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鳄鱼街》试读:圣显
一
我们的小镇在没完没了的昏黄与灰黯中已经沉浸了一段时间,周边阴霾突降,四处落满毛茸茸的霉菌,地上长出乏味的铁色青苔。
早晨黄褐色的烟尘和迷雾几乎还没有完全散去,低沉的琥珀色的午后便迅速光临,带着淡色啤酒般的金黄与透明持续短暂的片刻,随即又从色彩缤纷、广阔无垠的重重夜空的迷幻穹隆下升起来。
我们住在集市广场一幢黑洞洞的公寓里。那片楼群中有很多空无一人的死角,很难清楚地把它们区分开来。
这给各种错误提供了无限可能。因为你一旦走错门道,踏错楼梯,极有可能会发现自己钻进了一个真正的迷宫,那里的房间和阳台都完全是陌生的,某扇意想不到的门扉面对空荡荡的陌生庭院敞开着,你完全忘记了最初来这里所要探寻的目标。几天之后,经过无数次陌生而复杂的历险,在黎明熹微的晨光中再次回到自己的家时,这才想起此行的初衷。
我们家里到处是巨大的衣柜、宽阔的沙发、退色的镜子和廉价的人工棕榈树。由于母亲懒惰,大部分时间又在店里待着,加上长着两条细腿的阿德拉对家务不闻不问,房间日益荒疏。谁也指挥不动阿德拉,她会一连几天在镜子前没完没了地化妆打扮,把梳子带下来的头发团以及画笔、单只拖鞋、不穿了的胸衣扔得遍地都是。
从来没有人知道我们住的那套公寓究竟有多少间房子,因为没有人记得这些房子有多少间曾给陌生人住过。经常有人无意中打开被遗忘的房门,发现里面空空荡荡。房客很久以前就搬出去了。在几个月不曾动过的抽屉里往往会有意外的发现。
楼下那几间屋里住着伙计,有时,深夜里他们在噩梦中发出的尖叫声会把我们吵醒。冬天的时候,父亲常常走下楼,走进那些冰冷、黑暗的房间,想把睡得像石头般深沉的伙计们从鼾声中弄醒。手中的蜡烛光影摇曳,在地板和墙壁上蹿跃。
父亲把蜡烛留在伙计们的房间,在烛光的照耀下,他们从脏兮兮的被窝里懒懒地放出身子,然后坐在床沿上,伸出难看的光脚板,手里攥着袜子,在哈欠的舒服劲儿中放纵片刻,那种哈欠几乎接近肉欲的快感了,最后激起牙床一阵痛苦的抽搐,简直快要呕吐了。
几只肥大的蟑螂静静地趴在角落里,燃烧的蜡烛照在它们的身上,身影放大后显得穷凶极恶,当它们突然像蜘蛛移动般怪异地跑开时,那影子仍然贴着没头没脑、扁平坦直的身子。
那时父亲的健康开始每况愈下。在那年初冬的前几个星期,他甚至常常在床上一躺就是好几天,周围环绕着装有各种药片的瓶瓶罐罐,账本直接从店里送到他眼前。疾病的苦涩滋味像房间里的地毯般落了下来,墙纸上图案隐约闪烁的幽光显得更加昏暗。
晚上,母亲从店里回到家后,父亲总是那么亢奋,老想争辩什么。
他指责母亲账目做得不准确时,整个脸颊都会涨得通红,愤怒得几乎要丧失理智。我记得不止一次,深更半夜醒来,看见他身穿睡衣,光脚丫子踩着皮革沙发忽上忽下,要向我茫然无措的母亲证明他是多么气急败坏。
在别的日子里,他又显得那么镇定和沉静,聚精会神地研究着账本,时常在复杂的算术迷宫中迷失方向。
我至今依然能看到他在冒着烟气的灯盏的映照下,在那块雕刻着花纹的巨大的床头板下,蜷缩在枕头中间,身体若有所思地前后晃荡着,脑袋在墙上映射出一个硕大的黑影。 [remark=15]
[/remark]他的目光一次又一次从账簿上移开,仿佛要接触一下空气,张大嘴巴,厌恶地咂巴几下,似乎舌头既干燥又苦涩,然后无助地环顾一番四周,好像在搜索什么东西。
有时他会悄然下床,跑到房间的角落,那里墙上挂着个他惜爱备至的家伙。那是一只沙漏状的水壶,上面印着盎司为单位的衡量刻度,里面注满黑糊糊的液体。父亲用一根长长的塑料软管把它系在身上,那根软管像一圈长满瘤节、还在疼痛的脐带。跟这个可怜的装备发生联系后,他神情专注得反而紧张起来,眼睛变得更加幽深,苍白的脸上弥漫开一种痛苦或者禁忌产生的快感的表情。
