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的历史》试读:斯文人的骂法

骂不骂人实际上跟素质和地位没多大关系,不管你是海外游回来的博士级乌龟,还是打小辍学混迹街头的小流氓,遇到心情不爽的时候同样会大爆粗口,问候对方家庭女性成员甚至直指生殖器,越是偶像、越是专家,骂人的水平也越高。所以有位仁兄就说了,人生在世,无非就是被别人骂,再偶尔骂骂别人。 首先为大家隆重推出的,是号称战国第一职业骂客的孟子。很多人不知道,孟子活了差不多80岁,大概就干了两件事,一个是接孔子的班,到处鼓吹仁政学说,另一件,是借兜售“仁政”的机会,到处骂人,走到哪骂到哪。 孟子骂人的技巧是跟谁学的,史书上没说,后世写这个的都是孟子他徒子徒孙,这些糗事当然不会记载。不过,偶估计和他小时候的邻居脱不了干系,否则孟子他妈也不会玩搬家游戏,弄出个“孟母三迁”来。另外,孔子肯定也有责任,要不是他最先开骂,孟子多半也不会干出如此丢人的事。 先看一下孔子是怎么骂人的。一般来说,只要是骂人,人身攻击几乎是少不了的,孔子也不例外。有一天,孔子在讲台上正侃得口水横飞,看见宰予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一脸的不高兴。如果是《逃学威龙》的片段,肯定黑板擦就招呼过去了,可孔子是文化人,是君子,讲究的是动口不动手,于是只好开骂:“你小子就是块糟木头,和大粪砌的墙没有什么两样!” 子路也被孔子骂过,而且骂得很狠。有一天,几个弟子在一旁伺候孔子,端茶的端茶,捶背的捶背,只有子路屁事不干在那坐着。孔子心里有些生气,平时来上课俺从来没找你要过学费,你不伺候我也就算了,干吗拽得跟二五八万带三筒似的。到后来越看越不爽,孔子觉得不骂他几句实在对不起自己:“你看你这屌样,将来怕不得好死。”这话真够恶毒的,子路不过就是性格刚直了点、人品骄傲了点,没在你面前当一回免费侍应生而已,孔子居然就这么咒人家。还好子路算是有点涵养,要不然直接甩膀子跟你拼命了。后来,子路好像死得确实比较惨。 除了弟子,孔子连朋友也骂。一天孔子去老朋友原壤家做客,一进门,没看见原壤出来迎接,心里就不大痛快。这还不算,走到客厅一看,原壤还坐在椅子上,两脚八字一样叉得大大的。孔子觉得这老朋友一点都不懂礼貌,气得张嘴就骂:“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什么意思?就是小时候没家教不懂礼节,长大了毫无成就,这么老了还不去死,纯粹就是一个害人精! 骂人骂习惯了就收不住嘴,骂完身边的人,孔子就开始骂外人。别人问他,你看这些当官的干得怎样?孔子直接来一句:“那些人全都是饭桶,能干出什么好事?”后来一顺口,孔子就缔造出历史上最经典的一骂——“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大概因为孔夫人老是惹他老人家不高兴,不过他这一骂,却得罪了天下女人,到现在女人想起这句话来,还是咬牙切齿。 在偶看来,孔子骂得最正确、也是最恶毒的一次,就是那句“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人死后做俑人来殉葬,是最野蛮、最不人道的做法,孔子骂这些人断子绝孙,实在大快人心。不过,孔子的这一骂也开创了后世骂人的一大类型——人身攻击,直捣生殖器,看来孔老先生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实在很大,巨细无遗,连这么经典的骂人话也能蹦出来。 比起孔子来,孟子这个战国第一职业骂客更是青出于蓝,骂的更是轻松畅快、盛气凌人。 孟子喜欢跟人辩论,可辩论风度极差,一辩就必欲置对方于死地,一点也不费尔泼赖,遇到辩不赢的时候,他就骂。南方的对手上门来找他辩论,他听不懂就骂人家说的是鸟语,当时普通话没有推广,难怪他发脾气,不过他老人家讲的恐怕也是山东方言,这个就不知道对方怎么骂他了。遇到这样的职业骂客,大多数人只好敬而远之,惹不起难道还躲不起?所以还在稷下学宫的时候,孟子就骂遍齐国无敌手,大有一种独立荒野,拔剑四顾心茫然的寂寞高手感觉。 