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冒险》试读:笔记本闲话
迄今我已用坏了一个台式机电脑,一个笔记本电脑。正在使用的笔记本表面上还在正常工作,但我已做好了明天早上醒来平静地接受它已经崩溃的心理准备。您不妨把我看成是用锤子在键盘捶打来写作的作家,实际情况跟这也差不了多少。
读小学的时候老师向我们透露,把书读好很有好处,将来可以"轻轻松松"地在键盘上敲一敲就可以了;而成绩差的同学将来工作情况就很糟糕,他们必须到处奔波,跟各种真实的麻烦事打交道。现在看来,我的小学老师对电脑有些了解,对脑力劳动却暴露出惊人的无知:科学证明,从事重脑力劳动所消耗的精力与重体力劳动不相上下。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不太看得上后者,对前者却趋之若鹜。看看那些硅谷的精英,想在他们中间找几个百万富翁是很容易的事,想在他们头上找几根未被染过的黑头发(就华人精英来讲)恐怕很难。
众所周知制造电脑是件难事,在CPU运算速度突飞猛进的前几年,想把高价电脑很有说服力地卖出去在我看来就更难:明明一台笔记本不到三年就丧失了它的尊贵地位,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要去买?为了配得上自鸣得意的广告,电脑设计人员必须费尽心机把每一款笔记本做成艺术品(或像艺术品)。至今收藏迷们仍在津津乐道1995年春天IBM发布的"蝴蝶机"在"打开的时候键盘'唰'一声展开,刹那间宛如一只蝴蝶落到了笔记本上"。一款笔记本具有宽广的台式机键盘,的确令人吃惊。在我看来它的键盘宽得就像航空母舰的甲板。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由于开发时间过长,这款蝴蝶机面世时的配置滞留在"486"的窗口,它怎能适应那个崭新的"奔腾"与"视窗95"交相辉映的年代呢?可想而知,这款精心打磨的艺术品没有能作几日停留就很快停止生产了。这样的结局可能令开发人员的心情非常复杂。
在发达资本主义时代或称机械复制时代,商品想卖出艺术品神奇的高价,还必须遵循"限量是残酷的"这一艺术生产法则。靠此方法对垂涎欲滴的爱好者进行残酷封锁,某些邮票和劳斯莱斯的发行取得了成功。现在笔记本也开始"限量"了。这其中关于成本和效益的奥秘我们无法知晓。目前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欣悦地涉足这一领域,看来还是有甜头的。
为了对付笔记本局促的键盘,要么削尖手指头,要么外接一个台式机键盘。这二者在实践中都不可取,唯一可做的只能是用软件的升级来弥补硬件的不足。一个朋友开始认真练习五笔字型,白天练了一天晚上还躺在床上温习,她听见窗外两个泼妇骂街,所用词汇之刁钻简直令人发指。这时,我的朋友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大脑正追着把那些脏话逐字用五笔字型敲打在天花板上。由于她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有鲜明道德感的人,所以她这一夜都是在清醒而痛苦的自责中度过的。
>词的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