瓦斯科•达伽马 4 “让魔鬼把你抓走!” 5 扎莫林 第二部 竞争:垄断与圣战,1500~1510年 6 卡布拉尔 7 “米里”号的命运 8 ...

伯罗奔尼撒战争 (3)

  • 第4页 引言
    战争“是一个凶暴的老师,让大多数人的品格都堕落到当前的这种状态 (修昔底德说) 对这个战争的了解的主要信息来源自修昔底德的史书,他参加过这场战争。
  • 第3页 引言
    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影响: 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极大损失, 激化了派系斗争和阶级矛盾, 使希腊各城邦内部四分五裂,各城邦之间关系极度不稳定, 最终削弱抵御外敌的能力。 战争还逆转了希腊政治向民主制发展的趋势...
  • 第1页 引言
    上周六(10月24日)收到在罗辑思维微商城买的这本《伯罗奔尼撒战争》,今天(10月26日)中午开始读。 雅典年轻的民主制度逐渐成熟,哪怕是最低微的公民也参与政治,获取机遇和政治权力。

朗读者 (18) 更多

  • 第222页
    每当我觉得受到伤害时,过去受到伤害的情景就又浮现在我眼前;每当我觉得负罪时,过去负罪的感觉就又涌现在心头;每当我现在觉得情欲滚滚时,或者乡愁阵阵时,过去的欲念或乡愁就又索绕脑海。我们生活层层叠叠,...
  • 第216页
    我也突然明白了,那种对于汉娜的情欲虽然附着在她身上,却其实与她无关。那不过是一种不如归去的欲望而已。
  • 第215页
    我对于汉娜的情欲还是如此刻骨铭心,简直叫我悲痛欲绝。
  • 第175页
    人讲话当中的真实部分,不过就是人做过的事情而已。既然是事实,也就不必非得谈他们不可。
  • 第173页
    每次我们拥抱在一起时,我老觉得这种感觉不是味儿,她不是味儿,她碰起来、摸起来不是味儿,她闻起来也不是味儿,味道总不对。 我害怕以后会这样,那真杯具。
  • 第138页
    这么多个礼拜沉浸在昨天中,现在大家都想赶快回到今天来。
  • 第134页
    精疲力竭之时,也就到了柳暗花明之日。
  • 第104页
    记忆也不过是一卷笔录而已。
  • 第90页
    我也不再去爱人,以免一旦失去便又会悲伤万分。
  • 第65页
    她穿过一间又一间屋子,最后站在我父亲的书房里。我闷声不响,斜靠在门框上注视着她。只见她的目光扫在每一排齐着天花板的书架上,就像在翻阅数页一样。然后,她走到一排书架前面,把右手的食指举到齐胸那么高,...
  • 第61页
    与君同心, 两心相互来占有, 与君同衾, 两情相互来占有, 与君同死, 人生相互来占有, 与君分袂, 各自东西不回首。
  • 第46页
    于是,朗读、淋浴做爱和并排小睡,成了我们幽会的常规节目。
  • 第41页
    为什么当我回首往事时,总是那么伤感?这不是对昔日的欢愉的强烈欲望,又是什么? 为什么两情相悦的伉俪岁月,一回忆起来味道就会变酸。
  • 第32页
    我是思乡成疾,想父亲,想母亲,想兄弟姐妹;我是渴望成疾,渴望同那女人在一起。
  • 第22页
    行为所实施的,却并不简单地就是事先所想的和决定的。行为有自己的来历,它是我的行为,它有自身的独特方式,就像我的思想乃是我的思想,我的决定也只是我的决定一样。
  • 第21页
    在我生命的流程中,有的事情不做决定,却去这么做了;有的事情做过决定,却不去那么做,那样的事情简直太多。 计划有时真的没用,因为情况变化太快。或者自己执行力不够,太随性。
  • 第13页
    渐渐地,在我记忆中她那时候的脸蛋上,覆盖重叠上了她后来的脸盘。而每当我希望把她重新呼唤到我眼前来,要看到她当时是什么模样时,她虽然显现出来,却是一个没有脸的她。 记忆就是这么奇怪的东西。
  • 第3页 第一章
    记得那时候我是十五岁,得了黄疸病。病是那年秋天发作的,到第二年春天才好。

半生缘 (16) 更多

  • 第341页
    也许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 第343页
    从前最后一次见面,至少是突如其来的,没有诀别;今天从这里走出去,却是永别,清清楚楚,就跟死了的一样。 女人向来就这样,就光喜欢说,男人是不大喜欢”谈“恋爱的,除了年纪实在轻的时候。
  • 第341页
    世钧,我们回不去了。
  • 第327页
    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旦相见,因为是极为熟而又极为生疏的人,说话好像深了不是,浅了又不是,彼此都还在暗中摸索,是一种异样的心情,然而已不减于它的愉快。
  • 第274页
    她自己以为她的痛苦久已钝化了,但是那痛苦似是她身体里面唯一的有生命力的东西,永远是新鲜强烈的,一发起来,就不给她片刻的消息。 痛苦的记忆不就是如此吗?
  • 第323页
    也许他比他想象中较为热情一些,要不然那时候怎么跟曼桢那么好?那样的恋爱大概一个人一辈子只能有一回吧?也许一辈子有一回也够了。
  • 第165页
    世鈞每次看见两个初见面的女人客客气气斯斯文文谈着话,他就有点寒凛凛的,觉得害怕。
  • 第135页
    两人默默相对,只觉得那似水流年在那里滔滔地流着。
  • 第90页
    那一种快乐,只有儿童时代的心情是可以比拟的。
  • 第87页
    他相信他和曼桢的事情跟别人都不一样。跟他自己一生发生过的一切事情也都不一样。 太剧烈的快乐和与太剧烈的悲伤是有相同之点的—相同地需要远离人群。
  • 第80页
    女人有时冷静起来,简直是没有人性的。而且真会演戏。恐怕每一个女人都是一个女戏子。
  • 第18页
    父母为子女打算的一片心,真是又可笑而又可怜的。
  • 第16页
    就是那个笑起来像猫,不笑像老鼠的那个人。 (曼桢的弟弟杰民的话)
  • 第4页
    这时候堂倌正在上菜,有一晚蛤蜊汤,便笑道:过年吃蛤蜊,大概也算是一个好口彩——算是元宝。 叔惠道:蛤蜊也是元宝,芋艿也是元宝,饺子蛋也是元宝,连青果同茶叶蛋都算元宝——我说我们中国人真是财迷心窍,眼...
  • 第一章
    男主角:世鈞 女主角:曼桢 男配角:叔惠 三人是同事,在工厂上班,三人经常一同吃饭。 (读完第一章知道这些。里面传统中国人的内敛与含蓄。实在有点让人受不了,我还是喜欢西方的直接。当然含蓄有时也有含蓄的...
  • 第1页
    他和曼桢认识,已经是多年的事了,算起来倒已经有十四年了——真吓人一跳!马上使他连带地觉得自己老了许多。日子过得真快,尤其对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顾间的事。可是对于年轻人,三年五载就可是...
<前页 1 2 3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