对职业骂客来说,辩论的时候要骂,没辩论的时候更要骂,不骂不足以震慑人心,不骂不足以振奋士气,不骂更不可能达到炒作的目的。为了宣传自己的“仁政”,同时打击其他学术理论,孟子到处开骂,对别人实施精神侮辱。比如杨朱倡导“为我”,他就骂人家是“无君”,墨家主张兼爱,他也骂作是“无父”,最后就是“无父无君,简直就是禽兽!” 孟子骂得最多的是齐国的BOSS齐宣王,常常骂得他“勃然变乎色”,“顾左右而言他”,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可齐宣王脾气够好,不但不生气,还经常派人来请孟子骂自己。这毛病可不大好,拿今天的说法就是有点受虐狂的倾向,得去看心理医生。 就这孟子还摆架子,说既然是你请我骂你,那就该你自己上门来找骂才对。他还糊弄出一个理论根据,说人受尊重有三点:年纪大,学问大,地位高。你齐宣王只占了一条地位高,而我孟子占了两条,二比一,当然应该是他来见我。朋友景丑就劝孟子,怎么说齐宣王也是BOSS,你好歹还是得尊重人家。可孟子就是不听,端起碗吃人家酒肉,放下碗骂人家爹娘,颐指气使,大大咧咧,好像齐宣王上辈子欠了他什么! 可能齐宣王老供他吃肉喝酒,孟子多少还是得顾及一下面子,骂得还不算狠,可齐国的邻居们就倒了大霉。梁惠王是受伤最深的,孟子横竖看他不顺眼,骂他是:“吃人的野兽,简直不是人!”其他国家的BOSS则都是喜欢杀人的畜牲。所以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就对孟子很不爽:“这老东西如果生在我明朝,看我不宰了他!” 论到骂人,孟子也不是百战百胜。一次孟子到魏国去推销他的“仁政”学说,正好遇到张仪也在那兜售纵横术。同行就是冤家啊,两人在魏惠王的豪华办公室里就骂开了。 孟子很鄙视这个纵横之术,就骂张仪是“妾妇”,说他搞的这一套完全就是为了取悦主人,主人喜红则红,主人喜白则白,只要给他官做就行了。 张仪也不是吃素的,半辈子就指望那张嘴活着,骂起人来一点也不含糊。你孟子骂我是“妾妇”,那你就是“乞国老士子”,是到处乞讨的文化老流氓! 孟子那咽得下这口气,长这么大从来都是他把别人骂得体无完肤,这次怎么都得找回场子,丢不起那个人啊。可孟子还没开始反击,张仪又开始骂了,这回骂得更恶毒,你跑了这么多地方,也不管各个国家情况不同,反正都只是兜售你那套理论,没人看中你,你就到处乱骂,你这跟“娼妇”有什么区别,而且还是卖都卖不出去的“处子娼妇”。 魏惠王有点纳闷了,在一边问,这个“处子娼妇”是什么意思。 张仪就解释说,鲁国有个妓女,长得很丑,身材也不好,该大的地方小,该小的地方大,所以没人来光顾她生意,免费赠送都没人要,岁数一大,就成了BT老处女,每次看见有美女从门口过,就莫名其妙乱骂人,这就叫处子娼妇了。 夜路走多了终会遇到鬼,孟子这个职业骂客也有吃瘪的时候,而且这个跟头还摔得不小。 其实我们也不能说孟子素质有问题,在那个时候大家都骂,不同学派之间的嘴仗打得尤其厉害。比如墨子就骂儒家“言谈必称商汤、文王,可是行为却跟猪狗一样。”荀子更是把当时的十二家学派全骂了。庄子也好不了多少,他骂孔子,骂惠施,看谁不顺眼就骂谁。看见宋国的曹商出使秦国,混了一百辆马车回来,他老人家红了眼,恼羞成怒,骂的是肮脏不堪:“我听说秦王有病请医生,能除疮去脓的赏车一辆,舔痔疮的赏车五辆,治的越卑下,赏赐的越多,估计你是给秦王舔痔疮了,不然他怎么给你这么多的大马车?”这几句话,就是放到今天也是很时髦的,简直可以作为聊天室骂人宝典用了。 对孟子这样的骂中之王,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别看现在的大学生文凭不低,可论骂人的水平,远远赶不上几千年前的孟子,比如说我,骂来骂去总是落入俗套,不是“日”就是“靠”,严重缺乏创新精神,难怪我老婆会怨我,连骂人都骂得这么平庸,生活怎么可能充满情趣?

>八卦的历史

八卦的历史
作者: 王伦航
isbn: 7802254256
书名: 八卦的历史
页数: 206
定价: 25.00元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