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balcony对《扭曲的心理》的笔记(1)
-
第1页
一、前面: 1、理解了大猩猩你就理解了男人;理解了黑猩猩你就理解了女人。 2、很理性的有科学借鉴、研究意义的分析路径。不是指(1)中的我的这种形容,而是说本书的作者(男性)、直面受害女性,承认、否认、再承认男性侵害女性这种过程(哪怕是基于物种或基因上或社会定义上的差异,我不愿意用两性,因为我觉得这更象是二个有独特个性的物种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叫人类物种,在外形或肢体甚至是头脑即思维上大体保持一致);甚至是尝试从一已之力得出结论的这种努力或天份。这个男性,值得被女性所赞扬,至少在所谓的两性(其差异不亚于二个物种的高度或意义)进化、共存过程,所作的努力。 3、略,里面有些家暴的案例。 二、摘抄: 1、她的丈夫的问题在于有暴力、虐待的倾向,却不愿为此承担责任。我还告诉珍,如果约翰需要协助,他就必须直接找我。 2、我必须承认自己在这几年中,经历了一场本质上的改变,个人的生活改变了,更主要是工作态度也改变了。我原本受的专业训练是完形(gestalt)心理治疗,可是后来在我试图处理自己的移情性精神官能症(transference neurosis)时,发现完形心理治疗法未能满足我的需要(事实上根本不能用),于是我开始进行长期的分析,采取心理分析监导的方式。起初我担任动态心理治疗师,主要的治疗对象是有虐待倾向的男性;我也希望能在治疗过程中找出人类行为与悲痛心理(distress)的理论构架,心理分析学界对于内在现实与外在现实之间关系的争辩并不少,我不是不清楚,也不是完全没受到影响。我强烈支持折衷观点,因为这个取向比较能反映外在现实的影响。随着治疗工作的进行,我逐渐接触到分析虐待行为的不同观点。当中有一些观点,不管的范围有多大,就是和心理分析观点不相容。女性运动人士为庇护运动所写的著作,还有一些“诉苦”的女性文字作品,都不容忽略。她们的受害经历,以及她们对男性暴力的了解,给了我一些有用的概念与方法。用这些方法来处理男性行为,不论怎样就是比心理分析理论的任何方法都更加有效。我试着把这些知音和我以前学到的治疗理论融合起来,若遇到出格之处,我都以女性主义理论为优先考虑。 3、本书的主旨在于探讨男性为何希望形成并巩固自己的优势地位。我的推论是:男性行为动机在本质上和自身的憎女心理密不可分(不管这么说是不是为男性辩解);所谓的“正常蔑视”只是憎女心理的冰山一角。我所提出的看法中,有许多已经在女性主义文献中争辩多时,和我讨论的主题有密切关系的部分已经节录进来。…… 4、这种憎恶有两个极端的表现形式,一个是强暴者或性杀人犯,另一个是外表看来极为平常的男性,即不强暴也不杀人,对女性只有轻微或隐藏的蔑视(至少在社会性交方面如此),顶多只会在自己家中表现出来。这种男性不会怀疑自己有沙文心态,一例如把女人当成供发泄的性对象,买色情杂志时高兴不已,或只是认为自己赚的钱就是自己的,把妻子视为依附者。我治疗过许多男性(大多数都是极度暴力者),他们从外表上看来和那些在家庭之外表现的正常的男性(也就是怀着轻微或隐藏蔑视的那一类)根本没两样。很重要的一点是,任何人都应该要能证明,这些男性虽然位于不同的两个极端,可是所表现出来的感觉都是一样的,两者之间的差别只在于憎恶的程度的不同,而非憎恶特质的不同。不过我必须强调一点,本书虽然主张男性具有憎女心理,可是这并不表示男性一直都保持着憎恶状态。我要说的是憎女心理潜藏在每个男性的体内,被特殊环境触发时就会表现出来。支配女性是憎女心理最明确可见的外在表现。我希望读者知道,只要男性觉得自己控制了女性,他就可以一方面表现出自己对女性的憎恶,同时又把这种感觉压制住,而且做得不露痕迹。最重要的问题在于:在何种情况下男性会处于憎恶状态?憎女心理是如何成为男性主体的一部分。 5、这种推论看来很合理,因为男性为了维持现状所付出的心力成本,远超过巩固绝大多数男性既有优势地位之所需。男性对女性的感觉在本质上具有矛盾性,他们会投下远超过实际需要的心力,和这种矛盾情感有密切关系。本书所提到的矛盾感究竟是世界上各个社会体系(允许男性压制女性并具体执行的社会体系)演进的原因,还是演进的结果?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也怀疑将来是否有人能够回答。然而很显然的,社会强化与人类求谐调的心理是延续现有社会形态的两个因素,两者在错院复杂的交互影响下共同演进。只要是人类,就免不了会有内在的心理冲突,所以我们可能一面宣称男性憎恶女性,另一方面又不否认自己会被女性吸引、会寻找女性、想和女性建立关系。 