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试读:第1部布拉格

在布拉格郊区新犹太墓地的门口,接待游客的是一位消瘦而苍老的墓地守门人。他指了指一个放在椅子上的纸箱,请游客从纸箱里随意挑选一顶纸做的圆顶小帽?。在这个寒意料峭的2月清晨,纸帽毕竟过于单薄,游客干涩地笑了笑,信手拣起一顶。在他的肩部正上方,不难发现一块稍嫌污秽的白漆指路牌,上面标着一道细细的黑箭头,写着"弗朗兹卡夫卡博士。"这是一个阴霾的日子,1924年6月2日也是一样。正是在那天下午,法学博士弗朗兹卡夫卡安葬在这片布拉格犹太中产阶级华丽的深色碑林当中。沿着砾石小路走到尽头,游人立刻就会被卡夫卡的墓碑那独特的外形所吸引。这座墓碑是立体派艺术家设计的,碑石呈灰白色,外形类似古埃及的方尖碑,只是下方略窄,上方略宽,碑上刻着卡夫卡的名字和在他之后去世的他的父母的名字。墓碑造型简洁,结构轻盈,朴素而富有独创风格,它与这位有着独特天赋、令整个世界为其着迷又令整个世界为其困惑的作家真是绝配。如果不知道卡夫卡和布拉格之间关系,不知道他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事,游客们往往不会在这个城市长期驻留。"卡夫卡就是布拉格,布拉格就是卡夫卡",卡夫卡的朋友约翰尼斯曾这样说过。然而,今天的布拉格已经成了欧洲独立国家捷克的首都,当地居民也已不再使用卡夫卡写作时用的语言了。卡夫卡出生于1883年,当时的布拉格是奥匈帝国的几个重要城市之一,而奥匈帝国则处于哈普斯堡皇室两元君主执政时期,官方语言是德语。卡夫卡是犹太人,但在当时,布拉格的犹太人几乎被全盘德国化了。这样的背景对任何作家来说都已经够复杂了,而相对卡夫卡来说,这更成为了他那复杂的作品和痛苦的个人生活源泉。他惟一想做的就是写作。他说过:"除了文学,我一无是处"。但周围的环境却障碍重重:一个冷漠的家庭、一份要求苛刻的工作、糟糕的身体状况、结婚的理想屡屡破灭。他的作品所具有的独特风格--如今被称为"卡夫卡式风格"--就源于这种没有归属感,即在一个神秘而满含敌意的世界里无法找到归宿的感觉。在负疚感上,卡夫卡就像《审判》(The Trial)中的约瑟夫K一样,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受到正式指控的被告,一个没有犯罪行为的罪犯;在孤立感上,他就像《城堡》(The Castle)中的土地测量员一样,为了在城堡中明确自己的位置,不敢违抗令人莫名其妙的命令;在对新生活的憧憬和个人的重塑上,他就像《失踪者》(The Man Who Disappeared)中年轻的主人公一样;在自我分裂的痛苦上,他就像《变形记》(Metamorphosis)中化身为甲虫的推销员格里高尔一样。但是,如果据此认为卡夫卡是一个敏感柔弱、只能逆来顺受的人,则是十分荒谬的。卡夫卡宁静、善思、孤独的性格也有热情、睿智的一面,他不但能够敏锐地感知生活中的苦痛,而且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乐趣。在布拉格,他有自己的朋友,他的身边有一个由著名作家、知识分子组成的活跃而激进的圈子;他的事业一帆风顺,在同事中有不错的人缘;他喜欢到乡间旅行,也乐于从事户外活动;尽管他的主要作品没有在有生之年发表,但作为一名作家,他在生前虽然名气不大,却备受好评。女人们常常被他的魅力吸引,他也乐于同她们相处。不管私下里他如何忍受恐惧和孤独的折磨,事实上他都为每一个和他交往的人所喜爱。卡夫卡去世后,他在世界文坛上的地位得以确立,一些人渐渐习惯把卡夫卡看作一个准宗教作家,一个钟爱宗教主题的寓言作家,一个现代人。一个有点抽象的卡夫卡由此显现出来了,这正贴合20世纪中期欧洲和美国知识分子的胃口,荒诞主义者和存在主义者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卡夫卡。但是,到了20世纪后半期,一个更为微妙的卡夫卡开始出现了。人们发现,以往的研究忽视了卡夫卡的布拉格背景、犹太人身份和个人生活的细节,一种新的寻根究底的研究潮流扭转了这种局面,尤其在卡夫卡的大量信件和日记公诸于世后,人们更是还原出了一个历史的卡夫卡:一个在具体时间具体地点的具体人物。

>卡夫卡

卡夫卡
作者: (英)尼古拉斯·默里
isbn: 7801735684
书名: 卡夫卡
页数: 305
译者: 郑海娟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定价: 32.8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6-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