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就是大》试读:网络与责任

    大公司和互联网正在让我们的商业活动变得越来越没有礼貌和教养。或许有一天,我们将不得不重新学会承担责任,在网络上公开我们的真实姓名。     你准备好了吗?     今天,在去办公室的路上,我差点被撞死。虽然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已经不是第一次死里逃生了,可这一次的遭遇却给我好好上了一课。正当我驾车行驶在路上的时候,一辆Verizon 公司( 美国最大的无线通讯运营商,被称为美国电信业的巨无霸。—译者注) 的维修卡车突然从辅道斜冲出来,差点撞上我的保险杠,然后连跨两个车道,呼啸而去。虽然司机开得很快,可我还是记住了她保险杠上的那句话。     然后我掏出手机,准备打电话向她的上司投诉。这可不是一起普通的Verizon 维修车扰民事件。这样开车太危险,这可是事关生死的大事啊!天哪,我却居然找不到可投诉的对象,他们没有一辆保险杠上贴着“Don’t Like MyDriving?( 不喜欢我开车的方式吗? )”的卡车。根本不知道该联系谁!     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这个问题,那些你所熟悉的人通常不会在大街上跟你撞车、不会冲你说脏话、不会占用你的停车位—而一个你不认识的人却很容易这样做!这是有原因的:匿名本身就是礼貌的大敌。     我常常想,如果Verizon 的这位司机在保险杠上贴了自己的车牌号,她开车的时候是否会更加谨慎一些?     在一个只有200 个人的小镇上,你不可能指望做了错事却没人知道。因为或早或晚,即便是那些在大街上晃荡的小混混都有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而且就连小混混们都知道,他们所犯下的错误可能会让周围的人对他们敬而远之。街坊邻居往往是最有效的行为矫正工具,一旦别人知道你是谁,你的表现就会截然不同。     而一旦隐私得到了彻底的保护,所有的行为都被遮上一层面纱,许多人就会露出自己的本性。他们会做一些非常自私的事情,一些他们绝对不会当着朋友的面( 或面对摄像头) 做的事情。可以想象,如果所有用户注册时都必须使用真实姓名,网上色情聊天室将会空无一人。如果你每天都会见到邻居们,还要向他们解释你为什么要把那些有毒废物倒进河里,相信哈德逊河就不会那么容易遭到污染。     现在的问题是: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英国著名作家、政治讽刺作家,善于以先知般的笔调勾画人类阴暗的未来。主要作品有《动物庄园》和《1984》。—译者注) 的批评者们总在抱怨我们正进入“老大哥”(BigBrother,《1984》中的人物,在乔治·奥威尔的笔下,“老大哥时代”是一个严密监控,个人完全没有任何隐私的时代。—译者注) 时代,每个人都没有任何秘密可言,营销人员对我们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可在我看来,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匿名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每个人都可以很轻易地将自己隐藏起来。     那些大公司正在变得越来越神秘。即便是离它们近在咫尺的邻居可能也搞不清楚它们到底在做什么,因为这些公司可以通过语音电话和各种规章制度把自己遮盖得严严实实。我们之所以会受到大公司的傲慢对待,或者它们之所以总是无法兑现承诺,主要原因在于那些匿名的服务人员根本不在乎我们的感受。人们可以忍受失望,但他们有权利看到那些让他们失望的人到底是什么样子。     帮助人们推卸责任的另外一股力量是互联网。我不知道到底是谁让互联网变成一个匿名的地方,但这个想法确实很糟糕。当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隐身的时候,谁来承担相应的后果呢?让我们看看:     ■ 在一些在线拍卖服务网站上,比如说eBay,正像我们看到的那样,虽然eBay 已经作出了最大的努力,但匿名操作还是会不可避免地引发盗窃和欺诈性竞价行为。     ■ 电子邮件的受欢迎程度开始大打折扣,而罪魁祸首就是垃圾邮件。我相信,如果通过网络能够追查到所有发件人的真实身份,并同时给他寄上一张账单,所有的匿名垃圾邮件都会在24 小时内销声匿迹。     ■ 随着匿名谣言日益流传开来,网络的信息交换效果开始大打折扣。当人们不知道信息出自何人之手的时候,几乎所有信息—从线上股票交易到全国新闻到战争动员—都会变得可疑。     ■ 由于人们可以随时加入一个新闻组,或者打断一段有用的对话—而我们却对此无能为力,因为我们根本无法查清这个人是谁,而且他或她也可以随时更换用户名,然后重新返回新闻组—新闻组将变得毫无意义。     或许我们应该稍微停下来,好好想一想,类似的服务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进行的?或者说,如果所有人在线上活动时都必须使用真实姓名的话,情况将会变得怎样?     你能想象在一个所有人都带着面具的组织中工作吗?人们可以想坐哪儿就坐哪儿,可以随手拿走自己想要的东西,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且说完之后就可以立即消失,甚至很可能是永远消失。可以肯定,在这样的环境当中,人们什么事情也做不了。     4     针对这种情况,我有个小建议: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新的网络社区,每个人都必须使用真实姓名,也就是说,如果有人想加入我们的新型线上社区,他必须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责任。     你会选择哪种社区,是匿名的,还是需要用户登记真名实姓,从而可以保证你的安全的?     可如果无法匿名,个人隐私难道不会受到侵害吗?     在我看来,匿名和个人隐私根本不是一回事。许多年以前,我们远不像现在这样容易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也没有这么多的个人隐私。虽然那些大公司建立的互联网大大增强了人们想要的匿名性,但个人隐私并没有因此得到更高水平的保护。而且我还想顺便问一句,难道个人隐私真的如此重要吗?     如果所有人都没有隐私会怎样?如果所有人都知道你能挣多少钱,缴多少税,为慈善事业捐多少钱,以及你养多少条狗,情况又会怎样?或者我们可以再加上两条假设。第一,政府不会被那些大脑被控制的蓝盔战士( 联合国部队的战士,因头戴蓝盔而得名—译者注) 推翻,我们现有的社会制度也不会被新的秩序取代。第二,每个人的生活都变得透明。你无法匿名,也没有个人隐私—可其他人也同样没有。结果将会怎样?     我并不是说我想建立一个那样的世界—但我觉得这个想法确实值得思考。不知道为什么,在许多人看来,要想在未来继续维持一个文明的社会,最好的方式似乎就是保证人们可以继续匿名,这样可以保证自己的个人隐私。我想,如果我可以选择的话,我倒是宁愿生活在一个大家都彼此认识的小村庄里。那样至少人们在开车的时候会更小心一些。

>小就是大

小就是大
作者: (美)高汀
副标题: 154条改变你事业和人生的商业妙想
原作名: Small is the New Big
isbn: 7536689063
书名: 小就是大
页数: 260
译者: 刘祥亚
定价: 35.00元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7-10-1
又名: small is the new b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