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对《企鹅经典:小黑书 第三辑》的笔记(3)
风筝 (这里很清净)
读过 企鹅经典:小黑书 第三辑
-
《伊凡•伊里奇之死》第59/60/72页
除了这个谎言,或者正是由于这个谎言,伊凡•伊里奇觉得特别痛苦的是,没有一个人像他所希望的那样可怜他。伊凡•伊里奇长时期受尽折磨,有时特别希望——尽管他不好意思承认——有人像疼爱有病的孩子那样疼爱他。他真希望有人疼他,吻他,对着他哭,就像人家疼爱孩子那样。他知道,他是个显赫的大官,已经胡子花白,因此这是不可能的,但他还是抱着这样的希望。他同盖拉西姆的关系近似这种关系,因此跟盖拉西姆在一起,他感到安慰。伊凡•伊里奇想哭,要人家疼他,对着他哭,不料这时他的法院同事谢贝克走来了,伊凡•伊里奇不仅没有哭,没有表示亲热,反而板起脸,现出严肃和沉思的神气,习惯成自然地说了他对复审的意见,并且坚持自己的看法。他周围的这种谎言和他自己所做的谎言,比什么都厉害地毒害了他生命的最后日子。 引自 27. 伊凡·伊里奇之死 早晨也好,晚上也好,礼拜五也好,礼拜天也好,反正都一样,反正没有区别:永远是一刻不停的令人难堪的疼痛;他意识到生命正在无可奈何地消逝,但还没有完全消逝;那愈益逼近的可怕而又可恨的死,只有它才是真实的,其他一切都是谎言。在这种情况下,几天、几个礼拜和几小时有什么区别? 引自 27. 伊凡·伊里奇之死 奇怪的是,所有那些美好的日子现在看来一点也不美好,只有童年的回忆是例外。童年时代确实有过欢乐的日子,要是时光能倒转,那是值得重温的。但享受过当年欢乐的人已经不存在了,存在的似乎只有对别人的回忆。 引自 27. 伊凡·伊里奇之死 -
《我们为何为同一件事哭和笑》第55/57页
你的生命不论在何地结束,总是整个留在了那里。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岁月长短,而在于如何度过。有的人寿命很长,但内容很少;当你活着的时候要提防这一点。你活得是否有意义,这取决于你的意愿,不是岁数多少。你不停往那儿走的地方,你可曾想过会走不到吗?何况条条道路都是有尽头的。 如果有人相伴可以给你安慰,世界不正是跟你并肩而行吗? 引自 28. 我们为何为同一件事哭和笑 我相信实际上还是我们围绕死者露出可怕的神情,制造阴沉的气氛,比死亡本身更加吓人。生活完全变了样,老母妻儿号啕大哭,惊慌发呆的亲友前来吊丧,脸色苍白、两眼垂泪的一大群仆人四处张罗,不见日光的一个房间里点着蜡烛,床头围着医生与教士;总之,我们惊恐万状。在那时候,我们未死的人也被埋葬在土里了。孩子看到自己的小朋友戴了面具会害怕,我们也是这样。人的面具与事物的面具同样应该摘掉。摘掉以后,我们发现罩在面具之下的这个死亡,跟不久前一名仆人或丫鬟平平静静的死亡并无两样。 引自 28. 我们为何为同一件事哭和笑 -
《黄昏之读》第1/2页
在瑞士大圣伯纳德山口之巅,五个向导坐在修道院门外的长凳上。他们朝远处高山望去,那边巍峨的山峰浸染着落日的颜色,仿佛是谁失手泼洒了大量的红葡萄酒,色彩在山顶表面恣意流淌,好像还没来得及渗入下层白雪似的。 我们就这样看着山顶的红酒一点点渗进雪中,山又恢复了洁白,天空泛着深蓝,风的呼啸渐大,周遭空气寒冷刺骨。 引自 24. 黄昏之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