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思考》试读:冷静观察中国经济

今日中国经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热议纷纷。 究竟如何来看中国经济? 应当说,中国经济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的近5年来,持续以10%甚至更高的速度前行。到2007年,预计经济总量将超过24万亿元,很有可能接近德国。 中国的进步也是毋庸置疑的。近30年的改革开放,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000万人减少到2007年的2300万人左右,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吃、穿、住、行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家庭储蓄由200余亿元增加到17万多亿元。人们所享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是历史上未曾有过的,个人经济上的自由度也是空前的。 可以说,只要不带任何偏见看中国,人们都可以得到一个客观结论,这就是中国变得更强大了,中国人变得更富裕了。 然而,冷静地看当代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也是毋庸置疑的。 突出的问题是中国经济繁荣的基础并不牢固,中国的发展所付出的成本远比世界其他国家大,尤其是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更大,经济的效率还不高。 一是资源的安全,特别是能源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从20世纪90年代前期,尤其是从1993年开始,中国由石油净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到2006年年进口石油超过1.5亿吨,已占到石油消费的40%强。目前已探明可开采的石油储量仅有25亿吨左右,未来石油进口量仍将持续居高不下。而进口成本已由前几年的10美元一桶上升到现在的100美元左右。人们预测,石油价格还要继续上行,达到一个更高的价位,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此外,铁矿石、铜等重要矿产资源也严重不足,对外依存度趋向危险水平。水资源、耕地资源同样短缺,人均水平均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二是粮食安全问题依然突出。谁来养活中国并不是危言耸听。目前全国耕地面积已经降到18.2亿亩,国家制定的18亿亩的红线被突破并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农业生产条件不高,靠天吃饭的局面依然如旧,旱涝灾害年年危害着中国的粮食安全。 三是金融安全问题依然突出。人民币的不完全流动和可自由兑换,曾经帮助中国躲过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而今,人民币正变得更自由流动,资本项目的开放逐步扩大,外来热钱豪赌中国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日增。已经进入的热钱,有人估计有数百亿美元,有人估计超千亿美元。从2005年7月21日新的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经升值了15%以上,赌徒们捞到了一大笔好处。而另一方面,国有金融机构内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治,外国银行进入国门的竞争压力更大,不良贷款超过1万亿元的问题亟待解决。 四是技术安全等问题日趋突出。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高的问题,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不足万分之三的企业才有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可见问题的严重。同时,产品质量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热议,不排除有政治眼光看问题,同样不可否认,确实产品质量低下,有些产品不安全早已是一个突出问题。人们不知道饭桌上的东西什么是安全的,什么是不安全的,处处是隐患。没有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没有可靠的产品质量,就不会有市场的竞争力,也就不会有经济的安全。 五是生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水土流失、沙漠化问题远没有遏制,饮水卫生问题正变得严重起来。水多、水少、水脏矛盾正困扰着中国许多地方。空气污染问题依然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在列举上述不安全问题的同时,我们同样不能忽视中国的发展成本问题。 除了环境成本远未纳入正常的补偿机制外(至少占GDP的2%),资源成本也不到位,许多稀缺资源价格偏低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高消耗问题其实是低成本问题的必然反映。现实中,除了垄断部门垄断的资源外,愈是紧缺的东西,愈是价廉的东西,人们早有深刻的印象。劳动成本同样是远未补偿的一个问题。既有即期低廉的工资价格问题,更有远期的养老保障没有着落问题,人们的后顾之忧没有消除。世界银行估计中国至少有3万-4万亿元的养老欠账。尤其是中国上亿进城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即使是低水平的保障也远未得到解决。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政府的债务问题。到2006年底,全国外债余额已经超过3000亿美元,内债余额超过了3万亿元人民币,这仅是中央政府的债务。地方政府还有许多隐性的债务,仅是乡镇一级所欠的各种债务余额就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 上述问题,固然是多种原因形成的,但不容否认的是,它与体制、结构等深层次方面的原因确实分不开。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财税、金融体制的不适应,国有企业机制的不适应,政府基本职能的不适应,以及城乡结构不合理,区域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不合理,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 我们指出问题所在,并不是要否认中国的进步,而是希望全社会在看到自己国家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的同时,能够保持冷静,清醒认识问题;更希望关心中国经济的人,能够多一份忧患情结,能够看到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问题的长期性,克服浮躁情绪,克服急于求成的毛病,更加踏实地把中国的事情办好。 但愿这些认识不是个人的杞人忧天。 但愿中国的问题能够早日得到解决。

>中国经济新思考

中国经济新思考
作者: 邱晓华
副标题: 中国经济新思考
isbn: 7509509041
书名: 中国经济新思考
页数: 442
定价: 45.00元
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出版年: 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