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客对《儿童生活中我是谁(第9版)》的笔记(4)

赵客
赵客 (忽惊此日仍为客,却想当年似隔生)

在读 儿童生活中我是谁(第9版)

儿童生活中我是谁(第9版)
  • 书名: 儿童生活中我是谁(第9版)
  • 作者: [美] 斯蒂芬妮•菲尼/[美] 伊娃•莫拉维茨克/[美] 谢里•诺尔蒂
  • 副标题: 学前教育导论
  • 页数: 560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 2019-3
  • p15

    不只是教师,也适用于父母。

    当你进入学前教育领域时,要记住你也曾是个孩子,你的童年经验会极大地影响你感受自己和他人的方式。
    引自 1 教师  3

    2019-11-12 12:51:01 回应
  • p15

    有多少父母能做到?

    只有了解并接纳自己,才有能力关心、同情并教养儿童。
    引自 1 教师  3

    2019-11-12 12:55:12 回应
  • 学前教育的四个目标

    1. “完整儿童的发展”,即关注社会性、情绪、身体和智力的发展。

    2. 为儿童提供在未来的学校教育中取得成功所需的技能。

    3. 改善贫困和匮乏对儿童的影响。

    4. 传授文化或价值观(特定群体)。

    2019-11-22 10:11:58 回应
  • 62

    请记住,历史事实是记录历史的人用自己的声音和观点传达给我们的。在学前教育领域,绝大多数儿童保育工作都是女人做的,但历史多是男人写的。当年阅读时,想想那些被遗忘的人和被遗忘的声音,这能拓宽你的视野和思路,想一想他们会如何讲述自己的故事。
    引自 3 历史与教育模式  61

    2019-11-22 10:22:24 1人推荐 回应

赵客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165条 )

八十自述
1
陶庵回想录
1
清代八股文
1
晚期帝制中国的科举文化史
1
日暮乾清门
2
人有病,天知否
1
徜徉在思想的密林里
2
苏格兰民族
3
个人叙述中的同仁堂历史
1
纳粹集中营史
2
京城烟火味儿
1
北京人随笔
1
拉康传
2
新文学小讲
1
生在城南
1
风雨艳阳天
3
繁弦杂奏
4
文饭小品
2
闲话周作人
3
100个物品中的德国历史(上、下)
2
艺术的觉醒
6
回归,还是出发
3
岂不怀归
1
高罗佩事辑
2
神武军容耀天威
3
鸱夷室文钞
2
学林侧影
6
日本武士史
1
切尔诺贝利
3
文学漫识
2
人民诗人杜甫
2
纳兰成德传
1
亨利八世与都铎王朝
7
肥肉
1
他者之镜
2
周易简要
1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1
《水浒传》考证
1
走出中国近代史
1
鲁迅与北京风土
1
告别的仪式
3
中国文学1949—1989
1
中国戏剧史讲座
1
词曲概论
1
中国史学入门
1
桥梁史话
1
林语堂传
2
消失的古城
2
沈玉成文存
1
离开的,留下的
1
行走大唐
1
文学讲稿
4
原生家庭
2
伊斯坦布尔
2
故宫的古物之美
2
陈志武金融通识课
1
周作人概观
3
日本电影110年
2
梓翁说园
1
依恋理论与精神分析
1
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
1
13次时空穿梭之旅
1
有琴一张
1
人文精神的伟大冒险
1
夜阑话韩柳
1
被占的宅子
1
The Man Who Wasn't There
1
中国哲学简史
1
哈布斯堡王朝
1
你一定爱读的中国近代史
1
这就是奥斯维辛
1
哈布斯堡王朝
3
暴力的衰落
2
明儿到北京城的垃圾堆上看放风筝去
1
如何去读一本书
1
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
1
日本新中产阶级
2
无用之美
1
疾风回旋曲
1
人类群星闪耀时(全本)
2
知识变现
1
日记中的爸爸舒芜
4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2
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
4
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
1
野果
3
死亡地图:伦敦瘟疫如何重塑今天的城市和世界
1
全图绣像三国演义(上中下)
1
权力脸谱
3
依恋三部曲•第二卷 分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