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军队及其战争》试读:4.1 南北实力对比

美国内战又被称为“叛乱战争”和“诸州之战”。这场战争于1861年4月爆发,历时四年方才结束,期间联邦伤亡61万人,邦联也付出了死伤45.2万人的代价。内战是美国历史上最为血腥的一场战争,阵亡人数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为有史以来最高(南部几乎每五个服役年龄的男子便有一人战死,在北部则为1/16),美国死亡人数超过包括两次世界大战在内的20世纪发生的所有战争中美军阵亡人数。 自那时起,历史学家们便在历史记录中梳理、找寻这场悲剧的根源。他们就战争因何而起,以及为何未能及时阻止这场战争向着看似无法避免的手足血腥相残发展等问题提出了种种看法。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战争的起因在于南、北双方各自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这一点在1815年之后体现得尤为明显。北方人已经开始逐步发展工业与贸易,并以此作为经济主体,兼有经营多种农作物的大规模商业性农业。而南方人则普遍排斥工业与贸易,固守农业经济;以少量经济作物,尤其是棉花作为基础。这种差异转而导致南、北双方在涉及关税及公路、运河和铁路等国内交通网络的国家经济政策方面存在巨大分歧。 这些经济差异同样体现在各自不同的社会政治结构中。从根本上来说,北部社会政治结构开放,分为三层,由上层阶级、中产阶级和下层或工人阶级组成。政治权力广泛分布于三个阶级之中。反观南部,政治经济权力牢牢掌握在庄园主贵族手中,基本上没有中产阶级。占南部白人人口绝大多数的小土地私有者在一切政治经济事务上都心甘情愿地听命于庄园主贵族——最终在脱离联邦和发动内战上也唯命是从。 最后一点,南部使用黑奴作为主要劳动力来源。而北部早在19世纪初便废除了奴隶制。随着双方势力日益壮大并向密西西比河对岸的西部领土扩张,各自都决心将自身的奴隶与非奴隶劳力资源带入新领土。在内战爆发之前的四十年里,美国已经在为奴隶制扩展至密西西比河另一边的西部地区问题闹得不可开交。虽然,1819—1820年通过的《密苏里妥协案》暂时平息了双方的敌对情绪,但随着美国在美墨战争中获胜,并从墨西哥手中夺取了大片西部领土,奴隶制扩展问题再度变得尖锐起来。第二次妥协即《1850年妥协案》也随之出台。 然而,19世纪50年代不断发生的事件令双方矛盾加剧,局势日益恶化。《逃亡奴隶法案》(该法案为《1850年妥协案》的一部分)不时受到勇于反抗的北方白人的阻挠。这些白人阻止联邦和各州官员将逃亡黑奴遣送回南部。北部的废奴主义者和南部狂热的奴隶制支持分子为这场地区纷争大肆鼓噪,火上浇油。1854年出台的《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作为政治上的权宜之计,虽然旨在迎合“人民主权”,但响应者寥寥无几,反而在堪萨斯引发流血冲突。这一法案还导致民主党与辉格党关系破裂,继而成立了全部由北方人组成,反对奴隶制扩张的共和党。 加上最高法院在1857年就德雷得•斯科特(Dred Scott)一案作出判决、废奴主义者约翰•布朗(John Brown)在弗吉尼亚山区试图建立废奴国家的努力宣告失败这一连串政治事件,国内在奴隶制扩张问题上此时已经变得相当对立。随着1860年11月,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以共和党候选人身份赢得总统大选,以南卡罗来纳州为首的南部诸州开始宣布脱离联邦。 退出联邦的各州将各自境内的联邦财产据为己有,并成立新政府,号称“美利坚诸州同盟”。联邦政府的种种让步努力均告失败。林肯总统拒绝放弃位于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港的萨姆特堡(林肯此举驳斥了邦联所谓萨姆特堡是其独立主权国家境内外国设施的说法。这一说法林肯绝不会也决不可能接受,联邦在宪法上的完整因此依然得以保存)。邦联军队遂于1861年4月12日炮轰萨姆特堡。林肯调集部队,镇压对联邦政府权威的公然挑衅。内战就此爆发。 4.1 南北实力对比 在几乎所有方面北部都对南部占有决定性的实力优势,这一点在战争爆发初期一目了然。有23个州仍然忠于联邦,而拥护邦联的州只有11个。就人口而言,北部拥有2700万人,南部虽然有910万人口,但其中包括约360万奴隶。这些奴隶至少在战争初期是不允许拿起武器为邦联而战的,这样一来将使联邦方面的人口优势达到4∶1。 就工业实力而言(这将是一场需要大量武器、军械、装备、食品和其他补给的现代化战争),北部同样占有绝对优势。联邦可以依靠11万多家工厂企业和130万受过培训的产业工人的巨大生产能力,而邦联只有区区1.8万家工厂和11万工人。 在交通,尤其是铁路交通方面(这种新的可靠的运输方式将在往返战场、运送军队和成千上万吨军需物资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北部同样占据较大优势。全国将近五万公里的铁路干线约70%位于北部,连接各大地区,交通便利迅捷。而南部一直倚重河道而非铁路运输,仅拥有31%的铁路干线。各大城市之间联系差别巨大,干线轨距不同,交通受到极大制约。除此之外,全国96%的机车由北部制造,南部只占4%,而且毫无维修或替换设施。铁路拥有机车(车厢)总量同样差距明显。 在海上,南部几乎没有商业货运船队,只有极少数船坞具备制造海军或商业船只的能力。姑且不论邦联斗争理由是否合法,一旦失去进出邦联的贸易,其迟早将在经济上陷入难以为继的地步。 不过,这种资源差距在战争初期表现得并不如一眼看上去那样显著。因为南部出于实际考虑势必要打一场防御性战争,这意味着邦联只需要相对较少的武装人员来保护领土;而北部则必须进攻南部,平息叛乱,并且有效控制所占土地。此外,南方人将在本土作战,保卫家园,这一点无论从战术还是心理上考量都相当重要。南方人还可以坚守内陆交通线,而北部则须面对外线——这道长长的弧线从弗吉尼亚州一直穿越邦联北部边界直抵西南部,应对起来难度更大。最后一点,邦联在脱离联邦后短短几周之内已经成功将境内的联邦要塞、海军基地和军火库据为己有。因此,双方在军事补给上的差距就某种程度而言不如看上去那般明显。 无论敌对双方在经济与军事实力上的具体差距有多大,士气都将成为一个重要因素——实际上,这一因素与兵力人数或补给数量具有同等重要意义。南部领导人对此心知肚明,他们指望当地民众将脱离联邦、成立邦联视为正义之举,依靠民心支持(以及来自其他国家的援助)不仅可以抵消联邦的人口与物质优势,还能使自己赢得“南部独立战争”的胜利。

>美国军队及其战争

美国军队及其战争
作者: [美] 詹姆斯·M·莫里斯
原作名: America’s Armed Forces: A History
isbn: 7510053269
书名: 美国军队及其战争
页数: 358
译者: 符金宇
定价: 49.80元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3-4
装帧: 平装
出品方: 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