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是叫人惦记》试读:看,这个历史守望者

——梅毅的“大历史散文”印象如何写历史?如何展开历史叙事?这首先有一个角度的问题,或者说距离的问题。历史的守望者,套用一个“时尚”的说法,可能是对历史随笔叙事角度的最好诠释。首先,守望者对事件保持着一个距离,所谓旁观者清,距离不仅产生美,更产生理性和睿智。不是历史的亲历者,而是历史的观察员。更重要的,守望者虽然没有亲历历史,但你内心关注着他,眼睛注视着他,笔下流出的文字是鲜活的,是生动的,是现场的。 历史的守望者——由于距离,少了琐碎,多了理性;由于守望,少了隔阂和陌生,多了生动和现场感。守望几千年的历史,需要的是“功力”——没有功力,不可能让你静下心来;没有功力,不可能让你洞悉事件背后的脉络;没有功力,不可能完成你的观察报告。赫连勃勃大王正是很好地扮演了一个历史守望者的角色,并且把他精彩的守望报告不断地呈现给我们。 ——我们应该对他说一声谢谢。介于“戏说”与“细说”之间的大历史散文动荡年代,复杂人性,故人往事,点点滴滴,其间更不乏作者自己对人生、对历史的独特感悟。于笑谈间快意恩仇,于诙谐中饱含哲理,大有“相忘于江湖”之感;于一两个历史人物的“命运”之中,揭示出历史的细节。 从历史人物入手,融入大历史年代的独特视角,既摈弃了“戏说”历史的无中生有,又避免了“细说”历史的生硬枯燥和了无生趣,是把玩历史,是幽历史一默,而非简单的叙述或者是“故事新编”。于是乎,愚称赫连勃勃大王这位史坛新锐的作品为“介于戏说与细说之间的大历史散文”。 “大历史散文”,贵在两个字——大和散。大者,视角之大也。用“广角镜头”看历史,不拘于一人一物一事之细节,而是把一人一物一事放入他们所在的独特历史时代去加以分析,加以叙述,加以议论。散者,素材之广也。读作者的作品,往往突破了历史的范畴,文化的、历史的、哲学的、美学的等等睿智之言都在其中,并且作者很善于做整理的工作,很善于联想和比较,把一人一物一事放之整个社会科学的范畴,古今中外地进行比较分析。思维之活跃,可谓一“散”字。 历史寓言 亚里士多德说,寓言就是以另一事物表达的事物。不太能读懂的一句话。什么是“寓言”?给小朋们的解释可能是这样:寓言就是讲一个故事,包含了很多的寓意,引发读者不同的思考。 寓言的意义远比命题丰富得多。其实,历史本身往往是更好的寓言。读历史,我是当作寓言来读的,赫连勃勃大王的历史随笔,更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寓言的视角和寓言的语境。 历史本身是多角度的,读者的人生经历是多样化的,同样的历史,同样的叙事,不同的人生,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思考。这可能就是历史的寓言性的解释。 拜伦说,“时间像是驿站,命运之神就在那儿换马,教历史换调子,然后再沿着帝国兴亡之途奔驰”。赫连勃勃大王的笔触正好落在了那一个个驿站,落在了那换马的瞬间,落在了换调子的历史和换命运的人物背后的细节还原的点点瞬间。 以细节还原的“慢工”雕琢出寓言性叙事的“细活”,让我们在生动的笔触间感悟人生的寓言,这就是赫连勃勃大王给我们的奉献。 ——我们应该再次对他说一声谢谢。 一言以蔽之,本书“论人记事,补史家之失,尽艺事之能”,状写各色各相人物,钩沉颇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掌故,笔力雄放而华丽,酣畅舒展,作者学养深厚而往往能另辟蹊径,纵横自如而又能收发由心,散文、寓言、历史剧集熔于一炉,诗词、歌赋、正传、稗史佳构于一体,读之让人爱、使人恨,让人怜、使人悲,让人悟、使人叹,绝对值得细细品味。 是为序。 文 华 2006年4月20日  

>历史总是叫人惦记

历史总是叫人惦记
作者: 梅毅
副标题: 小怜玉体横陈夜
isbn: 7561334842
书名: 历史总是叫人惦记
页数: 309
定价: 28.00元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6年5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