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解日本》试读:1.和室

和室(わしつ/Washitsu) 无论宗教建筑或一般住居,日本传统建筑的主要材料是木材、纸。通常房屋离地面二三十公分,地板上铺着"叠"(たたみ/Tatami),再用"袄"(ふすま/Fusuma)或"障子"(しょうじ/Sho-ji)隔间。屋内与屋外界线分明,绝对不能穿鞋进屋内房间;而地板房和榻榻米房又有分界,也不能穿室内鞋进榻榻米房。 日本古代便已经有"叠",是一种把多张草席重叠缝制成的坐垫,所以汉字才写成"叠"。平安时代开始出现类似现代的榻榻米,但比现代榻榻米薄,是一种可以夹在腋下搬动的家具,贵客来访时才取出铺在地板上当坐垫。 镰仓时代(一一八五~一二三三)演变成在房间四周铺榻榻米,仅留中央之处是地板。而室町时代(一三三六~一五七三)则因为房间面积缩小,于是把整个房间都铺上榻榻米。只是,直至江户时代中叶,榻榻米始终是贵族阶级的家具。 一张榻榻米大约是宽九十公分、长一八○公分、厚五公分,和室大小都以榻榻米数量来算,例如四叠半房、六叠房、八叠房,等等。榻榻米有镶边,称为"叠缘"(たたみべり/Tatamiberi),在和室行走的规矩是不能踏在镶边上,这会令榻榻米不易持久。 "袄"就是纸门,用来隔间,没有锁,可以随时卸下让两个或三个和室连起来变成"大间"(おおひろま/O-hiroma)以供宴会用。纸门由于不需考虑采光问题,只是当隔间门而已,所以下方通常装饰有花纹,算是一种室内装潢。假如看腻了或弄脏、泛黄,只要请职人重新贴其他花纹的外层纸,整个房间就会焕然一新。 而"障子"虽然也是隔间的一种道具,却具有采光或遮阳效用,所以只在木条框子贴上"和纸"(わし/Washi,日本纸)而已,算是一种格子纸窗门。透过和纸射进的阳光会依太阳移动的方向而变化多端,尤其是面向院子的"障子"会投射出花叶、小鸟、蝴蝶等影子,仿佛在看手影表演,非常有趣。"障子"以及和纸的种类也多种多样,可以依四季变化换新。 附带一提,虽然"袄"和"障子"看似都是木条、纸制成的,但是要请职人来换新时,必须请双方职人到家里来处理。也就是说,"袄"职人无法兼做"障子"职人的工作,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技术。 和室的坐垫就是四方形的"座敷"(ざぶとん/Zabuton),尺寸刚好足够让一个人跪坐或盘腿坐,里面装的是棉花,外层的装饰布料则五花八门,夏天用的另有一种以秧草制成的坐垫,坐起来很凉快。 各个和室靠墙之处都有"押入れ"(おしいれ/Oshiire),就是壁橱,分为上下两层,上层通常放"布"(ふとん/Futon,棉被),下层放换季后的冬服、夏服衣箱,或是平日时常取出又收纳的吸尘器、电熨斗、熨台那类道具。由于里面都是不给客人看到的东西,所以都用"袄"来开闭。 和室的最大好处是可以依用途而变成客厅、寝室、书房、宴会场所,算是一种具有多重效用的综合性空间,而且适合日本的气候。榻榻米冬暖夏凉,每逢换季,只要把室内的垂帘、布帘、坐垫全部换掉,那么屋内就跟日本的大自然四季一样,春、夏、秋、冬均各有不同面貌。 这类日本传统建筑的专用名词是"书院造"(しょいんづくり/Shoinzukuri),有时简称"书院"(しょいん/Shoin),是自十六世纪沿袭至今的建筑方式。京都二条城有许多"××书院"的建筑物,指的正是这类建筑方式,而非书房之意。

>字解日本

字解日本
作者: [日] 茂吕美耶
副标题: 十二岁时
isbn: 7563391886
书名: 字解日本
页数: 284
定价: 39.80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0.1
装帧: 平装
出品方: 理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