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门之祝由秘史》试读:山城奇遇

山城,一座依山而建的小城市。城市中心,有一个依山谷之势略加修整而成的公园,公园里,有一半的地方还处于原始状态。山城虽不大,但整体布局却不失其特色,层次分明,结构感强。 此时,正值黄昏时分,夕阳将天际边的云霞染成了橘黄色,掩盖住了酷夏的炎热,现出山城特有的清凉。 公园旁边,绿荫掩映中,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青砖青瓦,粉底白墙,乍一看颇似旧时的私塾,朱红的木门,高大的围墙,小小的院落,左右走廊环绕,正中是厅堂。夕阳映照下,围墙上的壁画异常引人注目,壁画几乎占据了围墙的所有面积,以中间的大门为基线,分为左右两组,色彩有些陈旧,但主要轮廓依然清晰,这更加衬托出一种强烈的古旧感,甚至有一种妖异的感觉。 大门左边的画面,背景是一座萧瑟的山头,荒草萋萋中,有一些散落在地上的枪支,有的被折断,有的插在地上,一位被硝烟与鲜血遮掩,面貌不清、身穿新四军军装的战士,手持一把长刀,似乎在嘶声怒吼,表现出一种勇往直前、视死如归的气势。简单的画面,却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悲壮,似乎能感觉到迎面扑来的寒风,还夹杂着血腥。 大门正中的上面,挂着一块额匾,“山城抗日战争纪念馆”几个金色大字在夕阳下熠熠生辉。 大门右边的画面,天空布满了阴云,似乎是一个不见风月的黑夜,又似乎是一个风雪将至的黄昏,里面有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息在流动,让人忍不住全身汗毛收缩。画面上空无一人,只能看到一只伸出的手掌,因为用力,露出僵硬而发白的筋骨,无望的、绝望的情绪,几乎要破壁而出。 “这座山城抗日战争纪念馆,始建于五十年代,《山城县志》中记载,抗日战争后期,一支装备精良的日军队伍,在此地被全部歼灭,当时只是隶属于新四军的一个游击队,在山城建立了一个根据地……”纪念馆担任解说员的段玲,声音甜美。 由于山城抗日战争纪念馆,在整个中南地区都很有名气,所以,山城常常吸引来很多游客的参观。 “这场战争进行得太过惨烈,虽然双方兵力相差很大,但战士们还是凭着一腔热血,以敌人几分之一的力量,尽歼日寇,不过,令人悲痛的是,我军竟无一人生还。”已经是下班时间了,段玲仍然在招待这最后一拨特殊的客人,可谓尽职尽责。 这次的游客只有两个人。其中一位一直微笑着倾听段玲的解说,他面容儒雅,举止潇洒,大约三十岁左右,只是,给人一种沧桑之感。他身边的那位,体形发福,看上去有五十来岁。以段玲的经验来看,这两个人显然是以那个年轻人为主的,不由得对他们的身份有些好奇。 穿过走廊,来到厅堂,首先映入眼睑的是一个玻璃柜橱,里面放着一把血迹斑斑的厚背大砍刀,刀柄铜环的红绸上,有几个弹孔。年轻人俯下身来,盯着那把砍刀,他仿佛看到了一丝硝烟在上面飘荡,恍惚间,他似乎感觉到那刀涌出一股奇异的力量,耳边是来自地狱万鬼的厉呼声,不禁后退了一步。 段玲没有注意到年轻人的异样。“这把刀是在战争结束后找到的唯一武器,《山城县志》有记载,日军的一个独立团被尽数歼灭,尸骨无存。日军声称他们有一支队伍,在中国中南地区神秘失踪。”说到这里,段玲习惯性地笑了笑,“其实这场战争,我们也知之不多,这座山城抗日战争纪念馆,没有详细的史实资料,实际上是建立在民间传说上的,最后留下来的只有这把刀,先生既然来这里参观,想必对那个传说有所了解吧。” 段玲回头看了一眼那个年轻人,那个年轻人点了点头。段玲笑了一下,继续说道:“关于这段战争的传说,我们馆有一本汇集了民间传说的各种版本的书,如果您想更详细地了解,可以买一本……”她一向以这样的方式结束解说。 那本小册子实际上是山城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张老馆长,根据民间传说撰写的。张老馆长编写这本小册子,并没有把利益放在自己身上,但对于一座民营性质的纪念馆来说,也是一种收入。 