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氓之族》试读:推荐二

    两种时间意识     石之瑜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     所谓的现代人,其实对于自己的部落归属依旧充满眷恋,甚至可以说,越是自以为现代,就越容易因为心里的孤独,而自内产生一股自己也不能解释的驱策力,想满足某种依附的需要。《群氓之族》这本书,让这样的需要从方方面面体现出来,分别形成对某种部落渊源、语言、血缘、地缘与超自然的一元信仰。假如这一类信仰能通过象征性的事物或仪式,为我们所掌有,则我们内心因此而获得的满足,便可以对身为现代人的孤独感,提供充分的治疗,并缓和社会冲突的幅员与深度。然而,如果部落归属的建立指向了人群彼此的区隔,以致不得不针对具体对象,行使压制、清洗或排除的时候,现代性就沦为暴力的范畴。     由此可知,族群崇拜依照其时间意识可以大致别之为两个取向——回溯的与未来的。回溯崇拜是探索某一群人共同的渊源,一旦奠基于这个共通渊源的信念,人在追逐蕴含现代性的生活价值之同时,维持了一种关于根的想象,不至于因为在地理上或文化上已经离乡背井,而变得空虚彷徨。所以回溯崇拜有助于现代人宽忍眼前的奇风异俗或妖魔鬼怪,不担心自己会变易离散,不感觉自己面对的是某种恐怖不可知的未来。相反的,现代人的回溯崇拜足以培养出一种好奇的能力,让欣赏与尊重成为待人接物的人生态度,取代焦虑或恐惧的自卫动机。因此,现代人的回溯崇拜不同于前现代的祖宗信仰,盖后者往往让人安于现状,乏于探索,以致在接触遭逢任何自己不熟悉的事物时,或睥睨,或疑虑。     未来的族群崇拜则有着前现代的保守,乃本书批判之所在。未来崇拜具有一种迈向理想的目的意识,所追求的是一种净化的族群身份。这种目的意识虽然也奠基于各种历史传说、宗教神祇、地理疆域或祖先血缘的叙事脉络中,可是这些想象无不成为今天行动的参考标准,指挥着自以为是的当代人去扭转堕落年代中已经失落的部落,恢复光荣的集体身份。在目的论之下的族群崇拜论述,将传说当作圣经,在挖掘传说、重写圣经的过程中,展开对异族的排斥、对污染的清洗、对堕落的重整、对疆域的重划与主张,因而构成对现代性的反弹,与现代性的开展形成循环辩证的关系。故未来的族群崇拜充满了紧张与不安,四面楚歌,犹如身处一个内奸外敌的政治环境,对于现状中的我族存在状态充满自卑与怨怼。群氓之族IdolsOfTheTribe推荐二     本书对于新多元主义的期盼,介乎回溯崇拜与未来崇拜之间。作为回溯崇拜,新多元主义固然在逻辑上愿意宽忍各族渊源与信仰的差异;然而作为未来崇拜,新多元主义无形中又敦促各族群开展其自身的目的意识,因而预设了族群崇拜的多线发展。这个对于族群崇拜的认可,尽管号称多元,反而继续在增加现代人对于部落意识的需要,就好像没有族群归属的人就不能现身,不能露脸,也就不能加入通往历史目的的族群崇拜。从而所产生的压力,未必会因为提倡新多元主义而缓解。相对于此,回溯的族群崇拜并不排斥当代人所经历的混血或变异,故每个人或社群都可以是多渊源的,于是就不强求今天的同族,到明天就与旁人也同族。多元主义假定人皆有元,但多源主义则假定人不必归元。     一种不以历史目的为前提的族群崇拜,比之于没有族群崇拜,更能安定人心;比之于有历史目的的族群崇拜,更能缓和冲突;比之于多元主义,更能解放人性。本书揭穿了族群崇拜的黑暗面,现在寄望下一本叙说光明面的作品问世。

>群氓之族

群氓之族
作者: [美]哈罗德·伊罗生
副标题: 群体认同与政治变迁
原作名: Idols of the Tribe Group Identity and Political Change
isbn: 7563374817
书名: 群氓之族
页数: 286
出品方: 理想国
译者: 邓伯宸
定价: 28.00元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8-5
装帧: 平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