6、认为女性的基本贡献出自女性本身具有独特能力,可是女性的真正贡献远胜于此。此外,女性的要求绝不仅止于平等,或是仅止于和男性分高下。相反的,问题在于:和男性相较之下,女性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举世皆然,而且理由只有一个:因为她们生为女人。这种情形更可以从斯托尔的人类活动划分中得到印证,他认为某些活动较适于男性从事,而在这些活动之外,还有一项至高无上的活动:生育后代。我知道许多男性都不会赞同他的说法。有一类正在发展的男性行动(在美国已经生根茁壮)相信:事实正好相反,男性才是女性力量下的受害者。然而拥有阴茎而蒙受的精神折磨,和男性凌虐女性所造成的精神伤害及肉体伤害绝不能相提并论。男性不可以认定自己是性别区分下的被动受害者,进而和那些遭受男性暴行伤害的女性相提并论。……从生物存活的观点来看,雌性在各物种之中的地位确实比较重要,幼儿依赖期较长的动物更是如此。有意思的是,有一些生物的性别二态并不稳定,可以变换,当生活环境的资源格外丰富时,他们可以维持同一性别,而且雌性的存活率较高,所以比雄性更为重要。无疑的,大部分男性在自身生命的深处察觉到这一点,而且对这种创造与延续生命的神秘力量多少都存有一点恐惧与嫉妒。男性一直都无法完全了解这股陌生而神秘的力量,能给自己的唯一慰藉也是没有什么用处的慰藉,大概就是说自己少了一根肋骨才少了那么一些生命力。 7、许多男人,包括我自己,看到本书提出的看法以及所记述的男性态度与行为,或许会挣扎抗拒。我相信这就是大多数男性都会碰到的局限,我们将会继续挣扎,就像那些试着戒酒的酒鬼,天天都在下决定:明天我一定不再喝酒。要是有某个男人否认自己对女人没有憎恶的感觉或冲动,我相信他一定是在欺骗自己。女性主义界确实有充分的理由怀疑“新男性”。虽然我认为男性特质是一种残缺不全的性格结构,足以限制发展、造成伤害,可是我同意西格尔segal,赞同康奈尔connell而引述的一段话:男性特质仍称得上是“丰富而完整……”,只不过很不幸地“奠基于——并强行施加——对女性的压制”segal 8、潜意识:意识自我不见得能完全控制人的行为、感觉与思想。(第一章第一节) 9、我们心里面有一个可以任我们取用的资料库。这个资料库的主要特性就是处于潜意识状态,也就是意识之外的。然而还有一种潜意识资料不是我们可以凭意志使用的,这种资料实际上是被保持在潜意识状态,是我们不想知道的资料。心理治疗者称此为“不想知道”的抗拒作用。人会以不同的方式处理这两种资料。随时处于备用状态的资料库会遵循所有的思考规则,当中的资料是符合逻辑的,经过现实验证过的,在时间上与因果关系上呈直线性,而且资料之间不会相互抵触——例如A与B正相反,如果我们相信A为真,我们就不会同时相信B也为真。这些对于日常生活十分重要(基本)的规则,一般称为“次要”过程。我们在学习语言时就会学到这些规则,而在大部的时间里,这些规则的运用者是意识“自我”conscious self。第二种潜意识资料(我们拒绝知道,也主动的“不去知道”)遵行另一套完全不同的规则:原始历程(primary process)。这一部分几乎可说是人体内的另一个独立的人,在结构上是一个独立的部分。它有自己的生命历程,处理外界的人、事、物信息时独立运作,和次要过程的规则完全不相干。在这一部分资料中,抵触的信息为数不少,互斥的事实同时并存;时间处于停滞状态,因果关系不呈直线性;信息未经外在现实验证,而是由内在现实统理一切;某事为真,因为我信其为真Brenner。我相信社会文化的动作也呈现出这种形态。……这些差异之处,以及自我中这两部分的存在,在我们心中并不一定划分得很清楚。划分不清的一个极端情形就是心理疾病——潜意识部分被潜意识部分压倒。……意识自我与潜意识的界线若有破坏之虞时,最常见的症兆之一就是焦虑,相信大家都有焦虑的经历。不过焦虑并不一定表示潜意识自我曾侵入意识自我。……男性极可能在自己几乎完全意识不到的情况下憎恶女性。有些人或许可以接受潜意识存在的假设,可是要他们完全接受“憎女心理人皆有之”可能就困难一些。有鉴于此,我们可以更进一步指出:这种憎恶心理的强度因人而异,从微弱到极端都有。
yobalcony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398条 )
- 印度贵妇的五亿法郎(全译插图本)
- 1
- 海底两万里
- 1
- 有限温存
- 1
- 結或不結 離或不離
- 1
- 法律的未来
- 1
- 爝火五羊城
- 1
- 语言与法律
- 1
- 战地钟声
- 1
- 丽姬娅
- 1
- 某家的女兒
- 1
- 地下经济学
- 1
- 自由
- 2
- 从自由主义到后自由主义
- 1
