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史记》试读:舜·逆境天才

舜是一个年轻的农夫,住在济水之南历山脚下,一穷二白。全村的小伙子差不多都是一穷二白,干完农活,就躺在历山的向阳坡,脱下衣服抓虱子,抓完棉袄上的,就抓棉裤上的。有的虱子傻乎乎,在棉布做成的“大平原”上从容漫步,被棉裤的主人一抓正着,一击毙命,血光飞溅。有的虱子就精怪些,把整个身子藏在针脚缝隙里,只露出一张小嘴咬主人的皮肤,主人眼力稍差,它就是漏网之鱼,一座庞大“血山”都归它一虱享用。 舜不但要对付贫穷和虱子,还得对付老爹老娘和老弟。“傻二子,房子漏雨了,你上去给我修一修。”傻二子就是舜,出名的大孝子,十分愉快地爬上房顶。老爹却把梯子撤了,点火烧房子,要把他烧死。傻二子烧得焦糊,从房上滚下来,竟还活着。但老爹是非弄死傻二子不可的,又在叫了:“傻二子,我的井淤了,你下去淘一淘!”傻二子既然是大孝子,当然没的说,抓起一把木耒就下井。老爹和老弟就推土填井,但他们居然不知道井还有个暗道。舜逃出古井,跑到历山向阳坡上,继续跟伙伴们抓虱子。 舜的老娘是济南最著名的——不是母老虎,老虎算什么,林子里有的是,小孩子经常把小虎崽子抱回来当大猫玩,只要按时把它送回去,母老虎也不追究。舜的老娘简直是一头恐龙,打遍济南无敌手,人们像躲避霸王龙那样躲着她。饶是这样,她还不满足,每天爬上村中央的皂角树,开骂,从村东头的老王家骂起,一直骂到村西头的老刘家,一户一人都不落下,男女不论,童叟无欺,绝对公平地送给每人一箩筐“国骂”。 这一家四口,三口人都憋着坏对付舜,近期目标折腾他,远期目标折腾死他。他们残害骨肉,在于他们有私心,顽劣不化的父和撒泼无赖的母,想夺取舜的财产;桀骜不驯的弟,想霸占舜的那张琴。父母子三人合谋,形成严重的阶级斗争格局。“文革”时期,舜的故乡山东有一首民歌,歌中说,老两口吃完了饭,在家里学习领袖的著作,学了三篇,都有很深刻的体会。第三篇是《反对自由主义》,老婆子联系实际批判老头子说,咱家的二小子干活有点懒,你却很少给他提意见,《反对自由主义》这篇文章咱们得仔细钻研,“家庭里的思想斗争今后咱们要开展”。三千年过去了,山东的家庭格局居然还没变,父母仍然憋着坏整他们的二小子。 尧老爷该退休了,物色接班人。那时候,还不兴培养接班人,王爷们退休,就临时找接班的,哪像现在,预先把接班人选得妥帖,还写进正式文件。接班人出了事,比如坐空中飞车跑了什么的,也不用担心,还有第二梯队第三梯队呢。尧老爷一说要退休,就忙坏了“四岳”,四个人分头去寻找接班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其中的东岳就来到了济南。 尧老爷在挑选接班人的御前会议上,对接班人确定了三项标准:第一,这人的父亲应该是个滚刀肉,一心想把儿子谋害掉;第二,母亲应该是一只母老虎,但最好是一头恐龙,打街骂巷,人见人烦,人见人怕;第三,弟弟应该蠢得像一头河马,贪婪得像一头鳄鱼,一心想霸占哥哥的那张琴——这不就是舜吗?是不是尧老爷先来暗访过啊?这可冤枉了尧老爷,他老人家坦荡荡的,从来都玩“阳谋”,不玩“阴谋”,他老人家提出这几条与舜无缝结合,完全是赶巧。但从学理上说,尧老爷提这些条件,有深刻的根据。他认为,人的天分或者说智商都差不多,成才不成才,关键在于环境,主要是家庭环境,家庭环境越是恶劣,越能磨炼他的意志和才能,这叫“逆境出人才”。一个干部,如果能把混乱的家庭治理得井井有条,给他个国也照样治得好。还有更重要的:舜的老爸老妈那么凶恶跋扈,他都恭敬孝顺,忠诚皇帝也是一定的,尧想让舜永远忠于自己,即使自己退位也不改其忠。 于是,舜被请到尧老爷的办公室,一脸苦相,被老爹烧的疤痕赫然在目。尧老爷大喜:“来来,小舜,坐我这个木头墩子罢,上面铺了一张兔子皮,暖和些。这两把钥匙,一把办公室的,另一把是后面仓库的,里面还有几斗麦子,够你吃到明年夏收的。天下大事。就拜托给你了。”交接工作就算完成,从此,天下人就有了伟大英明的舜天子。 舜老爷与尧老爷一样,在任上任何事情都没有做,只是每天从仓库里取出半升小麦,用手磨磨得细细的,自己做一碗捞面条。

>新史记

新史记
作者: 王清淮
isbn: 7513311927
书名: 新史记
页数: 366
定价: 45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 2013-8
装帧: 平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