接下来又是几天心平气和、专心干活的日子,偶尔被孤独的自言自语中断。他坐在那里,在灯光下,在那张大床的枕头中间,当灯罩上方的阴影与窗外城市深沉的夜色交融在一起的时候,房间逐渐变得空旷起来。他无须注目就能感觉到,墙纸蓬蓬勃勃的丛林里到处是轻语声、咬舌声和嘶嘶声,近在咫尺,萦绕在他的身边。他无须察看,就能听到一场心照不宣、挤眉弄眼暗递信息的阴谋,一场在墙上的鲜花中竖起戒备的耳朵聆听什么的阴谋,一场用隐晦莫测、笑意盎然的嘴唇暗示什么的阴谋。
这时,他又假装更加痴迷地投入工作,加加算算,尽量不要败露出内心升起的丝毫愤怒,抑制住冲动,不要忽然大吼一声、盲目地冲上前去几把撕下那些弯弯曲曲的蔓藤花纹或者一束束眼睛和耳朵。那些密密麻麻的眼睛和耳朵从夜色中不断涌现,以随时翻新、幽灵般恐怖的抽芽和发枝速度,在黑暗的子宫中不断壮大、不断繁衍、不断弥漫。只有当清晨来临,夜色渐退,墙纸生机凋敝,画面上的叶子和花瓣脱谢,如秋季般稀稀落落地凋零,进入依稀的黎明,这时,他才镇定下来。
接着,在昏黄清冷的黎明,在墙纸上鸟儿唧唧喳喳的鸣叫声中,他沉沉地昏睡上几个小时。
他似乎可以好几天甚至好几个星期沉醉在复杂的流水账的计算中,而他的各种思绪却早已秘密地探进肺腑深处。他凝神屏息倾听着。当他带着满脸的苍白、茫然,把凝视的目光从那座迷宫回转过来后,才露出一丝笑容镇定下来。他不愿相信那些压迫自己的假设和建议,把它们一概斥之为荒谬。
白天,这一切更像在进行辩论和劝导,略微放开嗓门陈述着冗长单调的理由,不时地插入幽默的挑逗和戏弄。但是,到了夜间,这些声音会激情澎湃地升起来。他提出的各种要求更加清楚、更加放肆,我们听到他在跟上帝对话,似乎在恳求着,或者跟一个坚持要宣布和签署什么命令的人进行不懈的抗争。
终于,有一天晚上,那个声音抬高调门了,带着强烈的威胁和抵制意味,要求他还是亲口亲身见证为好。我们听到,当他从床上起来时那个幽灵已进入他的身体,他在先知般的愤怒中变得高大起来,犹如一挺机关枪发射的急促的胡言乱语几乎让他透不过气来。我们听到了战斗的喧嚣声和上帝的呻吟声,这呻吟声好像是那个屁股被打得伤痕累累、但仍然怒不可遏的太阳神发出的。
我从来不曾看到过《旧约》中的某个先知,但是看到这个被上帝之火烧燎得如癫如狂的男人,他笨拙地坐在手摇风车后面那个巨大的瓷夜壶上,那个风车就像一幅被绝望扭打的屏幕,他的声音直冲其上,听上去越来越陌生和粗砺。看到这幅画面时,我终于明白什么是圣人至高无上的愤怒了。
这是一场如同雷鸣般令人生畏的言辞交锋。他的胳臂痉挛地挥舞着,把天空划成块块碎片,在这些裂缝中浮现出口吐咒语、怒气冲冲的耶和华犹太教的耶和华被认为是永恒的、世界的造物主、伦理规范的来源。耶和华的力量遍布每个角落,是一切存在的原因,力量无比强大,没有做不到的事。的脸。他像栖息在西奈山西奈山(Sinai),是上帝的圣山,又叫摩西山,基督教的信徒们虔诚地称其为“神峰”。上的黑暗中那样,把结实有力的手掌支撑在窗帘盒上,那张巨大的脸庞紧紧贴住窗户上方的玻璃板,肉乎乎的大鼻子被压得发扁,这时,我不用细看就认出了他,这个可怕的造物主。
我听到在这些预言般的长篇演说的间歇传来父亲的声音。我听到窗户在那两片肿胀的嘴唇发出的强有力的咆哮声中动荡摇晃,与内脏的爆炸声、恸哭声以及父亲发出的威胁声混在一起。
有时这声音骤然降低,变成温和的呢喃,好像夜间烟囱里的风传出的呜鸣。接着,在哭泣和诅咒夹杂的暴风雨中,一声滚雷般的巨响传来。忽然,随着一声黑暗的哈欠,窗户打开了,一片黑暗径直飘进房间。
在电光骤然一闪间,我看到了父亲,他解开睡衣纽扣,嘴里在疯狂地咒骂。这时,他用一个极其熟练的动作把夜壶里的东西一倾而空,倒进窗户下面的黑暗中。
二
父亲开始在我们眼前慢慢地枯萎、凋谢。