- 她成功了我沒有
- 1
- 荳芽集第三集
- 1
- 葡萄成熟的时候
- 1
- 天若有情
- 1
- 一段云
- 1
- 投资银行青春独白
- 1
- 玫瑰的故事
- 1
- 家明與玫瑰
- 1
- 荳芽集第二集
- 1
- 荳芽集
- 1
- 晚兒
- 1
- 古老誓約
- 1
- 一個複雜故事
- 1
- 我哥
- 1
- 那男孩
- 1
- 有你,没有你
- 1
- 得魚忘荃
- 1
- 黑、白、許多灰
- 1
- 哲学辞典
- 1
- 信仰的法则
- 1
- 露水的世
- 1
- 超越左与右
- 1
- 宗教的意义与终结
- 1
- 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上)
- 1
- 金融体系中的投资银行
- 1
- 魔灯
- 1
- 民族—国家与暴力
- 1
- 犯罪人论
- 1
- 经济与改革
- 1
- 一头自由主义的鹿
- 1
- 窄门
- 1
- 青春的证明
- 1
- 中国历史研究法
- 1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 1
- 丈夫集
- 1
- 边城集
- 1
-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 1
- 雪晴集
- 1
- 长河集
- 1
- 边城集
- 1
- 未央歌·凤阙
- 1
- 西南联大的爱情往事
- 1
- 联大教授
- 1
- 红尘往事
- 1
- 浪淘尽
- 1
- 绝代风流
- 1
- 重口味心理学
- 1
- 联大八年
- 1
- 彩色的面纱
- 1
- 天作之合
- 1
- 华胥引
- 1
- 她们谋生亦谋爱
- 1
- 诗经往事
- 1
- 哪一种爱不千疮百孔
- 1
- 国破山河在
- 1
- 京味九侃
- 1
- 京城十案
- 1
- 民主与福利经济学
- 1
- 楼兰新娘
- 1
- 如何与经济学家争辩
- 1
- 公共选择理论
- 1
- 女法医手记
- 1
- 无声的证词
- 1
- 祀风师乐舞
- 1
- 钧天舞
- 1
- 送神舞
- 1
-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 1
- 三生三世 枕上书
- 1
- 温故一九四二
- 1
- 大漠谣
- 1
- 曾许诺·殇
- 1
- 云中歌3
- 1
- 云中歌1
- 2
- 长相思
- 1
- 冷血--全国首例涉外饭店枪杀抢劫案
- 1
- 不在现场的谋杀
- 1
- 理想与偶像:价值在历史和艺术中的地位
- 1
- 巨星闪耀
- 1
- 周恩来传
- 1
- 东方的女儿
- 1
- 少年不愁
- 1
- 塔裏的六月
- 1
- 佩鎗的茱麗葉
- 1
- 律师刑事责任比较研究
- 1
- 正义之镜
- 1
- 物权变动论
- 1
- 走近中国大律师(3)
- 1
- 费孝通文集 第5卷
- 1
- 变态杀手
- 1
- 顶级悬案
- 1
- 辨读凶手
- 1
- 普通法与自由主义理论
- 1
- 远见
- 1
- 审讯心理攻略
- 1
- 外遇
- 1
- 天堂一样
- 1
- 那一天,我對你說
- 1
- 蜜糖只有你
- 1
- 开到荼縻
- 1
- 中欧遏制酷刑项目丛书
- 1
- 英国普通法的诞生
- 1
- 法官、立法者与法学教授
- 1
- 写给上班族的世界史
- 1
- 蒋介石评传(上、下)
- 1
- 先吃甜品
- 1
- 掰
- 1
- 燦爛的美元
- 1
- 實在平凡的奇異遭遇
- 1
- 櫻唇
- 1
- 陌生人的糖果
- 1
- 藍襪子之旅
- 1
- 偶遇
- 1
- 紅鞋兒
- 1
- 被审判的女医生
- 1
- IBIZA
- 1
- 所有的男人都是消耗品
- 1
- 终极证人
- 1
- 贫民律师
- 1
- 沉没之鱼
- 1
- 灵感女孩
- 1
- 喜福会
- 1
- 接骨师之女
- 1
- 散髮
- 1
- 这些人,那些事
- 1
- 再錯也要談戀愛
- 1
-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 1
- 妹头
- 1
- 狡猾是一种冒险
- 1
- 一个红卫兵的自白
- 1
- 少年血
- 1
- 妻妾成群
- 1
- 米
- 1
- 红粉
- 1
- 武则天
- 1
- 我的帝王生涯
- 1
- 小逻辑
- 1
- 知性改进论
- 1
- 思想录
- 1
- 第一哲学沉思集
- 1
- 新工具
- 1
- 回忆苏格拉底
- 1
- 逻辑哲学论
- 1
- 艺术的起源
- 1
- 原始思维
- 1
- 分裂之家危机
- 1
- 没有约束的现代性
