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版甲午》试读:死里逃生

死里逃生 7月28日,日本谍报人员在天津紧急开会,制定了中日断交、日侨撤离中国后的潜伏方案。7月31日,宗方携谍报经费回到烟台。次日,中日两国断交宣战,井上敏夫撤离回国,宗方接替他在烟台负责北洋舰队情报的收集和汇总。 8月1日晚,一群愤怒的中国人冲到从天津开往上海的英国商船重庆号上,痛殴船上的日本乘客。此事件引起英国强烈抗议,但歪打正着的是,乱民们却无意间搜获了日本驻天津领事馆武官泷川具和大尉(化名"堤虎吉")发给井上敏夫的谍报,中国政府得以破获一系列日本间谍案。 4日,日本关闭了驻天津领事馆,由美国领事馆代为保护。所有日本外交人员和侨民全部撤离,只留下宗方一人,带着567元谍报经费,潜伏了下来。此时,中国的反间谍行动大为加强,宗方也感觉到了危险,他在日记中说自己当时做了三种准备:一是将机密文件整理处置好,以防万一;二是为自己准备了新衣,一旦被中国抓获的话,将"盛装赴官府,有所从容辩解也";三是也做好了死的准备,"万一不能以事理争,六尺形骸将一笑赴虎狼,泰然安命,示彼等神州(指日本)男儿之面目"。 这段时间,他化名为宗玉山、宗鹏举、郑如霖等,继续亲自或派出其收买的华人,不断外出侦察,"屡次出入于生死之间",得到了大量的动态情报。在驻守烟台的三周内,宗方立下了平生最大战功之一:他在威海探得北洋舰队的出发时间,日本联合舰队遂得以在9月15日部署于朝鲜黄海道大东沟附近,以逸待劳,为随后爆发的世界首次铁甲舰队大决战作好了准备。日本陆军大将本庄繁为此评价宗方道:"对君国做出极大贡献。" 宗方的所有情报均写信到上海中转,但是,中国方面在上海截获了宗方的两封谍报信,随即向烟台发出通缉令。在通缉令到达前,宗方乘上了怡和洋行的连升号商船,乔装逃离烟台。这次潜逃,或许是他生平最惊险的一次。在走出领事馆时,他的行踪就被发现,"虽知事已败露,进退两难,但毋宁进而失败,遂决心断然登上连升号"。但在船上,他却发现有6名相熟之华人。浮士绘:黄海大海战,人类历史上首次铁甲舰队决战。 宗方见状危急,6人中有5人离得较远,只有蔡廷标与自己挨得最近,避无可避,便"先发制人",主动与蔡廷标攀谈套近乎,蔡乍见到宗方,"吃惊无言",宗方悠悠地说:"两国已经开战了。" 蔡则冷然回答说:"真的吗?我还没听说过呢。"这样的回答,其实已经在表态将不会告发宗方。 宗方说:"我幸好只是一名儒生,在国内(日本)并无官职,依旧可以放浪于山水之间。现在暂时先回上海,以避纷扰。" 蔡其实已经知道了通缉之事,他说道:"你很危险呀!你的生死就在这条船上了,你难道还不知道官府悬赏数百金通缉你吗?" 宗方从容道:"你可以不告发我吗?"后来宗方在日记中坦言,"此言系为考察蔡之心意以卜其向背而发"。 蔡说:"我当然不会,否则你我恐怕不再有相见之日了"。 在蔡的掩护下,沿途的多次盘查,宗方都侥幸过关。船进上海吴淞口时,中国方面再度上船盘查,并且明确说是捉拿Munakata(宗方的日文发音),而宗方就混在看热闹的旅客之中,有惊无险。宗方事后感慨"实似有天佑者,浮士绘:甲午战争结束,明治天皇从广岛回到东京。 天不我弃,我岂能自弃乎?"他说自己"一颗首级前后经过八次厄难,安然无恙。区区廉价之二三百金,上天岂许以哲人之头交付凶手之刃下乎?"到上海后,宗方于9月7日乘英国轮船安塞斯号逃回日本,得到日本高层的隆重礼遇,被直接接到了广岛大本营,并在那里受到了明治天皇的接见。他在大本营中,修改完成了他的两份战略报告《中国大势之倾向》、《对华迩言》,对中国政治社会形势做了深入的分析,至今读来,仍令我国人击节概叹。随后,他随日本舰队攻击大陆和台湾,为日军起草了大量中文文告,鲜明地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成为日军政战的有力武器。

>绝版甲午

绝版甲午
作者: 雪珥
副标题: 从海外史料揭秘中日战争
isbn: 7807416041
书名: 绝版甲午
页数: 216
定价: 29.80元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出版年: 2009-10
装帧: 平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