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香港》试读:香港靓女多不多?

要数谁是香港靓女,总有几个名字是一马当先的:张曼玉、李嘉欣、钟楚红、关之琳、刘嘉玲。(排名不分先后。)只是在这五大经典之中,刘嘉玲、张曼玉和李嘉欣起码有十年不在香港度过,所以她们只能算是四分之三个香港人。真正土生土长的是钟楚红、关之琳。 五大之中,钟、张、李都是在无线电视主办的选美活动胜出的"港姐"。而在三美之中,当选冠军者唯有李嘉欣。不过若论后来在事业上的发展,李嘉欣却是女主角做得较少的一个。表面理由是她出道较迟,但我怀疑其实跟她的美近乎"神圣不可侵犯"有关。"神圣"的意思,是她的眼睛、鼻子、嘴巴几可说是没有瑕疵般完美的,不像当年张曼玉的兔仔牙般既被人逗,又让她本人不愉快。只是那只兔仔牙却让张曼玉的可爱形象从此起飞,反过来看,李嘉欣的神圣美偏成为普罗大众买不起的高价名牌。 有趣的是,在香港像李嘉欣般"神圣",却没有生就一副她的脸孔的女性却比比皆是--走在香港街头,如果你把目光停留在--或以摩登一点的说法,"凝视"──女孩与女人的脸孔或身体上,你最好做好心理准备,她们或会回敬给你类似在戏曲剧目《三看御妹》中刘金定的标准反应:虽然不会拔出宝剑来砍阁下的头,但瞪眼和努嘴是免不了的。 当然,从那被看的当事人的角度看来,你的目光之所以教她作出不以为然,以至反感、轻蔑的反应,是因为眼神中流露了"咸湿"--广东人对色迷迷的形容。如果真是如此,那么香港男人在看女人时是否都是一致的色迷迷,所以才做成了香港女人对于被观看的不自在、不习惯,甚至不甘心?而不是把它们当成为赞美与恭维? 走在街上的香港女人,浑身绷紧的确实不少。尤其在这春夏交替的季节,大家一方面也想轻装上阵凉快一点,但又不愿意被从四方八面围上来的目光(既有异性也有同性)告诉自己:"你这是在'行性感'(走性感路线)吗?"--纵然心里也许确有这个意欲,然而在香港做女性便得放弃诚实面对自己而屈服在群众压力之下,特别是在"性"这敏感的题目下:你若不也替自己设下"防线",你便等于失去对别人批评的权利了。 …… 香港小姐失去了香港人的支持,本来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美国每年也有美国小姐选举,但不见得阿美利坚人对女性的审美就是由这项活动来锁定。只不过香港的情形与美国到底不同:他们的社会文化是以个人主义为本,美貌和性格选一,大众最后还是把票投给性格,所以举国上下公认的第一美人才会是那被我们形容为血盆大口的JuliaRoberts。而在一般香港人眼中,如果R小姐也算美人,那香港靓女则满街都是。 这,当然是对西方人推许性格的讽刺。 2004年3月

>等待香港

等待香港
作者: 林奕华
副标题: 永远的香港人
isbn: 7308067270
书名: 等待香港
页数: 226
定价: 26.00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