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族》试读:生存之上,生活之下

1. 安姝静 北京冬天的早晨,冷得透心凉,街上的行人零零落落,公交站牌边只有寥寥数人。我怀揣厚厚的调研问卷,走在马连洼冷清的街道上。四周尽是低矮的建筑和工厂--我感觉这里应该是西北的某个小镇--它们与"北京"这个充满骄傲和繁华的字眼毫不搭界。 路边一排红墙小平房,这些小平房共用一个院外的卫生间。院门口的收发室旁有一间小卖铺,向这里的居民供应日用商品。 这里的人大都是上班族,今天是周末,很多人尚在房间里酣睡。要敲开一扇沉睡的门着实不易。这是我第一次做这种上门调研的工作,吃了几次闭门羹之后,我绝望得无所适从。偶然从一扇窗子看到一个女孩坐在桌前看书,我再次试着敲门。她推开门,看我站在门外瑟瑟发抖,便热情地把我让进屋。就这样,她成了我的第一个调研对象。 这个湖北女孩名叫何易,毕业于北京吉利大学。她的房间虽然不大,却收拾得整整齐齐,床头上放着一个漂亮的手绣抱枕--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女孩儿。她的桌子上东西虽多,但没有瓶瓶罐罐的化妆品;她素面朝天,却充满阳光和朝气。 她桌子上有好些书。在我进来之前,何易就趴在这里专心研读。她笑着说:"我最近正准备考注册会计师呢,周末时间比较充裕,我就把时间都花在读书上了。"何易很有主见,当年高考时,她下定决心到北京闯荡。为了能来北京,她宁肯报考一所北京的民办大学。"我来北京打拼,就是为了出人头地,这里有更多的机会,只要我努力,肯定能做出一番事业。" 何易现在一个小公司做财务,每月两千元左右的薪酬,与她所说的"一番事业"相距甚远。但她踌躇满志,一提到自己正在准备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就慷慨激昂起来:"我的目标是月薪七千。以我现在的资本,当然很难,但是只要我破釜沉舟考过注册会计师,这个目标就很容易实现了。" 大学毕业后,她已经独自在北京打拼了两年。父母都觉得她在北京过得很好。她笑着说:"我要在北京闯下去,不能回家,免得被家乡人瞧不起。" 我跟何易一直聊了一个多小时。调查结束后,她穿上大衣,送我出门,说是要顺道去买床厚被子。宿舍里暖气烧得不好,被子薄了,晚上冻得睡不着。 我想起一句话:"身在这里,我们就是在生活下面早出晚归、渺茫无措的蚂蚁……不过仍旧是顶着天、立着地罢了,无力改变生活,只有努力生存。" 生存,生存,何易显然并不想仅仅是生存下去。她要的是生活,那种生存之上的生活。 下午,在"聚居村"我遇见了喜欢音乐的张彤,他让我看到了梦想遭遇现实之后,那种活生生的无奈。 张彤的周末生活非常简单:网络,电影,游戏--便是全部。张彤非常爱好音乐,上学的时候还搞过乐团。他的床边放着两把吉他,效果器、音响设备,一应俱全。看得出,这是一个等待机会破茧而出的音乐青年。 但他的工作是网络编辑,与音乐毫不相干。现在他只是偶尔和同伴聚一下,玩一玩。他曾经怀有美好的音乐梦想,但残酷的现实使他不得不低下头来为稻粱谋,将挚爱的音乐作为生活的调剂。 平时只要有闲暇,他都会和爱好音乐的同道中人聚在一起。他们彼此间有共同语言,谈谈音乐,听听音乐,放松心情,娱乐一下。张彤是一个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体,他的生活总是在二者之间徘徊。他曾为音乐梦想努力过,在他看来,梦想与生活结合到一起才是真正快乐的人生。 毕业之后,生活扑面而来,梦想流离失所。不过,他对目前的一切还比较乐观,认为目前的一切都是暂时的--生活一定会变好,那只是个时间问题。 我一直想知道音乐对于他到底意味着什么,是曾经的梦想,是被现实打败的梦想吗?我问他,他只是无奈地说:爱好,爱好而已。 当他说"生活会变好,只是时间问题"时,我能感觉到,他所说的美好生活,肯定有音乐在内吧。 每个到这里居住的人都有不同的理由,他们或是怀着美好的梦想,或是带着父母的期望,或是仅仅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孬种。 这里生活差强人意,按照他们理想的标准,现在的岁月根本算不得生活,只能算是生存。他们,绝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留在北京。在生存之上,生活之下,他们身在异乡奋力打拼着。 他用笔在纸上重重地写着:"我要坚强。" --题记

>蚁族

蚁族
作者: 廉思
副标题: 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
isbn: 7563390065
书名: 蚁族
页数: 339
定价: 29.00元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9-9
装帧: 平装
出品方: 理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