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性风俗及其文化本质》试读:性—裸猿与精灵共同的本质

性,本是一个中国的哲学术语,指人和事物的自然本质。《孟子·告子》载“告子曰‘生之谓性’”,《庄子·庚桑楚》也说“性者,生之质也”,即一物之生就有一物之性。《孟子·告子》载“告子曰‘食,色,性也’”,这里性是指人的本能、欲望。孟子认为人和禽兽不同,“性”是人的道德属性。而南宋的朱熹认为“性即理也”,即人性体现天理。佛教以性为事物内在的根本属性,如火的热性、水的湿性。《大智度论》云:“性名自有,不待因缘。若待因缘,则是作法,不名为性。” 本书所要讨论的“性”,是指生命的性状和性征。性状是生命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性状常用于植物一类生物体,指代人或高级动物则通常使用性征这一概念。性征是区别男女性别的特征,有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两种。第一性征是两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如男子的睾丸、阴茎、精囊和前列腺,女子的卵巢、阴蒂、阴唇、阴道、子宫和输卵管。第二性征指青春期出现的特征,如两性的阴毛、腋毛,男性的胡须、嗓音变粗、肌肉发达,女性的乳房、皮下脂肪丰满等。 这个概念的“性”,在人们的一般运用上,指男女相区分的特性,包括性生理、性心理、性行为等。性生理和性心理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人人都具有的。性行为是人们都实施的普遍行为,是人们缺少不得的重要生活内容,与人吃饭一样的理所当然。可是国人历来对“性”的问题极其敏感,一旦涉及性方面的东西,便会谈虎色变,不敢涉足。因此,多少年来,性作为一个普遍的客观存在却成为相当多人无知的领域。在现实生活当中,明明是一项普遍存在的重要生活内容,却偏偏要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弄得神秘兮兮。于是,人们便形成了一种思维的定势,即关于性的问题,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只能想,甚至可以去做,但就是不能说。这恐怕是我国最普遍的性态度和性风俗。 其实,人类文明史上最古老又最新鲜的课题是刻在阿波罗神庙的神谕“认识你自己”。这古老而常青的箴言,激励着人类一代又一代探索者的心。哲学家、科学家、医学家、心理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他们使用各自的语言,描述并转达出对人自身的研究和认识。而对“性”的认识是人类自我认识的最基本的起点和终点。社会生物学的创立者威尔逊曾在《论人的天性》中说过:“性属于人类生物学的中心问题。变幻莫测的性渗透了我们生存的每一个方面,在生命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形式。” 我们先从人类的进化来考察性。人是生物进化的产物,人类性本能和性活动既有动物遗传而来的与动物相一致的方面,也有进化中形成的与动物相区别的方面。人类性行为的进化是随着从猿的爬行到人的完全直立行走,以及发情期的消失这两个伟大的进步而逐步地缓慢地实现的。 人从爬行进化到直立行走,使得性活动可以面对面地进行,而所有其他哺乳动物都只能是面对后臀进行交媾的。由此带来的变化是人的性敏感区增加了许多部位,如口唇区、女性的乳房,特别是女性出现了高度发达的性刺激感受器官—阴蒂,它是女性性唤起和达到性高潮的主要刺激点。于是,在人类的生物进化史上,第一次实现了两性共同发起、推进和享受性生活。同时,由于手脚的分工,使人类两性在性活动中出现了爱抚行为,它作为男女交流性感情的一种有效方式,同时作为性前和性后的主要内容而大大增强了性交效果。 人类性进化的第二个转折就是发情期的消失。动物都有发情期,以致在一年中某个季节的某段时间内才产生性欲,才具有交配和受孕的可能性。而人类发情期的消失,使人类具备了能够在任何时间进行性交的能力,不需要太长的间隔时间。这不但使得性活动成为人类生活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使人类成为最专注于性活动的物种,而且也增加了怀孕和生育的机会,从而使人类数量大大增加,人口质量也随之提高。 人是社会的产物,且作为各种社会关系的表现形式而存在,其性行为也是社会关系的表现形式之一,受一定的社会文化发展条件的制约,受到社会法律、道德、习俗及宗教信仰和文化教化的规范。所以,人类性行为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异性间互相吸引、情欲的产生都是性本能的反映,但与动物的自发的本能反应不同,它不仅表现为生物特征,更表现为社会特征。

>中国传统性风俗及其文化本质

中国传统性风俗及其文化本质
作者: 余和祥
isbn: 7100106133
书名: 中国传统性风俗及其文化本质
页数: 275
定价: 30.00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14-8