- 1
- 罗马书释义
- 1
- 德语诗学文选
- 1
- 福科
- 1
- 维护政治理性
- 1
- 身体形态
- 1
- 爱默生和中国
- 1
- 女心理师(上)
- 1
- 原谅我红尘颠倒
- 1
- 为自由招魂
- 1
- 浙江一师别传
- 1
- 我的哲学的发展
- 1
- 基督教的本质
- 1
- 论学者的使命 人的使命
- 1
- 帝国的惆怅
- 1
- 健全的思想
- 1
- 破门而入:美学的问题与历史
- 1
- 西北风东南雨:方言与文化
- 1
- 饥饿与公共行为
- 1
- 标准韩国语(第一册)
- 1
- 文学理论教程
- 1
- 我这九十年
- 1
- 贴身侍卫的回忆
- 1
- “招”谁惹谁
- 1
- 金剛經
- 1
- 奥修传
- 1
- 突破火线
- 1
- 搬迁
- 1
- 我只是坚持做对的事
- 1
- 东方文化八题
- 1
- 现代制度经济学(上下)
- 1
- 论原因、本原与太一
- 1
- 巴曼尼得斯篇
- 1
- 中国厨子
- 1
- 饮膳随缘
- 1
- 美味方丈记
- 1
- 混大成人
- 1
- 天下有贼
- 1
- 资本之王
- 1
- 通胀的真相
- 1
- 资本是个好东西
- 1
- 大债
- 1
- 熟女私日记
- 1
- 鲁迅作品选
- 1
- 非常女人
- 1
- 七宗罪
- 1
- 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全两册)
- 1
- 恨女人的男人们和爱他们的女人
- 1
- 遭遇独身――对离婚女人的关爱与指导
- 1
- 男性的自白
- 1
- 倒读历史
- 1
- 梁漱溟全集(第一卷)
- 1
- 风格和风格的背后
- 1
- 十年荒唐梦
- 1
- 宋任穷回忆录
- 1
- 北京城杂忆
- 1
- 历劫不悔
- 1
- 影响中国的100本书
- 1
- 多元文化主义
- 1
- 政策
- 1
- 东方主义
- 1
- 文化
- 1
- 绵延之维
- 1
- 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哲学传统比较研究
- 1
- 思痛录
- 1
- 德语国家短篇小说选
- 1
- 世袭社会及其解体
- 1
- 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
- 1
- 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
- 1
- 理性主义及其限制
- 1
- 古代宗教与伦理
- 1
- 代价论
- 1
- 儒家与自由主义
- 1
- 天朝的崩溃
- 1
- 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
- 1
- 论可能生活
- 1
- 法律的文化解释
- 1
- 中产阶级的孩子们
- 2
- 埃斯库罗斯悲剧三种、索福克勒斯悲剧四种
- 1
- 罗念生全集:第一卷:亚理斯多德《诗学》《修辞学》·佚名《喜剧论纲》
- 1
- 统计数字会撒谎
- 1
- 合同法导论
- 1
- 打击犯罪大纪实丛书
- 1
- 往事不忍成历史
- 1
- 我把一切告诉你1
- 1
- 一切只是预演
- 1
- 中国扫黑第一大案纪实
- 1
- 蒋勋说宋词
- 1
- 天墨
- 1
- 万里征战
- 1
- 哲学家的狗
- 1
- 萨特、波伏瓦和我
- 1
- 木腿正义
- 1
- 系统论的思想与实践
- 1
- 舆论学
- 1
- 终身教育导论
- 1
- 科学界的社会分层
- 1
- 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
- 1
- 国民经济学原理
- 1
- 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
- 1
- 超越法律
- 1
- 读书的革命
- 1
- 阅读改变人生
- 1
- 灵魂机器的时代
- 1
- 官僚制
- 1
- 社会心理学导论/20世纪心理学通览
- 1
- 文化类同与文化利用
- 1
- 知识分子
- 1
- 甘地
- 1
- 孔子的故事
- 1
- 我的杂学
- 1
- 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
- 1
- 斯文
- 1
- 中国北方村落的社会性别与权力
- 1
- 佛教征服中国
- 1
- 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
- 1
