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是如何飞到月球的》试读:1.1 阿波罗计划的意义

阿波罗计划并非只是“冷战”时期的花招,尽管很多人都这么认为;也不只是显摆超级力量的实例,尽管大体上如此。 同人类的许多决策一样,美国于20世纪中叶前往月球的决策,其反响完全是总统顾问们在诱导他作出这一历史性决定时所难以想象的。1961年5月21日,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总统在国会“国家迫切需求”联席会议上发表演讲时,用“……现阶段再没有哪一项航天计划能比阿波罗计划更具冲击力……”这样的阐述来论证其远大目标。他说对了吗?或许。阿波罗计划确实是一个在有利政治环境下,全国行政体系如何成功提供资金并管理好庞大工程的范例。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恰恰是苏联制度(一种美国试图用抢先登月来压倒的制度)的典型特征,或许证明了人类的相似性大于差异性。 当整个计划随着阿波罗11号任务达到成功巅峰时,媒体都在宣扬如此奇迹般的成就必将使人类联系更加紧密。人们意识到这正是逐渐摆脱政治偏见的西方社会促进和平努力的巅峰之作。在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的第二天,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托马斯·O.佩因接受英国电视台采访时问道: “为什么我们的政治机构不能够更和谐地引导全世界人民投入共同的伟大理想: 世界和平以及远离饥饿、无知与疾病?为什么我们不能像飞到月球那样,在其他许多领域做得更好?" 简而言之,媒体丢弃了以往悲观怀疑的态度,采取了几乎恭维的语气。在阿波罗11号发射的转播中,当尼尔·阿姆斯特朗、米歇尔·柯林斯、埃德温·布兹·奥尔德林乘坐摆渡车前往飞船时,英国广播公司老牌评论员米歇尔·查尔顿一直在为英国听众解说。他用庄严、敬畏的语调解说道: “今天早上,他们作为出生并终生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的代表,带着人类的美好愿望与赞美,开始了前往太阳系的旅程。这个旅程也可能开启人类疏阿波罗是如何飞到月球的第1章 一次震惊世界的冒险散到宇宙中其他地方的先河。" 在一份纪念阿波罗11号任务成功25周年的文件中,作为阿波罗计划的一线工作人员之一,并曾搭乘阿波罗8号飞船绕月飞行的弗兰克·博尔曼指出,讲究实效的肯尼迪总统在他结束“冷战”的努力中,是如何利用其像语言大师一样的能力将月球之旅鼓吹成一次伟大的探索的。“胡扯!”博尔曼说,“我们搞这一计划是为了击败俄国人。”同一份文件中,阿姆斯特朗在引言中指出,除了显示国家实力,参与者头脑中其他动力和冲动是以同等的力量驱动月球探索。“对我们自己星球之外进行探索的梦想实在太强烈了,无法拒绝。我们要去探索未知领域,我们想向前推进太空飞行的极限。" 因此,阿波罗计划变成了褒贬者各有说法的计划。对于那些其无人航天任务因阿波罗计划而搁置或取消的科学家来说,阿波罗是一项奢侈的计划,把巨额资金花在了完全可以用更小代价获得同样知识的地方。有机会参与阿波罗计划的科学部门和其他人则声称,“载人”将会大大地增加科学成果。历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将阿波罗讥讽为一次“逃避”受敌意和荒谬困扰的现实世界的冒险。在经济学家巴巴拉·沃德看来,阿波罗是人类终将迈出地球的象征,而且从太空中俯瞰地球也可以推动人类的想象力向着人类和谐共存发展。 阿波罗无疑是NASA最伟大的成就,但其完美成功也使其成了一个负担。NASA的资金直接来自美国政府,并根据善变的国会的政治念头按年度拨付。当阿波罗计划背后的政治需求减弱时,像任何其他成熟的政府机构一样,NASA就会自然地寻找能使其按习惯模式继续生存下去的项目。但至今仍没有一个项目能大致达到阿波罗计划的规模和经费,同时具备值得为其投资的政治动力。因此在后阿波罗时代,NASA向美国纳税人鼓吹航天飞机,将其作为走向“新前沿”的更经济的新路线,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自己建造了昂贵的多用途“太空运输车”。但是航天飞机也很脆弱,每次造成宇航员死亡都直接威胁其能否继续存在,而此类事故已经发生了两次。但保持阿波罗计划的延续也非常困难。 NASA力图论证持续对其投资的一种办法,是宣扬从支持月球探索的各种研发所得到的技术副产品。从阿波罗计划中,美国工业界在多个领域无疑都学到了更多东西: 从冶金学到计算机仿真,从电子学到流体阀设计。不过,对于利用技术副产品论证未来宇宙探索合理性的人来说所遇到的问题是,这些成就与阿波罗计划之间的联系,大多和当时美国正在进行的更大规模的防御及航空航天研究项目之间的联系不相上下。