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怎么了》试读:社会资源占有的不公,贫富差异的扩大化,新的社会阶层的分化,使教育公平成为一句空话

据《瞭望》新闻周刊报道,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长期实行的是一种“等级化的学校制度”。集中了优质资源的城市(含县城)重点学校以具有极强的升学能力,吸纳了极多的社会优势阶层子女。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后,“重点学校制度”名义上被取消,各地却仍在实行一种“变相的重点学校制度”,美其名曰“示范学校”、“星级学校”、“名牌学校”等。 据2008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社会学与中国社会》(李培林等主编)一书的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变迁的一大特点,是传统的主要按照政治地位分层的身份制度逐步被打破,经济地位成为社会阶层分化的重要因素。 21世纪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全国中小学教育现状调查研究”课题组在2008年进行了高中生家庭背景调查,抽取了江苏、湖北、河北、浙江、广东、上海等6省市的8所重点高中的情况,其中县城高中2所,中等城市高中2所,新兴城市高中1所,大城市高中3所,被调查者为高一或高二学生。 课题组认为,真正说明中学教育机会公平状况的,是将不同社会阶层的子女在重点中学的比例与该阶层在社会总体中的比例加以比较,两者差距越大,说明越不公平。调查结果表明,重点中学的学生来自社会优势阶层的人数明显高于其阶层所占的社会比例,这个优势阶层的5个类别依次为: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经理人员、国家与社会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前3类为社会变革中受益最大的新兴经济阶层,说明他们已然把经济资本扩展成了文化资本;后2类为传统优势阶层,他们的子女在重点高中的比例仍保有传统的优势。 与下层较大、上层较小的正“三角形”的社会结构相反,重点高中学生的家庭背景结构呈现倒“三角形”,即上中层比例最大、下层比例很小,显示了不同社会阶层的子女进入重点高中的机会存在极大差异,如前述占据社会经济资源、组织资源或文化资源的社会阶层处于相对优势,而不拥有这些资源的社会阶层则缺乏公平获得享受优势教育资源的机会,处于相对劣势。如今,已跌至最下层的产业工人的子女在重点高中的比例,从1978年的37.3%降至3.3%,而农民子女在重点高中的比例依旧低开低走,从1978年的5.1%降至1.1%。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说,基础教育中优质资源如此“嫌贫爱富”,不仅体现在三年高中阶段,实际上在九年义务教育的第一年就已经开始,“可以想象这12年教育导致的总体水平差距使得非优质资源下的工农子女在高考中能有怎样的竞争力。” 教育机构的嫌贫爱富其实并非什么新闻,而是家喻户晓的共识。在全国各地的每一座城市,都有多所所谓名牌中小学,这些中小学以升学率高著称(主要是高中学校),你的孩子想要考上北大、清华等一流重点院校,进入这些名牌中学或许是比较可靠的选择。而进入这些名牌中学你就得“大出血”--缴纳数目不菲的赞助费或择校费,少则几万元,多则十万元以上。 对于有钱人来说,几万元甚至十万元实在是小数字,因此他们的孩子得以轻松进入这些名牌中学,接受良好的教育,得以有机会考上国内一流的重点院校,得以有一个美好的前途。而千千万万的普通家庭,要一下拿出几万甚至10万元供孩子进入名牌学校,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没有钱,你的孩子就只能到二流的中学甚至更糟的中学读书,就算你有再好的天赋也是白搭。 事实上,在一些所谓重点中学校,有钱也不一定能让你的孩子进去读书。你在有钱的同时,还得有权,而且官做得不够大也不行。于是在这些学校就形成一道奇观:学生们不但在学校斗富,还比谁的父母亲官大!在这些学校里,你是很难看到穷人家孩子的身影的,穷人家的孩子上不起这样的学校,就算你举债前往,人家也不一定会让你进去。 有的所谓重点中学的校长,其自我膨胀的程度令人咂舌。这也难怪,这种学校的校长,手头不但掌握着大批富人的孩子,还掌握着大批高官的孩子,这等于掌握了这个社会最为重要的资源,如鱼得水,左右逢源,他不想自我膨胀都难啊。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要设置“重点中学”这样一个鬼东西,这种奇怪的设置不但让社会资源占有不公加剧,还加剧了公众的逆反心理仇富情绪。教育是公共资源,而非某个阶层或某个人的私有物,这种宝贵的资源被少数人占有,势必引发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 我有一位朋友,他的孩子很有天分,读书成绩很好。