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然接受》试读:缺乏自我价值感的迷惘

    你将在某个夜晚游走……    倏然间,发现自己    即将踏上逃亡之途,    其实你有罪:因为你误解了    复杂的指示,你不是    这里的成员,你遗失了会员卡,    甚至从未拥有这张卡……    ——温德尔•巴瑞①(Wendell Berry)    ————————    ①  温德尔•巴瑞(1934~ ),美国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哲学家,也是农夫。生于美国肯塔基州,目前仍居住于此,在家族农场务农。         有好多年,我重复做着同样的梦,梦中我奋力挣扎想要去某个地方,却总是感到困顿不已;有时我奔跑上山,有时在岩石上攀爬,有时逆流而游。梦中常常出现我所爱的人陷入困境,或是不祥的事情即将发生的情节。我的心狂乱纷扰,身体却感到沉重无比且精疲力竭,仿佛在黏腻的糖蜜间行进一样。    我知道自己应该能够解决问题,但是无论再怎么努力,就是无法到达想去的地方;我完全孤立,陷入困境之中,被害怕失败的阴影所笼罩。而全世界似乎只剩这种恐惧,其他的一切都不复存在。    这个梦境恰好体现了“缺乏自我价值之迷惘”的精髓。在梦中,我们往往好像剧本中的主人翁,注定要以既定模式来回应身处的情境,浑然不知也许还有其他抉择。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陷入迷惘,受困于心头的千端万绪,恐惧可能面临的失败时,基本上也陷入了与梦境相似的状态。我们好似活在一个完全界定了生命历程的清醒梦境里,奋力挣扎着试图到达某处、试图成为更优秀的人、试图实现什么成就、试图避免犯错。无论是在吃午餐或是开车回家途中,无论是在跟伴侣交谈,还是晚上给孩子讲故事时,我们不断在脑中重复播放自己的忧虑与计划;而最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相信无论自己如何努力,终究还是不可能有所成。    与缺乏自我价值感形影不离的,是对他人与生命的疏离感。假使我们是有缺陷、不健全的,又怎么可能感到有所归属?这是一种恶性循环:我们愈自觉有缺陷,就愈感到疏离且脆弱。而潜藏在自觉残缺的恐惧之下的,则是更原始的恐惧,譬如担忧会有什么坏事发生;而我们对恐惧的回应,就是想要责怪、甚至仇恨我们认为是问题根源的对象:譬如自己、他人或是命运。然而即使是将憎恨指向外界,我们的内心深处仍旧感到脆弱无比。    缺乏自我价值感与人际关系的疏离,导致形形色色的痛苦。对某些人来说,最显著的就是呈现上瘾的症状,例如酒瘾、毒瘾或是嗜食;有些人则是执著于一段感情、依赖某一个或某一群特定的人,好从中寻求完整的自我,以及生命存续的价值;有些人则长时间拼命工作,以此来表现自己的重要性,这种上瘾症状在我们的文化中相当受推崇;此外还有些人则不断假想外界的敌人,永远在对抗世界。         这种自觉残缺、缺乏自我价值感的信念,使我们难以相信自己真为他人所爱。许多人生活在忧郁之中,自觉无法亲近他人;我们害怕被别人看作很无趣、愚蠢、自私或没安全感,以致被排斥;而如果自己不够迷人,可能永远都不会有人给予我们亲密浪漫的爱。我们渴求归属感,憧憬能轻松自在地对待自己和他人且能全然接纳自己;然而,缺乏自我价值感的迷惘,却使我们始终无法尝到归属感的甜美。    当我们的生活痛苦不堪或失控时,缺乏自我价值感之迷惘就会倏然倍增。我们可能会以为,生理疾病或沮丧情绪都是自己的错,是因为自己基因不良,或者自制力不够,抑或缺乏意志力;我们也可能会觉得失业或离婚是自己的缺失,若当初能再努力一点,也许一切就会顺利多了。即使我们可能也会归咎于他人,然而心里还是默认自己是始作俑者。    即使受苦或遭遇不幸的不是自己,而是身边亲密的人,比如说伴侣或孩子,我们还是会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我的一名接受心理治疗的客户,她13岁大的儿子罹患了过动症,她为儿子遍求良方,包括就医、饮食疗法、针灸、药物治疗,再加上更多的爱心,然而,儿子的学习成绩还是退步,在人际关系上也十分疏离。他确信自己是个“窝囊废”,时常因为痛苦与挫折而大发雷霆。无论为儿子付出了多少努力,这位客户仍然活在极度的痛苦中,觉得自己对不起儿子,而且要更努力才行。    缺乏自我价值感的迷惘,所呈现的不一定是明显的羞愧感与缺陷感。当我告诉一位好友,我正在写有关缺乏自我价值感的主题,而这种倾向又是多么普遍时,她坚定地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对我而言,主要的难题并非羞愧,而是傲慢。”这位女士是一位成功的作家兼老师,她告诉我,她很容易产生优越感,觉得很多人迟钝无趣。由于受到许多人的景仰,她恃才傲物、睥睨一切,自觉鹤立鸡群。“承认这点让我觉得很不好意思,”她说道,“或许这就是你所谓的羞愧感吧,不过我真的很喜欢大家尊敬我……只有这样我才能对自己感到满意。”    

>全然接受

全然接受
作者: 塔拉·布莱克
副标题: 18个放下忧虑的禅修练习
isbn: 7807092459
书名: 全然接受
页数: 338
译者: 罗辛迪
定价: 29.80元
出版社: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