经秘密调查,很难分清一项新技术、一种新材料或一个新系统是来自同时开发的弹道导弹、飞机设计还是侦察卫星。从经济和工业角度来看,说花在阿波罗计划上的数十亿美元的主要收益是为美国航空航天工业注入资金、提供工作岗位和获得技术更确切一些。不管怎样,这是肯尼迪提出登月计划的一部分。 然而,与美国国防界的隐蔽开发不同,阿波罗计划是公开进行的。为了宣传效果,在全球瞩目下进行阿波罗计划是一个异乎寻常的举措,甚至不惜让NASA暴露每一个机械故障,每一次管理失误,甚至是每一次宇航员死亡。这种公开的一个结果是激励大量孩子投身于科学与技术。2004年10月4日,一个形状奇特的小型航天器赢得了X奖,总额1000万美元的奖金授予这艘首次私人投资的三乘员飞船。这次试飞采用临时压舱物替代两名乘员的重量,上升到了国际公认的100千米高度的太空下边界之上。尽管奖金数额可观,但这项商业太空运输的初步研究没有获得利润,它靠的是保罗·艾伦2000万美元的投资。保罗·艾伦是一位企业家,他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与人合作创立了软件业巨头微软公司,从而开始发迹。孩提时代,他就很着迷地关注着水星任务、双子星座任务以及阿波罗任务的进展。“我真的对美国早期太空成就感到痴迷,而且可能比大多数孩子更深。”他只是计算机和互联网工业中众多亿万富翁中的一员,他们在阿波罗计划的梦想中长大,此后他们通过在新的、刚刚起步的商业太空项目中投资以表达他们对太空的兴趣,这些项目能使更多人的梦想成为现实。 在前往月球的旅途中,阿波罗上的宇航员会时常从飞船舷窗向外看,远眺地球并拍摄照片。有些人声称,当正在阿波罗17号看到的整个地球 担心地球生物圈状态的人们看到从荒芜的月球边缘升起的宝石般地球的图像,或在前往月球的途中拍摄到地球全景时,这些非同一般的图像直接推动了现代环境运动。这些图像作为我们这个脆弱地球的象征被无休止地复制,作为绿色运动号角的序曲,并且被众多团体广泛用来展示其对环境的担忧。事实上,一定程度上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尽管我们从月球学到了很多,但在整个阿波罗计划中意义最深远的发现却是地球自身。 从某些方面讲,阿波罗计划是美国人的终极冒险,因为它注入了渗透美国社会的开拓精神,并赋予那个时代宇航员几乎像神一样的地位。在《正义之战》一书中,作者汤姆·沃尔夫描述了早期美国航天计划及其几近孤军奋战的宇航员们。古代文明中,战斗首先由双方最佳斗士的一对一战斗开始。“冷战”中,地球上两大强权集团的部落英雄不再是马背上的骑士,而是由出身战斗机驾驶员的人们--喷气机飞行员来扮演,他们愿意为国家荣誉而拿自己的生命冒险。这些人是想要攀登职业金字塔顶峰的勇士,驾驶越来越快的喷气式飞机不断达到更高的高度,这就是试飞员的冒险世界。在这个领域,允许为崇高的目标而牺牲。太空时代的开创带来了一个激发人们追求高速度的新高潮,不过比以往更加危险。在早期不成功航天试验的电视广播中,美国公众亲眼目睹了早期火箭的不可靠。他们坚定地敬慕那些将自己关在剧烈振颤的受控炸弹(易爆火箭)前端被射入空间以证实国家实力的人。在罗恩·哈沃德的电影《阿波罗13号》中,安排了一个极其壮观的土星V火箭的发射场景。詹姆斯·霍内尔评述的这一情节让人马上回想起庄严的加冕仪式绝非巧合。挑选的这些人为了国家的荣誉时刻准备被派往天堂。 登月最终成为技术能力的终极表现,成为人们熟知的论调: “如果我们能让人在月球上着陆,为什么不能……”如果把阿波罗计划的意图单纯看作是高超技术能力的演示,它已成为自我评判西方世界在其他领域进步缓慢的标杆。在人类所能做的如此辉煌事业的背景下,为什么现实世界中的其他成就显得毫无光彩、拖拖拉拉和支离破碎?实际上,世界向着同样考验人类智慧的另一些引人注目的目标前进,特别是计算机能力的提升,以及由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带来的越来越畅通的通信与信息流。在一个日益关注其自身的世界里,阿波罗计划的前瞻性成就显得有些不着边际、华而不实和近乎幼稚。 从很多方面看,由参与的数千名科学家的技术创造力和梦想驱动以及政治环境造就的阿波罗计划,是用20世纪60年代的技术实现21世纪探险的典范,它提前了两代人的时间,确实是一项震惊世界的冒险计划。

>阿波罗是如何飞到月球的

阿波罗是如何飞到月球的
作者: W.David Woods
原作名: How Apollo Flew to the Moon
isbn: 7302275491
书名: 阿波罗是如何飞到月球的
页数: 378
译者: 李平, 董光亮, 孙威
定价: 69.00元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2-3
装帧: 平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