小学毕业前,他向一位在某重点中学教书的朋友打听,他的孩子能否进入这所重点中学读初中,得到的答复是“试一试”。 很快,他的朋友给他打来电话,说帮他的孩子搞到了一个名额,但是,学校要收3万元的赞助费。朋友还说,为了这个名额,他还到处找人说情,“名额难得,要抓紧时间”。 我的这位朋友一时拿不出3万元,只好回信说“孩子不想读重点中学”,放弃了这个“宝贵的名额”。后来,他的孩子进了当地一所不收钱的普通中学,他因此而耿耿于怀,自责没能力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我的另外一位朋友,是一位副厅级官员,他的儿子从小就是读的当地最好的学校。上中学后,这个孩子又轻松地进入了当地最好的重点中学,据这位朋友说,为了进这所中学,他花了接近10万元。 他的孩子在这所重点中学读了不到一年,就感到厌倦,因为这所学校“大官的孩子太多”,他感到很失落。无可奈何,这位朋友花费巨资又把孩子转到另外一所重点中学去,这所重点中学“大官的孩子”少一些,更多的是富人家的孩子,可以减轻孩子的“失落感”。 有钱有权就能上好学校,无钱无权就只能上教学质量差的学校,优质教育资源逐渐被有钱有权的人垄断,无钱无权人家的孩子只能在这些好学校的大门外观望徘徊,这样的教育,是没有公平可言的。 重点中学这样奇怪的设置,以及不知是谁想出来的“择校费”这样万恶的馊主意,无疑让重点中学这样的优势教育资源成为富人阶层孩子的乐土,而穷人家的孩子只能望而却步。 既然教育公平是让绝大部分孩子都能得到接受教育的相对公平的机会,那么重点中学成为富人家孩子的乐土就是对教育公平的无情嘲讽。有钱就能读重点中学,无钱就只能读普通中学,这是“机会的公平”吗? 我认为,我们应当取消“重点中学”这样奇怪的东西,并对择校费这种万恶的东西痛下杀手,绝不让它存在。好学校不是教育腐败者们聚敛钱财的场所,更不能成为仅仅是有钱人家孩子出没的地方。绝大多数中小学应当配置相对公平的师资力量和软硬件设施设备,从而保障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接受公平教育的机会。只有起点的公平,才能保障过程和结果的公平。没有起点的公平,埋没的不仅仅是大批的人才,更会构造出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和谐社会的建设就是一句空谈。 中学里面还有一个很奇怪的东西——尖子班和普通班,有的地方叫“快班”、“慢班”。这个奇怪的设置,实际上就是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的缩小版,其出发点也是人为地在教育起点和过程中设置等级制度,让一部分学生接受较好的教育,对另外一部分学生则敷衍了事。从本质上来说,就像重点中学的存在一样,快慢班的设置也是对教育公平原则的肆意破坏,是对部分学生的人格歧视。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其心理是注定会出现问题的。 人人生而平等,人人都有接受公平教育的权利。重点中学和快慢班的设置,无疑是对这种权利的极大侵犯,应当给予当头棒喝,立即终止。没有平等就不可能产生和谐,没有和谐就不可能使社会获得可持续的良性发展。 国家应当采取强有力的手段打击择校费,让那些以重点学校的平台牟利的人再也无利可图,这样不但可以遏制教育腐败,还能让公众恢复对教育公平的信心,让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公平竞争成为可能,从而消除大部分学生“低等人”的受歧视的心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各所学校的良性发展。 事实上,没有全社会的共同富裕,也是不可能有教育公平的。在少数人占有大部分资源和财富的状态下,实现教育公平只能是梦呓。供养孩子上学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所以才有那么多的农村孩子在上完高中甚至初中后就流向社会,他们不是不愿意读书,他们的家庭已经无力负担他们继续上学--对这些农村孩子来说,这同样是不公平的,他们不但没有过好生活的权利,连继续接受教育的权利都因为贫困而被剥夺了。 如果绝大部分学生从小就没有接受公平教育的机会,从小看到的都是不平等,从小承受的都是歧视,那么我坚信,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有“公平”存在的。 不再相信“公平”的存在,背信弃义、尔虞我诈、巧取豪夺就会泛滥成灾。

>中国教育怎么了

中国教育怎么了
作者: 徐九庆
副标题: 一个大学校长的忧思录
isbn: 7563391096
书名: 中国教育怎么了
页数: 266
定价: 29.00元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9-10
装帧: 平装
出品方: 理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