- 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
- 1
- 中国社会史
- 1
- 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
- 1
- 中国:传统与变革
- 1
- 超越自卑
- 1
- 罗斯福
- 1
- 穷查理宝典
- 1
- 戴高乐
- 1
- 林肯
- 1
- 拿破仑
- 1
- 肯尼迪
- 1
- 托洛茨基
- 1
- 影响力
- 1
- 20世纪的生命科学史
- 1
- 走向世界丛书(全十册)
- 1
- 沈醉回忆作品全集(全四卷)
- 1
- 工业组织与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
- 1
- 公共理性与现代学术
- 1
- 台湾的忧郁
- 1
- 再登巴比伦塔
- 1
- 中国小说源流论
- 1
- 战犯改造所见闻
- 1
- 有闲阶级论
- 1
- 宋代工商业经济与政府干预研究
- 1
- 白区工作的回顾与探讨
- 1
- 一个半世纪以来的上海犹太人
- 1
- 朱毛红军历史追踪
- 1
- 面纱下的秘密战
- 1
- 傲骨
- 1
- Violence
- 1
- 追问阳光财政——2009公民税权手册
- 1
- 财富是怎样产生的
- 1
- 24堂财富课
- 1
-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
- 1
- 德川家康(第十三部)
- 1
- 福特大传
- 1
- 叔本华思想随笔
- 1
- 驯服偶然
- 1
- 货币哲学
- 1
- 哲学的慰藉
- 1
- 学术与政治
- 1
- 爱情刽子手
- 1
- 叔本华的治疗
- 1
- 后楼梯
- 1
- 实验心理学史
- 1
- 一年有半、续一年有半
- 1
- 文明论概略
- 1
- 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
- 1
-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 1
- 空位
- 1
- 有钱人想的和你不一样
- 1
- 法哲学原理
- 1
- 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
- 1
- 人类理智新论
- 1
- 人性论(全两册)
- 1
- 西方哲学史(上卷)
- 1
- 善的研究
- 1
- 物种起源
- 1
- 科学中华而不实的作风
- 1
- 美学(第三卷下)
- 1
- 美学(第三卷·上)
- 1
- 美学(第二卷)
- 1
- 美学(第一卷)
- 1
- 培根论说文集
- 1
- 弗洛伊德文集(全8册)
- 1
- 记忆张爱玲
- 1
- 心理学与文学
- 1
- 再读张爱玲
- 1
- 租書店的女兒
- 1
- 落地的麦子不死
- 1
- 符号学原理
- 1
- 小说的兴起
- 1
- 批评的批评
- 1
- 俄罗斯思想
- 2
- 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
- 1
- 巴尔扎克中短篇小说选
- 1
- 奥德修纪
- 1
- 奥勃洛摩夫
- 1
- 傲慢与偏见
- 1
- 艾菲·布里斯特
- 1
- 中毒的父母
- 1
- 金融的逻辑
- 1
- 风雅颂
- 1
- 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
- 1
- The Peasant Economy and Social Change in North China
- 1
-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 1
- 岁月随想
- 1
- 西游记漫话
- 1
- 中国文学欣赏举隅
- 1
- 红楼小讲
- 1
- 让大脑自由
- 1
- 法国大革命讲稿
- 1
- 自由宪章
- 1
- 论国家的作用
- 1
- 和谐经济论
- 1
- 自由与繁荣的国度
- 1
- 财产·法律与政府
- 1
- 法律史解释
- 1
- 法律的成长法律科学的悖论
- 1
- 卡多佐
- 1
- 哲学与侵权行为法
- 1
- 法律的道路及其影响
- 1
- Louis D. Brandeis
- 1
- 大法官
- 1
- 卡多佐
- 1
- 法官与总统
- 1
- 世界上最伟大的律师丹诺辩护实录
- 1
- 脍炙英雄
- 1
- 心理咨询与治疗经典案例
- 1
- 喜剧三种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