年轻人微微一笑:“老袁,你怎么看?” 被他称作老袁的中年人也是一笑:“常总,我看我们还是先回去吧!已经耽误段小姐很长时间了。” 年轻人沉吟了一下,说:“也好。”然后,他又对段玲说:“谢谢你,段小姐。” 山城的路灯相隔数米,便有一盏,但夜幕降临以后,在浓荫中掩隐的万家灯火,也只是点点星光而已。此刻的年轻人和老袁,正站在山城抗日战争纪念馆左边的壁画前。 常总,就是常富集团董事长常大富的儿子常立。他被灵宝门的谢甘明代代布局,后又假借谢六之手,使下了梦魇的奇门法术,困在了新开铺巷中的老宅子前“奈何桥黄泉路”的阵势之中。 当时,陈枫,卫飞正在救助一个叫下洁的小女孩。卫飞在通灵中看到了非魂非魄的常立的灵体,才逐步揭开了“玄武遁”乃至“三龙大遁”的奇局,由此,陈枫与卫飞踏上了一条真正的修炼之路,以及后来的种种,都是从那一次看似巧合的奇遇开始的。 在后山顶上,“玄武遁”将发未发之时,被梦魇了的常立,开启了这个布局以后,便就此昏迷。由于常大富已经在“七星引路”的环节里死去,恢复了正常的常立,也就顺理成章地接过了父亲常富集团董事长的位置。 不知道是风水龙脉被遁泻的缘故,还是常立经此生死变故,以至于性情大变,他根本再无心经营集团,几次董事会,他将手中的股权大部分下放,自己热衷于游山玩水,常富集团的业绩也因此一落千丈,常立对此完全不放在心上。 袁华文,也就是老袁。他为人圆滑,善于交际,因为这个,常立把他带在了身边,常富集团的主要业务就是开发旅游产业,常立就是借考察投资招牌,行游玩之实的。老袁也不好说什么,只是在常立需要的时候,提供自己的意见。 “我们回去吧,常总,很晚了……”正说着,老袁发现常立的脸色苍白,身体摇摇欲坠,“常总,常总,你怎么了……”他刚想去搀扶常立,就觉得心中一寒,昏暗的路灯下,壁画显得诡异万分,一股摄魂夺魄的阴寒之气,陡然间涌现而出,老袁只觉得头疼不己,伸出去的手忍不住抱住了自己的头,和常立一起倒在了地上。 仿佛置身于森罗的地狱之中,阴风阵阵,鬼影重重,虽然什么也看不到,但袁华文却觉得在他身边,到处都是随时可以夺去他魂魄的未知力量,足以冻结他全身血液的冰冷气息,从四肢向心脏,他的身体开始变得僵硬。“鬼!有鬼……”恐惧之中,袁华文的直觉反应就是有鬼,唯有这种虚无的东西,才能让他莫名地恐慌。 袁华文竭力控制住自己,“常总呢?”他四下张望,还是什么也没有,但他就是害怕,一种发自心底的害怕,“常总,常总……”袁华文再次大叫起来,其实在他内心的深处,他并不担心常立的安危,他只是想有一个人在身边。 “常总……”一声大叫,袁华文猛地坐了起来,好不容易回过神,才发现自己躺在医院里,白色的墙壁,白色的窗帘,白色的床单,一切都是白色的。他大口大口地喘息着,圣洁的白色并没有让他平静下来,“我怎么会在医院里?常总呢?”袁华文伸手抹去额头上的汗水,他的全身都湿透了。 “你醒了!”病房的门被推开了,一身白色衣服的护士走了进来,她将托盘放在桌子上,看看袁华文,“我给你量一下体温吧,因为你不适应山城的气候,冷热交加,体质虚弱,休息一下就会好的。” 袁华文深深地呼吸了一下,烦乱的心渐渐平息了一些,他挡住护士小姐递过来的体温计:“我好了,谢谢,请问常总在哪里?” 护士小姐强行将温度计塞到袁华文的腋下,不满地说:“什么叫你好了,好不好是医生说了算。你说的常总,就是那个年轻人吧?”护士小姐的脸红了一下,很显然,英俊潇洒的常立,在她心中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就是他把你送到医院的,他的面子可真大,给你做检查的,是我们中医院的苏主任,大半夜的,苏主任还愿意……对了,你们究竟是什么人啊?”说着,她把枕头垫在袁华文的背后,“我们苏主任可是专家级别的,一般人难得一见。” 袁华文无奈地苦笑了一下,护士口中的苏主任,是苏老爷子的儿子,苏家与常家是世交。他们此番离开常富集团,来到山城,正是为了看望苏老爷子。 苏老爷子,字玉儒,博古通今,德高望重。他出身于中医世家,深知养生之道,虽已年过九旬,但仍精神矍铄。袁华文初见老爷子时,苏老爷子身着青布长袍,白须飘飘,谈吐优雅,使袁华文折服不已。有关于抗日战争的传说,就是从苏老爷子口中听来的。 