他在那几只大枕头中间佝偻着脊背,灰发凌乱地连根竖起,嘴里独自喃喃低语,完全沉醉在某种复杂隐秘的个人事务中。他的人格似乎分裂成众多互相抵触和吵闹不休的自我。他与自己大声争辩,激烈狂热地说服着、恳请着、乞求着。他又像在主持一个利益请求迥异的众多党派参加的会议,试图竭尽全力、执意调和他们的各种观点。可是,每次,这些人声鼎沸的会议都演变成诅咒、恶骂、诬蔑和羞辱,期间,各种激烈的争吵声此起彼伏。
接着出现了一段平静期,一段心灵的平静期,一段幸福的精神宁静期。巨大的分类账本再次摊在床上、桌子上、地板上,在那盏灯照出的光线里,一种近乎僧侣般的心平气静的氛围笼罩在洁白的床铺之上,笼罩在父亲低伏的灰暗的脑袋之上。
但是,母亲深夜从店里回来后,父亲又会变得生龙活虎,喊她过来,自豪地给她看色彩斑斓的贴花纸,他用这种纸辛苦地把主账本的页边裱了起来。
大约从那时起,我们就注意到父亲开始一天一天地萎缩,像一枚留在硬壳里的坚果仁,在逐渐干枯。
这种萎缩并没有伴随任何精力的衰退。相反,他的总体健康状况、他的幽默感、他的灵活性似乎还有所提高。
现在,他总是放声爽朗地大笑,有时几乎被自己的笑声击倒。有时,他会敲击一下床沿,变换着不同的声调回答说:“进来。”他可以这样一连玩上几个小时。他一次又一次从床上爬下来,然后又爬到衣柜顶上,蹲在天花板下,整理落满灰尘的零碎物件。
有时,他把自己全身的重量压在两把椅子上,把椅子一直往后推啊推,前后晃荡着双腿,闪亮的目光在我们的脸上找寻着钦佩和鼓励的表情。他似乎已经完全跟上帝达成了妥协。有时,晚上,这个留着小胡子的造物主的脸出现在卧室的窗户前,沐浴在孟加拉焰火深紫色的光焰中。但是,那种仁慈的目光在父亲睡熟的脸上仅凝视片刻工夫,父亲那甜美的鼾声似乎已经蜿蜒到沉睡的世界遥远的未知地带。
在这个冬天漫长黯淡的午后,父亲经常花好几个小时在堆满陈旧的废弃物品的角落翻腾着,好像在狂热地搜寻什么。
有时,在晚饭时间,当我们都在桌边坐下时,唯独不见父亲的踪影。在这样的时刻,母亲只好一遍又一遍地大声叫着“雅各布”,用勺子敲击着桌子,接着他会从衣柜里现身,浑身覆满灰尘和蛛丝。他的眼睛空空洞洞,脑子里还琢磨着只有自己知道、让他全神贯注的复杂问题。
有时他会爬到某个窗帘盒上,冻僵了般一动不动,与悬挂在对面墙上的那只塞着草料的巨大的秃鹰标本遥相呼应。他可以长时间保持这种蹲伏的姿势一动不动,眼睛里迷雾蒙蒙,嘴角带着一丝狡猾的微笑,偶尔像扑闪翅膀那样拍打一下胳膊,然后像只无论谁走进房间都会打鸣的公鸡那样啼叫起来。
我们对父亲日渐沉溺其中的这些怪癖再也不上心了。他几乎完全摆脱了肉体的需要,可以接连几个星期不进任何营养,每天都深深地沉浸在匪夷所思、离奇复杂的活动中。他对我们的劝告和恳求只是用内心支离破碎的自言自语应付一下,外面世界的任何东西对他都产生不了丝毫扰动。他始终如一地全神贯注着,病态地兴奋着,干枯的脸上带着几丝红晕。他完全不理睬我们,甚至也不听我们说话。
我们开始对他毫无伤害的存在、对他轻轻的喃喃自语以及孩子般忘我的唧唧喳喳习以为常,那声音听起来仿佛从我们这个时代最边缘的某个地方发出。那段时间,他经常一消失就是好几天,或待在屋子某个遥远的角落,你很难捕捉到他。
渐渐,类似的消失也不再让我们产生任何印象,我们又习以为常了,等过了很多天后,父亲再次现身,整个人似乎缩了好几寸,瘦了很多圈儿,我们也不再想这事儿了。我们不再把他看做我们中的一员,他遥远得仿佛已经不是人类,不再真实。他一节一节地、自觉地从我们当中脱身而去,一点一点地摆脱了与人类集体联系的纽带。
他那仅剩一副小小肉体的皮囊和荒谬绝伦的怪癖,有朝一日也终会消失,就像那堆归置在墙角的灰色垃圾,等待阿德拉转移到专门的存放处。
>鳄鱼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