这段传说并非正史记载,但在整个中南地区流传至今。传说抗日战争后期,日军战报有一段不起眼的报道,说日军有一支队伍,在执行一项特殊任务时,深入到中国中南地区的山城附近后,便与总部失去了联系,就此神秘失踪。这段报道本来是一笔带过的文字,却不知道为什么被联系到了当时在山城的新四军身上了——当时的一个抗日根据地。 根据史料记载,这个新四军游击队只有二十来人,队长姓王,中原人,是新四军连长出身,在一次战役中与部队走失,流落到山城,自己组建了一支游击队。王队长有勇有谋,善使一把厚背大砍刀,一直活跃在山城附近一带,据山城现有资料证实,王队长的游击队最后一次山城活动,是在山城最大的“菩提树酒家”,与驻城日军的一次正面冲突。此后,山城游击队杳无踪迹。非常巧的是,山城失去游击队资料的同一时间,日军的一个队伍神秘失踪的报道出现了,两者的时间正好吻合。 于是,仅有二十多人的山城抗战游击队,以长刀铁矛,铁血心丹,尽歼日军一个装备精良队伍的传说,便开始在山城流传,到了最后,竟然成了名闻中南地区的一次最为可歌可泣的战斗。一九五二年的一天夜里,有人将一把厚背大砍刀立于山城街心之上,旁边留字:当年以二十人尽歼日军,山城游击队王队长使用此长刀。由于此前的传说早已深入人心,这把长刀一出现,全城轰动。山城中的几个大户乡绅,自发出资修建了“山城抗日战争纪念馆”,除了那把忽然插在大街上的长刀外,再无其他遗物留下,于是这座山城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具有说服力的历史证明只有那把刀。 改革开放以后,山城抗日战争纪念馆,因为缺乏历史资料,政府部门不愿再出资修建,毕竟那只是一个传说,但在那个传说的底蕴中,也不愿意轻易拆除山城抗日战争纪念馆,这也是纪念馆能勉强留到现在的主要原因。 “我真的没事了?”袁华文挥挥手,“常总呢?他没什么事吧?!” “他能有什么事?”护士小姐奇怪地看了他一眼,“就是他送你来医院的啊!” “是吗?”袁华文再一次想起了自己经历过的那种恐怖感觉,明明是常立先倒在地上,自己想去扶他,才……怎么现在却成了常立送他来医院了呢?是梦吗?那股令袁华文从骨子里感到阴冷的感觉,仿佛又在体内蔓延,忍不住打了个寒颤,病房中的白色在瞬间变成了一片惨白,白到有些不真实,白到开始发绿,袁华文第一次知道白色也能那么地让人不安。 就在这时,病房的门开了,常立与一个三四十岁,带着眼镜的医生走了进来。 常立轻声和他打了个招呼:“老袁,感觉如何?”常立一点儿也没有注意他的表情。 倒是护士小姐察觉到了袁华文的反常:“先生,你怎么了?”与常立一起进来的那个医生,冲她点点头,示意她先离开病房,护士小姐不知所措地退出了房门。 苏主任看了常立一眼,然后在袁华文的额头上轻轻一点,袁华文立刻死尸般地仰倒在床上。片刻,袁华文又坐了起来,打量着病房,满脸疑惑地看了常立一眼:“我们不是在纪念馆参观吗?” 苏主任习惯性地推了推眼镜:“虽然已是夏天,但山城早晚温差大,你受了点凉,在发低烧。”听他一说,袁华文真觉得头脑昏沉,不禁感叹道:“老了,这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这点山风都抵挡不住。”阵阵倦意涌来,忍不住倒头睡去。 “上远,他没事吧?”看着袁华文又睡了过去,常立有些担忧。在壁画前,他与袁华文有一样的感受,只不过在那股阴冷的气息袭入体内时,他的心口忽然一热,不知从何而来的暖流,使他瞬间清醒过来。经历过“梦魇”的常立,对此类气息比普通人敏感,也多了一些抵抗力。看到那把砍刀的时候,常立就意识到了不寻常,壁画上莫名的力量,更让他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上远,上远……”苏上远有些出神,常立叫了好几声。 苏上远忽然一惊:“啊?哦!他没事,只是阴气侵袭,没事。”

>旗门之祝由秘史

旗门之祝由秘史
作者: 天王90
isbn: 7806898972
书名: 旗门之祝由秘史
页数: 304
定价: 28.80元
出版社: 珠海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